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1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比较哌拉西林、舒巴坦、舒巴坦与哌拉西林不同配比 ( 1∶1、2∶1、4∶1、8∶1 )及阿莫西林与哌拉西林以 2∶1比例配合使用时 ,对临床分离的产酶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及肉汤稀释法测定MIC值 ,用Nitrocefin纸片测定细菌产酶情况。结果 :临床分离的 339株细菌中 ,产 β 内酰胺酶率为 77% ,革兰阴性细菌的产酶率高于革兰阳性细菌。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尤其是产酶菌而言 ,哌拉西林与舒巴坦联合时的MIC值明显低于哌拉西林 ,其中以哌拉西林 /舒巴坦 2∶1、4∶1时效果最好。哌拉西林联合 β 内酰胺…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制备 nor A基因介导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的 Dig- nor A基因探针。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制备 Dig- nor A基因探针。结果  PCR法制备 Dig- nor A基因探针简便易行 ,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探针 ,所得探针有较高的敏感性 ;Dig- nor A基因探针安全、易操作 ,标记探针可长期保存。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 nor A基因介导的耐药机制提供了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肠杆菌HX88108耐药机理中有无膜孔蛋白缺失参与,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了大肠杆菌HX88108的膜孔蛋白,并与膜孔蛋白标准株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大肠杆菌HX88108具有膜孔蛋白OmpF、OmpC,其耐药与膜孔蛋白缺失所致的抗生素进入减少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norA基因介导的金葡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方法PCR法制备DIG-norA基因探针;点杂交及狭线杂交检测细菌nor4基因及其转录水平。结果所有实验菌株均检测到norA基因;诱导耐药菌SA2-16的norA基因转录水平明显高于其亲代株,临床分离耐药菌norA基因转录水平略高于敏感菌,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细菌在环丙沙星1/10MIC浓度中生长,未见norA基因转录增加。结论 norA基因可能为金葡菌的结构基因,诱导耐药菌药物泵出增加的原因在于norA基因转录的增加,norA基因介导的耐药在不同的耐药菌株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正>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的致死性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面临的最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由于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推广使用,极大地延长了艾滋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了生活质量,使艾滋病成为了一种慢性可控制的疾病。因而,ART成为目前针对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异烟肼对大鼠淋巴细胞因子表达和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喂药1个月组、喂药3个月组、停药1个月(喂药3个月后)组,每组再随机等分为异烟肼组和对照组。异烟肼组给以120 mg/kg异烟肼,隔日1次ig给药,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于相应时间点,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水平;琼脂平板法检测大鼠血清溶菌酶含量;硝酸铅(Comori)法检测腹腔液酸性磷酸酶水平。结果 在各时间点,异烟肼组IL-12、IFN-γ、溶菌酶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不显著;喂药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异烟肼组酸性磷酸酶水平显著升高(P<0.05);喂药3个月、停药1个月,两组酸性磷酸酶水平差异不显著。结论 120 mg/kg异烟肼对大鼠免疫功能无明显影响,长期应用不会导致免疫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7.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种类多,可导致抗结核治疗不规范,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临床医生有必要掌握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及其防治。  相似文献   
8.
<正>儿童感染中,绝大多数社区获得性感染(多为病毒性感染)通过合理的支持、对症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疗效;而病情较重的儿童感染,尤其是住院的感染患者中,细菌性感染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该类患者的抗生素治疗显得尤其重要。为此,现对本院近3年住院儿童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肝脏结核的临床特征。方法对1例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并以"Liver/Hepatology/Hepatic Tuberculosis"为关键词,检索2013-2017年Pubmed数据库关于肝结核的文献,筛选并总结分析肝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该例16岁男性患者以咳嗽、腹胀为主要表现,痰查抗酸杆菌阳性,CT提示肝脏低密度占位性病变,经抗结核治疗后病变消失,最终考虑血行播散性结核所致肝结核。通过文献复习并结合本例患者,共64例患者,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11月龄~77岁,合并其他部位结核或存在基础疾病者39例,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33例(51.6%)、腹痛32例(50.0%)、体重下降20例(31.2%)、食欲减退16例(25.0%)、疲乏无力14例(21.9%)和恶心/呕吐13例(20.3%),CT表现主要为肝脏局部低密度占位性病变,59例患者经病理/细菌学诊断,5例患者经诊断性抗结核治疗有效后诊断。治愈36例,好转19例,死亡3例。结论肝结核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学结合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是诊断肝结核的主要方法,抗结核治疗及适时手术治疗为有效治疗手段,预后大多良好。  相似文献   
10.
多数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有着不同程度的损害,加之联合用药及疗程较长,常出现肝功能损害,明显的肝功能损害成为停止化疗和疗程不足导致结核病复发的重要原因.结核病近年发病率高,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在我国高达10%~20%,结核合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也比较常见,HBsAg阳性的患者应用抗结核药物出现肝损害的几率明显高于HBsAg阴性的患者[1],严重的肝功能损害甚至可导致急性肝衰竭,致患者死亡.硫普罗宁是一种含巯基的甘氨酸衍生物,可减少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发生率[2].一般认为,无肝病基础时,抗结核治疗无须应用保肝药物,但HBsAg阳性患者化疗中是否需要应用保肝药物来减少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目前尚无药物预防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药物所致肝功能损害的前瞻性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为此我们在肺结核合并HBsAg阳性患者抗结核化疗过程中应用硫普罗宁,并对硫普罗宁的疗效进行了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