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加强基层医院药品监控,促进合理用药以减少医药资源的浪费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从多方面、多途径入手,设立重点监控药品、重点监控科室和对医师开具的处方和病历等进行回顾性监控、实时监控、阶段监控以及总量监控等各个环节的医院药品监控。结果与结论临床药师开展药品监控能规范药品使用,减少大处方、滥用药,是药事管理新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诊断已经普及到临床各科,超声介入性技术的发展,则把超声影像诊断推进到病理细胞学和组织学的高度,为临床各种疾病的治疗和诊断奠定了基础,并可在超声影像监视下开展多种介入性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讨论超声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超声常规检查方法对胆总管结石进行定性诊断,探讨诊断结果.结果 5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有50例治疗前被超声正确诊断,超声检出率为96.2%.结论 超声对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1一般资料1570例经病源学检查或病理证实为病毒性肝炎患者。本文对其胆系进行超声图像观察,其中急性肝炎503例,慢性肝炎1067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72岁,其中10~35岁多为肝炎急性期,36~55岁多为慢性期。男性及02O例,女性55O例,约2:1。2方法采用EUB─25型、305型超声显像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受检查空腹取仰卧位或侧卧位,于右上腹多个切面进行观察,并做脂餐试验。3B超检查阳性结果分类指标3.1急性炎症型(胆囊水肿型):胆囊壁呈“双环征’,粘膜与浆膜分离,肌层呈低回声反射,内腔变窄或消失,脂餐后胆囊无收缩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超声动态观测胎儿睾丸下降时间、测量睾丸径线,在及时发现胎儿睾丸发育畸形的意义。方法:对孕龄18~40周的胎儿,采用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动态观测胎儿睾丸下降情况,并测量其大小。结果:正常男性胎儿于孕18周时可见阴茎反射,3%的胎儿于孕18周阴囊内可探及睾丸反射,18%胎儿于孕20周时阴囊内可见睾丸反射,85%胎儿于孕24周时阴囊内可探及双侧睾丸回声及有无鞘膜积液。结论:超声观测有利于了解胎儿睾丸降人阴囊和发育的状况。  相似文献   
6.
随着超声领域计算机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学的飞速发展,超声与X线CT及核素扫描共同构成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医学的三大标志性影像技术。超声影像技术作为现代临床医疗诊治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门新兴学科,学习和从事该项工作的人员也越来越多。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向进修医生及实习学生传授超声影像专业的基础知识、临床操作方法及诊疗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前的应用优势。方法 对1420例急、慢性胆囊炎并结石、胆囊隆起性病变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全部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 超声诊断与LC、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9.8%。超声诊断所确认的手术适应症为LC术式的选择提供了准确而有效的临床依据。结论 超声诊断作为LC术前检查的首选方法,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肝炎门静脉及肝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超声测值与慢性肝功能损害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将457例慢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异常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选取12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全部受检者均行门静脉、肝动脉超声检测和血清学、病毒标记物检测,209例患者经肝组织活检病理证实.将超声测值与血清学检测的肝损害程度分期对照分析.结果 对照组与轻度组,在门静脉内径、门静脉血流速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肝动脉流速、阻力指数和收缩期峰值与舒张期峰值比值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轻度组与中度组、重度组在血流定量指标中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慢性肝炎患者门静脉流速、肝动脉流速及肝动脉阻力指数等能反映肝脏肝功能损害程度,从而对慢性肝病的临床治疗评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实时超声造影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机械指数实时超声造影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超声造影表现,观察病灶开始增强时间、达峰时间及持续时间,并比较病灶增强形态。结果超声造影诊断胆囊癌3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胆囊癌30例,良性病例2例,诊断符合率为93.8%。胆囊癌超声造影表现为病灶与胆囊壁同时显影,肝动脉期以高增强为主,肝门静脉期以低增强为主,肝实质期低增强或无增强。结论胆囊癌超声造影回声增强具有特征性,有助于提高胆囊恶性病变的检出,超声造影对胆囊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金耀泉 《现代保健》2010,(25):150-151
目的讨论超声在胆总管结石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超声常规检查方法对胆总管结石进行定性诊断,探讨诊断结果。结果5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有50例治疗前被超声正确诊断,超声检出率为96.2%。结论超声对胆总管结石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