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25篇
肿瘤学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0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高血压、脑卒中是当今国内外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上海自60年代初起.心脑血管疾病的死因持续保持在首位,且已达30余年之久:[2].上海市2000年预防保健战略目标中有关预防非传染性疾病提出脑卒中死亡率由1975~1990年的104~13V10万控制为2000年的100/10万[1]。为实施这一目标,本市卫生局于1992年立题“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措施可行性研究”.由市卫生防疫站预防保健研究室承接,市卫生局有关管理科室,虹口、静安、黄浦、徐汇区,上医大等共同协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虹口区自1981年起各…  相似文献   
2.
<正> 层次分析法(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法)是把复杂问题分解成为各个组成因素,通过两两比较的方式,确定层次中诸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然后综合评断确定决策诸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它的特点是将决策过程中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体现了决策思维过程中分  相似文献   
3.
上海居民五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1975~1990年间五种慢性病的标化死亡率。表明,循环系统和恶性肿瘤持续排列在全死因的第一、二位(约占60%),前者主要死因为脑血管病、冠心病;后者为胃、肝、肺癌。五种疾病的死亡率中、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始终排列在首位。五种疾病的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各年龄组中均以脑血管病死亡率最高。预测脑血管病、冠心病、胃、肝、肺癌1995和2000年死亡率,分别为:91和81/10万、37和42/10万26和21/10万23和21/10万32利33/10万。  相似文献   
4.
康健社区老年慢性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建社区老年慢性病发病情况,加强防治对策。方法:运用老年保健卡对社区2347名≥70岁老年人进行15种慢性病的调查。结果:≥70岁老年人占5.4%;总患病率为41.9%;男女患病率较接近,年龄组中以80岁年龄组的患病率为高;地区中以西地段的22、23号居委患病率为高。结论: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居首位,应加强社区对该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5.
医学模式的发展,使疾病流行面貌及防治策略都发生变化,当今,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的重要死因和常见病、多发病。西方国家50年代起已重视与心脑血管疾病作斗争,在付出了沉重的经济和生命代价后,意识到预防策略在预防控制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美国实施1980~1990年的预防保健规划以来,脑卒中、冠心病发病率分别下降了50%和40%[‘门。上海自60年代初起,心脑血管疾病持续保持在死因的首位,且已达30余年之久:[2],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已是当今的突出问题,重要课题。国内于1991年制订了“中国2000年预防保健战略目…  相似文献   
6.
上海居民五种慢性非传染性病死亡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卫生监督综合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国家统计局批准实施的《中国卫生统计报表》(共15类25张),其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它包含着反映人群的环境与健康如食品、劳动、环境、学校、放射卫生等各方面的信息,为充分利用和开发所  相似文献   
8.
卫生监督综合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的试点报告(二)许祖华,张逸彦,金慧芝,史济德,桑隆成根据"五大卫生综合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课题第二次会议拟定的评价指标及方法,上海市黄浦区试点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选用黄浦区1991年、1992年的卫生监督统...  相似文献   
9.
卫生监督综合评价方法金慧芝,史济德,程志华,许祖华,朱宝铎国家统计局批准实施的《中国卫生统计报表》共15类25张,包括约1万余数据,为充分利用和开发统计报表资料,科学地评价卫生监督工作水平,卫生部监督司下达"卫生监督综合评价指标及方法研究"课题,本文...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