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48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坶展肌皮瓣移位修复感染性跟腱缺损温贵满,及金宝,银和平1987年始,我们采用带蒂展肌肌皮瓣移位修复感染性跟腱缺损5例。男4例,女1例。年龄12~50岁。均为切割伤跟腱完全离断感染创面,其中中1/3离断2例,下1/3离断3例。病程25~58天。彻底清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鼻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4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治疗的92例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HFOV组(n=48,采取NHFOV治疗)及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n=44,采取NCPAP治疗)。对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一般临床资料,无创通气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疗效,呼吸支持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患儿死亡率,采用成组t检验、χ2检验及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经徐州市中心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审批文号:XZXY-LJ-20170328-006),并且与患儿监护人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一般临床资料比较: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的性别、出生胎龄与体重及生后1、5 min Apgar评分,入院日龄及分娩前24 h母亲糖皮质激素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 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组间比较:NHFOV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分别为(45.8±6.5) mmHg(1 mmHg=0.133 kPa)及(40.8±4.7) mmHg,均显著低于NCPAP组的(49.3±5.7) mmHg及(44.2±5.2) mmHg;治疗后1 h、24 h动脉血氧分压(PaO2)与吸入氧浓度分数(FiO2)比值(P/F)分别为(198.8±30.5) mmHg及(215.1±32.1) mmHg,均显著高于NCPAP组的(176.4±28.1) mmHg及(190.0±29.7) mmHg,并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09、3.301、3.663、3.881,P=0.003、<0.001、<0.001、<0.001)。③2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分别进行组内比较均为:无创通气治疗后24 h的pH值及治疗后1、24 h的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而且治疗后24 h的P/F值高于治疗后1 h,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无创通气疗效比较:NHFOV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治疗后,肺表面活性剂(PS)使用率及有创机械通气率(22.9%、6.3%),均显著低于NCPAP组(45.5%、20.5%),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219、4.084,P=0.022、0.043)。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无创通气时间、柠檬酸咖啡因使用率、频繁呼吸暂停发生率及总用氧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2组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鼻损伤、肺气漏、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Ⅲ~Ⅳ级脑室内出血(IVH)、早产儿视网膜病(ROP)(≥Ⅱ期)及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发生率,以及患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NCPAP比较,NHFOV用于RDS极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初始呼吸支持治疗,能改善氧合、减少二氧化碳(CO2)潴留、减少有创机械通气及PS使用,同时不增加呼吸支持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使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股骨、胫骨干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自2001年1月-2004年6月使用扩髓带锁髓内钉治疗肱骨、股骨、胫骨干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病人21例,其中肱骨3例,股骨8例,胫骨10例,钢板固定术后,肱骨2例,股骨3例,胫骨4例.普通髓内针股骨5例.外固定架固定胫骨2例.螺钉加石膏外固定肱骨1例.石膏外固定胫骨2例.骨牵引胫骨2例.均采用有限切口切开复位顺行扩髓,静力锁定加植骨术.结果随访半年以上18例,骨折均愈合,临近关节功能达正常.无感染、断钉等并发症.结论采用有限切口切开复位,扩髓,静力锁定治疗肱骨,股骨、胫骨干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具有骨折稳定性可靠、有利于骨折愈合和早期关节活动的优点,是治疗肱骨、股骨、胫骨干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总结4种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151例,分别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牵引治疗、手法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和手术复位内固定4种方法进行治疗。结果随访0.5年~1年,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64例,治疗效果优52例;经皮穿针交叉固定15例,优15例。骨牵引配合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30例,优20例;手术复位内固定36例,优27例。截骨矫正肘内翻6例,优6例。结论我们认为,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首选方法,其它几种治疗方法,如能灵活掌握适应症,亦可达到理想疗效。  相似文献   
5.
6.
伊犁绢蒿是新疆荒漠、半荒漠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疆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在草地畜牧业生产、恢复生态环境、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和维系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为此,论述了伊犁绢蒿种植资源在新疆的分布、利用价值、利用现状、制约发展的因素和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治疗P ilon骨折的适宜手术方法、最佳手术时机及其手术疗效。方法对2001年至2004年接受手术治疗的52例单侧P 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平均年龄36.5岁,伤后至手术时间平均6.8 d。骨折类型:Ⅰ型4例、Ⅱ型36例、Ⅲ型12例。40例行切开复位三叶型(或T型)钢板内固定;12例行有限切开内固定并辅以外固定,其中应用外固定支架者2例,辅以石膏托者10例。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采用Mazur评分系统评估手术疗效,52例患者中,优43例,良6例,可3例。术后并发症包括创面不愈合4例,感染2例,延迟愈合1例和关节退行性变7例。结论正确选择手术时机,根据骨折类型和条件灵活选择固定方式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理念的更新和完善,人工关节材料、工艺的改进和提高,人工关节置换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小切口微创关节置换,就是近年出现的一项非常有实用价值的新技术、新方法。我院根据本地区经济条件,利用小切口微创的新理念,实施了前路小切口微创单髋置换。2003年4月~2004年12月,采用前路小切口微创技术为5位患者施行了单髋置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克咳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对罂粟壳、甘草、苦杏仁进行薄层鉴别,采用HPLC法对麻黄碱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薄层鉴别重现性好;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平均回收率为100.70%,精密度RSD为1.93%,重复性RSD为2.24%。结论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方法稳定、简单,可行,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求LAK细胞对白血病疗效的监测手段。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5例成人脾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和21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的DNA指数(DI)及增殖周期。结果:人脾LAK细胞的增殖活力明显高于未激活的脾淋巴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1~14d)期间人脾LAK细胞的增殖活力高,并且稳定。在人脾LAK细胞中,未找出非整倍体细胞,DI指数在正常范围。结论:流式细胞仪可用于判断人脾LAK细胞对白血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