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预防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膳食能量及宏量营养素摄入状况。方法数据来自"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2个监测点中18161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有效膳食数据进行分析,膳食数据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及3天家庭食用油和调味品称重法收集,利用2004年和2009年《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每日能量摄入量、宏量营养素的摄入量及供能比,按照《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的标准对能量和宏量营养素的摄入状况进行评价。结果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每日能量的平均摄入量为1595.5 kcal,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平均摄入量分别为208.7、47.9和63.6 g,其供能比分别为52.7%、12.1%和35.4%。城市老年人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及其供能比分别为202.3 g和51.4%,均低于农村老年人(213.6 g和53.7%,P<0.05);城市老年人蛋白质摄入量及其供能比分别为50.8 g和12.9%,均高于农村(45.6 g和11.5%,P<0.001);城市老年人脂肪的摄入量及供能比分别为64.1 g和35.9%,农村分别为63.3 g和35.0%,城乡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老人尤其是农村高龄老人的能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的平均摄入量均为最低,分别为1394.4 kcal、182.4 g、40.1 g和56.4 g。按照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标准,75.8%的老年人能量摄入不足,41.5%的老年人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76.6%的老年人蛋白质摄入不足,64.5%的老年人脂肪摄入过多。结论2015年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膳食摄入不合理的现象严重,高龄老人尤其是农村高龄老人蛋白质摄入不足的情况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和描述2013年中国农村6岁以下留守儿童营养不足的状况及特点。方法数据来自2013年中国0~5岁儿童乳母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象为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监测点6岁以下儿童4576名。5岁以下儿童营养不足的判定采用WHO2006年生长发育标准,5岁儿童采用WHO2007年生长发育参考值。结果采用2010年国家统计局的人口数据进行事后加权计算,利用Rao-Scott修饰权重的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差异检验。结果中国农村6岁以下留守儿童的生长迟缓率为10.6%,其中男童11.6%,女童9.4%,普通农村7.1%,贫困农村16.6%;农村留守儿童生长迟缓率在性别(P=0.022)、普通农村与贫困农村(P=0.006)、东中西部地区(P=0.003)、父母外出类型(P=0.005)、母亲文化程度(P<0.001)、家庭年人均收入(P<0.001)方面存在差异。中国农村6岁以下留守儿童低体重率为3.2%,其中男童3.4%,女童2.9%,普通农村1.6%,贫困农村6.0%;农村留守儿童低体重率在普通农村与贫困农村(P<0.001)、东中西部地区(P<0.001)、家庭年人均收入(P=0.014)、母亲文化程度(P<0.001)方面存在差异。中国农村6岁以下留守儿童消瘦率为2.3%,其中男童2.3%,女童2.2%,普通农村1.5%,贫困农村3.5%;普通农村留守儿童消瘦率在父母外出类型上存在差异(P=0.033);贫困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年人均收入(P=0.020)、母亲文化程度(P<0.001)上存在差异。结论2013年中国农村6岁以下留守儿童营养不足率不容忽视,尤其是贫困农村、西部地区、低收入家庭、母亲外出、母亲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6岁以下留守儿童营养不足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中国各省份0~5岁儿童贫血状况。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0~5岁儿童调查资料,分析中国各省份0~5岁儿童贫血现状。采用WHO制定的贫血诊断标准判断贫血。结果共分析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29 677名儿童,四川、重庆、贵州、湖北和广西5个省份0~5岁儿童的贫血率均> 10.0%,其中,四川0~5岁儿童贫血率最高,为25.2%。四川、山东、黑龙江、湖北、湖南、宁夏和辽宁7个省份的城市0~5岁儿童贫血率分别为24.6%、19.0%、14.4%、13.8%、13.1%、13.0%和11.7%;青海、山西、四川、江西、重庆、陕西、贵州、湖北、广西、福建、吉林和新疆12个省份农村0~5岁儿童贫血率分别为27.5%、26.1%、25.6%、23.8%、22.4%、18.3%、17.1%、14.4%、13.5%、12.6%、11.8%和11.1%。结论各省份0~5岁儿童贫血率差异较大,各省份城乡间贫血率差异也较大,四川、重庆、贵州、湖北和广西5个省份0~5岁儿童的贫血患病率较高,均> 10.0%,主要为西部地区的省份。其中,四川省儿童贫血状况最为严重,有超过1/4的0~5岁儿童贫血。  相似文献   
4.
综合分析建国以来开展的历次全国性营养健康调查(或监测)结果发现,中国居民膳食与营养健康状况逐年改善并不断提高,到1982年居民谷类食物摄入量即已达到推荐量标准,温饱问题基本解决,能量需要量基本满足。1992年到2012年居民优质蛋白摄入的比例由24.0%增长到37.0%,得到了大幅改善。1982年至今城乡居民各年龄组身高均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身高大幅增高;居民营养不良和贫血状况均得到明显改善,2012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和消瘦率与1992年相比大幅下降;6~17岁儿童青少年的生长迟缓率和消瘦率与2002年相比分别下降了3.1%和4.4%,18岁及以上成人低体重营养不良率有所下降。以上充分说明建国70年来中国在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改善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和描述2016—2017年中国中小学生电子屏幕使用状况及特征。方法 于2016—2017年,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75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抽取280名中小学生完成调查,采用《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建议的中小学生每天不超过1小时的电子屏幕使用时间作为评价标准。结果 纳入中小学生(初三、高三除外)共74 314人,其中男生37 147人(50.0%),女生37 167人(50.0%);小学生44 612人(60.0%),初中生14 858人(20.0%),高中生14 844人(20.0%);农村38 995人(52.5%),城市35 319人(47.5%);住校生53 287人(71.7%),走读生20 537人(27.6%)。2016—2017年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屏幕使用时间为1.45 h,M(P25,P75)为1.14(0.57,1.93)h;初中生为1.92 h,M(P25,P75)为1.43(0.71,2.48)h;高中生为2.37 h,M(P25,P75)为1.71(0.90,3.02)h。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我国不同省份0~5岁儿童的超重和肥胖现况。方法数据来自中国2013年0~5岁儿童乳母营养健康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研究对象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调查县区中的0~5岁儿童。儿童身高、体重的测量采用标准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儿童基本信息。儿童超重和肥胖采用WHO 2006年、WHO 2007年的生长发育标准(参考)进行判断。所有分析使用2010年国家统计局的省级标准人口进行事后分层加权计算。结果2013年监测0~5岁儿童样本量为32861名,各省0~5岁儿童城乡合计的超重率在3.3%~16.1%之间,肥胖率在0.6%~9.7%之间。在只有城市调查点的省份,山东0~5岁儿童超重率最高(14.3%),海南最低(3.3%);山东儿童肥胖率最高(5.2%),海南最低(0.6%)。在只有农村调查点的省份,山西儿童超重率最高(16.1%),青海最低(3.3%);肥胖率为山西最高(9.7%),青海最低(0.7%)。兼具城乡调查点的省份,儿童超重率为河北最高(14.3%)、贵州最低(3.5%);肥胖率为河北最高(6.6%)、贵州最低(0.9%)。结论2013年中国东部、中部地区0~5岁儿童的超重率、肥胖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低体重的现状及变化趋势。方法 数据来自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以及2015年中国成人慢性病与营养监测,历次调查/监测均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2002年从132个监测点抽取60岁及以上人群样本27 778人,2010—2013年从150个监测点抽取34 581人,2015年从302个监测点抽取59 576人。通过问卷和体格检查收集研究对象的性别、出生日期、身高、体重等信息。结果 2002—201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低体重率均呈下降趋势(P<0.01),低体重率由2002年的11.67%下降到2015年的5.19%,其中男性由2002年的11.51%下降到2015年的5.21%,女性由2002年的11.83%下降到2015年的5.17%。随着年龄逐渐增高,老年人低体重发生率呈增高趋势。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低体重率由2002年的5.85%下降到2015年的3.31%,农村由2002年的16.25%下降到2015年的6.67%。2002—2015年中国7个地理区域的老年人低体重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中国6岁及以上居民在外就餐行为现状.方法 利用2015-2017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中过去7天在外就餐行为数据,共纳入150 682名调查对象,其中2015年80 703名,2016-2017年69 979名.不同特征人群的就餐行为采用百分比进行描述,并用x2检验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5-2017...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9—2021年中国不同地区6~17岁儿童主要食物摄入量。方法 数据来源于科技部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0~18岁儿童营养与健康系统调查与应用”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华东、华北、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东北7个区域各随机抽取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每个省各抽取1个城市(区)、1个农村(县)调查点,全国共抽取28个调查点,6413名6~17岁儿童为研究对象。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天24小时膳食回顾法并结合称重法收集食物摄入信息,参照食物成分表标准版中的食物分类划分为粮谷类、薯类、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畜禽肉、蛋类、奶类和鱼虾类,计算不同地区6~8岁、9~11岁、12~14岁、15~17岁男生和女生的各类食物平均每日摄入量。结果 同性别同年龄段的城市与农村儿童的食物日均摄入量相比较,9~17岁男生粮谷类和薯类、9~17岁女生粮谷类、12~17岁女生薯类以及15~17岁食用鱼虾类男生的日均摄入量均为农村高于城市,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畜禽肉、蛋类和奶类同性别同年段的儿童食物日均摄入量和食用率有统计学差异的均是城市高于农村(P<0.05)。同性别同年龄段的南方与北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和评价2016—2017年中国6~17岁儿童主要食物摄入状况,为科学引导我国6~17岁儿童合理选择食物提供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6—2017年中国儿童与乳母营养健康监测。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国31省抽取275个监测点开展营养健康监测,6~17岁儿童纳入膳食调查分析的有效样本量为16 042人。膳食调查采用连续3 d 24 h膳食回顾法收集食物摄入信息,按中国食物成分表中的食物分类划分为粮谷类、薯类、全谷物和杂豆、新鲜蔬菜、新鲜水果、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坚果、大豆类等,计算各类食物的摄入量。依据中国学龄儿童平衡膳食宝塔推荐量,将主要食物平均每人日摄入量占膳食宝塔推荐量的百分比按<60%、60%~、80%~、>100%分布进行分析。结果 6~17岁儿童粮谷类、薯类、全谷物和杂豆、新鲜蔬菜、新鲜水果、坚果、畜禽肉类、鱼虾类、蛋类、奶类及其制品和大豆类的日均摄入量分别为(236.20±118.45)、(33.32±51.86)、(12.12±24.67)、(164.03±127.08)、(47.85±75.76)、(2.16±8.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