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到45岁左右,由于晶状体硬化与睫状肌功能减退,正视或有远视性屈光不正(单纯远视、散光与复散)的眼睛,在阅读或操近业工作时,总要把书报或近目标放远些看才清楚。即近点远移的老花,或为已显露的远视性屈光不正。 通常对花眼的矫治皆知是戴老花镜。可是对于远视则常为检查者与戴镜的本人所忽略,故常见戴浅度花镜仍看不清,增大镜度又有不能戴久或不适感。从有关资料看,正视眼仅约占12%,而远视性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正畸时常会遇到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畸形,其临床特征主要包括Ⅱ类远中磨牙关系;存在严重的上下颌矢状关系不调,上颌前牙唇倾且牙弓狭窄,下颌正常或后缩,伴有程度不等的深覆(牙合)和深覆盖.MBT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发展的一门新技术,主要结合了Dr RichardMclaughlim、Dr JohmBemmett、Dr HugoTrerisi及其它众多临床医师的实践经验,它的矫治机理是主要强调牙及牙槽骨的变化;使用持续的轻力;联合使用各种口外(面弓、丁钩)和口内(腭杆、舌弓、Ⅱ类牵引、Nance弓)控制支抗的措施;以及特殊的排齐和整平技术,本研究就是使用滑动法MBT技术对临床上Ⅱ类Ⅰ分类错(牙合)进行矫正以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情况,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尿路感染病儿2 233例留取中段尿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个别菌株用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补充试验,并对革兰阴性菌进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结果判读均严格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进行。结果 2 233例病儿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484株,检出率为21.7%(484/2 233)。包括革兰阳性菌165株(34.1%),革兰阴性菌305株(63.0%),白假丝酵母菌14株(2.9%)。其中检出大肠埃希菌共158株(32.6%),肺炎克雷伯菌36株(7.4%)。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分别为61.4%、61.1%;两种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10%。检出铜绿假单胞菌39株(8.1%),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均<10%。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122株(25.2%),粪肠球菌33株(6.8%),两种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0。结论儿童尿路感染病原菌的构成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较高,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肱骨干骨折骨不连形成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发生原因。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肱骨干骨折骨不连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骨不连的原因分别为局部血供差、机械性不稳定、骨折断端接触不良、感染、吸烟及全身因素等。16例患者达到骨折临床愈合。结论:肱骨干骨折后骨不连的原因很多,要尽量避免医源性因素导致骨不连发生的情况。在术前必须要明确每例骨不连患者的个体特异性,才能选择正确的手术治疗方式。感染性骨不连骨折愈合时间长,功能效果差,要在临床上尽量避免感染性骨不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1~15岁儿童腹腔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腹腔感染进行手术治疗的151例患儿,术中抽取腹腔内脓液进行细菌分离培养,VITEK-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菌株鉴定及药敏试验。个别菌株用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补充试验,结果判读均严格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进行。结果 151例急性腹腔感染患儿有140例为急性阑尾炎穿孔化脓引起的,占92.7%,另外11例中原发性腹膜炎2例,胆管脓肿2例,腹壁脓肿3例,腹部术后感染4例。术中的脓液送检标本检出病原菌142株,检出率为94.0%(142/151)。革兰阳性菌15株(10.5%),革兰阴性菌124株(87.3%),另有3株白假丝酵母菌(2.2%)。所有检出菌株中以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共81株(57.0%),铜绿假单胞菌22株(15.5%),肺炎克雷伯菌13株(9.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为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10%。铜绿假单胞菌对厄他培南为天然耐药,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0。检出的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6株(4.4%),粪肠球菌4株(2.9%),两种菌对于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及高浓度的庆大霉素和链霉素耐药率均为0。结论 儿童急性腹腔感染的病原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主要是由于肠道菌群移位引起的,临床治疗需要手术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减少并发症和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频谱照射对小儿阑尾炎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 年7 月~2013 年1 月收治的540 例小儿阑尾炎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70 例术后采用单纯抗炎治疗(对照组),另270 例在单纯抗炎基础之上,加用周林频谱照射治疗(实验组),比较2 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术后3 天腹胀发生比例以及治疗后1 周行腹部B 超证实腹腔炎性包块发生比例.结果:2 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3 天腹胀发生比例、术后1 周腹部B 超证实腹腔炎性包块发生比例对,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2 组之间各指标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频谱照射对于小儿阑尾切除术后患者肠功能的恢复及术后腹腔炎症的吸收均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呼吸内科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感染的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院呼吸内科感染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耐药性。方法对2001年1月-2006年12月,医院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364株(其中呼吸内科162株)进行了病区分布、感染部位及药敏结果调查;并用三维试验检测AmpC酶。结果162株呼吸内科分离的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76株,产AmpC酶率为46.9%;而非呼吸内科分离的202株阴沟肠杆菌中产AmpC酶36株,产AmpC酶率为17.8%;且呼吸内科阴沟肠杆菌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呼吸科科室。结论呼吸内科产AmpC酶阴沟肠杆菌的分离率和耐药率均高,应采取有效措施,遏制该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8.
决明子治疗大面积口腔溃疡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五年来采用决明子治疗大面积口腔溃疡58例临床上取得了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固定矫正器和牙弓夹板在前牙脱位固定中的应用。方法:前牙外伤患者66例,采用方丝弓矫正器固定37例,牙弓夹板金属丝结扎29例,对两种方法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方丝弓矫治器固定的37例中。成功29例.有效5例,失败3例;结扎丝牙弓夹板固定的29例中,成功10例,有效11例,失败8例,两种方法的治疗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固定矫正器在脱位前牙的复位后固定中,有牙弓夹板无法替代的优点,操作方便,对牙龈无损伤,患者舒适。  相似文献   
10.
IL-10对大鼠脊髓损伤后内皮细胞ICAM-1表达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①目的探讨IL-10对继发性脊髓损伤(SCI)后脊髓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表达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作用。②方法建立大鼠SCI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L-10及甲基泼尼松龙(MP)对大鼠SCI后1、4、12、24、48、72、120h脊髓内皮细胞ICAM-1表达的影响。③结果大鼠SCI后1h未见ICAM-1的表达,4h脊髓损伤部位的内皮细胞开始出现ICAM-1的表达,24~48h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120h仍可见到ICAM-1的表达。IL-10和MP对脊髓损伤部位的内皮细胞表达的ICAM-1都有明显地抑制作用,两者合用则更加明显地抑制了ICAM-1的表达。④结论ICAM-1参与了SCI损伤早期的病理过程,是引起SCI继发性损伤病因中的重要因素之一。SCI后早期应用IL-10及MP阻断ICAM-1的表达有助于减轻SCI的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