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甲状腺包虫囊肿一例李爱勤,甄艳民,郭延军(赤峰市第五医院)包虫病是由棘球绦虫的包虫寄生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多发生于肝脏,其次为肺、脑、肾、脾、肌肉、眼眶、骨骼等,而甲状腺包虫较少见,我院遇到1例,现介绍如下:患者,女,27岁,牧区工人。因右颈部物逐...  相似文献   
2.
125I粒子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疗效明显,为此,我们采用将125I粒子附着Ni-Ti合金支架在内镜直视下植入肿瘤靶区而达到解决患者的吞咽困难的同时,又达到近距离放射的治疗的目的,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肝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郭延军李静综述朴云峰审校作者单位:163001大庆石油管理局油田总医院(郭延军);阜新市中心医院(李静);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院(朴云峰)细胞凋亡与肝胆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肝胆疾病中细胞凋亡的意义、检查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1年-2012年收治的反流性胃炎患者56例临床诊断及治疗。结果:改善症状,修复黏膜损伤。治疗策略应是控制反流,保护胃黏膜。显效42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结论:治疗手段是多方面的,包括促动力、胃黏膜保护、络合胆酸及抑制胃酸分泌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环氧合酶 (COX - 2 )表达与胃黏膜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胃黏膜标本共 1 2 0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胃黏膜COX - 2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胃窦黏膜表面上皮和固有腺上皮的胞浆中 ,均可见到COX - 2蛋白表达。COX - 2蛋白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间 ,差异无显著性。不同胃黏膜病变COX - 2蛋白表达阳性百分率以不典型增生最高 (90 % ) ,其次为肠组织转化 (80 % )、慢性萎缩性胃炎(5 0 % ) ,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在COX - 2蛋白强阳性表达中 ,以胃癌前病变 (不典型增生和肠组织转化 )为主 ,占 72 2 % ;而在COX - 2蛋白表达阴性中 ,以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主 ,2者合计占78 1 %。结论 COX - 2表达强度与胃黏膜病变有明显的相关性 ,胃癌前病变COX - 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脊髓型颈椎病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脊髓型颈椎病合并腰椎管狭窄症49例,其中单独手术治疗颈椎病23例;单独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12例;先后两次手术者14例。结果49例中有40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2·5年。疗效评定按JOA评分,颈后路术后平均改善率为73·2%,颈前路平均改善率为75·6%。腰椎参照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价评级标准,优良者25例。结论在脊髓型颈椎病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必须掌握两种并存疾病的发病特点,术前对两种并存疾病的诊断及手术适应证做出准确判定。手术先后的选择一般先做症状相对较重的。  相似文献   
7.
盐酸雷尼替丁通过对 H_2受体的阻断作用对胃酸的分泌发挥抑制作用。普通剂型雷尼替丁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方面取得良好的疗效,但存在着服药不方便,血内浓度不稳定而使抑酸效果不恒定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一缺点,本文采用盐酸雷尼替丁缓释胶囊(合雷尼替丁240mg)治疗门诊44例消化性溃疡病人,进一步观察和比较缓释胶囊和普通制剂对消化性溃疡的疗效。1 对象与方法①对象:本文所有病例系我院  相似文献   
8.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制备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 ,给予吡格列酮3mg· kg- 1· d- 1和 9mg· kg- 1· d- 1治疗 ,共 1 2 w。结果 给予治疗 1 2 w后 ,糖尿病治疗组大鼠尿蛋白定量 ,肾小球肥大均较糖尿病组显著降低 ,并可降低肾小球内细胞总数和减少肾小球内增殖细胞的数量 ,抑制系膜基质的增生和减轻尿蛋白的排泄。结论 吡格列酮对糖尿病大鼠肾脏具有保护作用。其防治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是通过抑制糖尿病大鼠肾脏 PCNA过度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胃食管反流患者的食管动力学指标的变化。方法 检测42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和14例非胃食管反流病者的食管动力学指标。结果 GERD组患者的LESP、LESL及LESL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GFRD患者食管体部PA减低、PV减慢等不同程度的病理改变;UESP在GERD组低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胃食管反流患者存在整个食管动力学指标的改变。  相似文献   
10.
结肠表面型病变的内镜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结肠表面型病变内镜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 2005年12月~2006年12月共行结肠镜检查2168例,结肠镜检查采用单人操作法,退镜时行全程电子放大染色,若发现结肠表面型病变,对腺管开口进行分型,判断其性质和浸润程度.根据病变的大小分别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结果 在432例患者中发现大肠息肉696枚.有93例患者发现表面型病变94个,其中炎性病变20个,增生性病变10个,管状腺瘤43个,绒毛状腺瘤18个,早期大肠癌3个.大肠腺管开口类型:炎性病变和增生性病变的腺管开口以Ⅱ型为主,管状腺瘤和绒毛状腺瘤以ⅢL、Ⅳ型为主,早期大肠癌以Ⅴ型为主.结论 应用电子放大染色内镜有助于结肠表面型病变的诊断和及时的内镜下治疗.腺瘤病变的腺管开口大多数表现为Ⅲ L或Ⅳ型,一旦出现Ⅴ型腺管开口则表明已经有癌变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