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参芪扶正液防治癌症化疗致毒副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肿瘤病人在化疗过程中经常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倦息乏力,白细胞下降等毒副反应,使体质衰弱,生活质量下降,严重可出现合并症甚至危及生命,而被停止治疗。我科从2001年5月以来采用丽珠集团利民制药厂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参芪扶正液配合化疗治疗各种癌症,防治所致的毒副反应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CerbB-2基因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erbB-2基因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胃癌石蜡切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结果CerbB-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呈正相关。结论CerbB-2可以作为判断胃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测定胃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CD44变异体6(CD44v6)含量的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79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淋巴细胞CD44v6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胃癌患者术前PBLCD44v6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含量(13.83±4.96)%,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者的(10.20±2.90)%(P<0.01);Ⅲ+Ⅳ期胃癌患者PBLCD44v6含量(14.50±4.87)%,明显高于Ⅰ+Ⅱ期者的(10.07±2.90)%(P<0.01);而病理胃低分化腺癌患者PBLCD44v6含量(13.15±4.93)%,与高、中分化腺癌者的(11.21±3.8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浸润深度达浆膜层胃癌患者PBLCD44v6含量(12.87±5.00)%,与未达浆膜层者(11.04±3.14)%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术前外周血PBLCD44v6的含量测定可作为判断胃癌疾病进展和预测胃癌转移潜能的辅助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患者 ,男性 ,54岁 ,因便血、大便变细本院确诊为结肠癌 ,行结肠癌根治术 ,术后病理示乙状结肠腺癌Ⅱ~Ⅲ级 ,溃疡浸润型侵及全层至浆膜外 ,广泛转移。术后化疗六个疗程 ,一月前复查B超示肝内多发性占位性病变 ,盆腔CT示术后吻合口部考虑肿瘤复发 ,粘连 ,盆腔淋巴结多枚。近一周来腹胀、腹痛、腹略膨隆 ,检 :手术疤痕、肠型、肠鸣音亢进 ,结肠逆行钡剂造影示直肠狭窄 ,肿瘤复发 ,腹部平片示肠梗阻。遂决定在DSA下行结肠支架放置术。常规用6Fr扩张管送入0.38导丝 ,沿直肠送入乙状结肠至降结肠 ,退扩张管 ,送入4FrCobra导管推注造影剂 ,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晚期乳腺癌中-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与多西紫杉醇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接受多西紫杉醇化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标本-βtubulinⅢ和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对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βtubu-linⅢ阳性表达率为38.1%(32/84),survivin阳性表达率为76.2%(64/84)。化疗有效率(CR+PR)为52.38%,-βtubulinⅢ(+)的患者有效率低(37.50%),-βtubulinⅢ(-)患者有效率高(6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组的有效率为48.40%,低于survivin(-)组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显示:-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25.0%,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3.9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34.5%、15.1%,-βtubulinⅢ(-)且survivin(-)组有效率为73.91%,中位疾病无进展期为7.7个月,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61.6%、3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结论:联合检测-βtubu-linⅢ和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多西紫杉醇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阿帕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某院一线化疗失败的60例晚期胃癌患者(2016年1月~2018年7月)开展前瞻性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二线化疗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阿帕替尼,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6.67%(观察组)、20.00%(对照组),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用于一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和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张武  孙洪雨  郑维锷 《现代实用医学》2015,27(3):358-359,391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对晚期结肠癌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研究组接受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XELOX化疗方案治疗,对照组接受单纯XELOX化疗方案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后Kamofsky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化疗后NK细胞活性、CD4和CD4/CD8较对照组化疗后显著升高(P<0.05).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提高XELOX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降低化疗毒副反应及其对患者免疫功能等损伤,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质子泵抑制剂潘妥洛克对化疗中或化疗后出现的各种中、上腹(剑突下)不适的防治效果.方法:将使用相同化疗呕吐预防方案后出现上腹部不适的化疗患者收入并随机分成两组作自身对比研究.A组患者在上腹部不适出现的初程化疗周期中用潘妥洛克治疗,次程化疗中则改用强化止吐方案治疗;B组顺序相反,先强化止吐方案后再用潘妥洛克治疗;第三程化疗时两组均预防性使用潘妥洛克.结果:A组潘妥洛克治疗上腹部不适的有效率为83.3%,强化止吐方案则为20.3%;B组潘妥洛克与强化止吐治疗分别为88.8%和24%,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全部病例预防性使用潘妥洛克对上腹部的控制率为85.5%,与治疗使用的效果(A组83.3%,B组88.8%)相当,三者间P>0.05.结论:化疗引起的上腹部不适应为消化道反应中一种独立的毒性反应,并应引起足够重视,质子泵抑制剂潘妥洛克能有效防治之.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不同疾病状态下活化血小板测定值的差别及使用阿司匹林防治血栓的效果。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63例肿瘤患者和30例非肿瘤患者外周血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以及服用阿司匹林后的变化。结果肿瘤患者外周血的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非肿瘤患者(P<0.05),有血栓形成的肿瘤患者外周血的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无血栓形成的肿瘤患者(P<0.05),有血栓的肿瘤患者的活化血小板经过阿司匹林干预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结论测定活化血小板可以预测肿瘤患者存在高凝状态风险性的大小。同时,服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以降低外周血活化血小板CD62p和CD63的值。  相似文献   
10.
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癌性胸腹水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癌性胸腹水是晚期癌症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引起不同的压迫症状,不同程度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消除或减少胸腹水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可以为全身化疗赢得条件。艾迪注射液是从人参、黄芪、刺五加、斑蝥等中药中精制提取而成的注射液,具有抗肿瘤及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2003年3月-2005年10月,本院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顺铂治疗恶性胸腹水患者25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