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了解陕西省不同地理区域农村学校环境卫生情况,为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提供参考.方法 2016-2018年每年在陕西省各设区市分层随机选取30个涉农区县中的150个乡镇,每个乡镇随机选择初中、小学各1所,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获得监测数据,按照关中平原、秦巴山区和陕北高原分区域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结果 三大区域监测学校学生饮水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25.89,P<0.01),均以学校提供开水为主,分别占56.16%,65.88%,50.39%,且均有直接饮用自来水现象;自备集中式供水学校的供水方式关中平原和秦巴山区以沉淀过滤为主,分别占38.46%,53.21%,陕北高原以未处理为主(60.61%).三大区域校内有卫生厕所的学校、有独立式公厕学校、教学楼内有厕所学校、宿舍楼内有厕所学校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2.04,12.73,20.78,33.11,P值均<0.01).三大区域男厕蹲位比合格学校比例均大于女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86.53,44.77,21.88,P值均<0.01).三大区域厕室内和厕所周围5m范围内有可用水龙头、厕室内和厕所周围有洗手池、厕室内和厕所周围洗手池配有肥皂学校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90.02,10.40,41.96,P值均<0.01).结论 陕西省三大区域农村中小学环境卫生方面还需增加相应的配套设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的卫生安全意识.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陕西省市级市政供水水质状况,为进一步科学、精准的开展水质监测和水质安全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4年至2016年,连续3年对陕西省全部(10个)设区市主城区的全部市政供水工程开展卫生学调查和水质全分析监测。结果 2014年(93.55%)、2015年(70.91%)和2016年(80.65%)水样达标率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χ2=5.237,P>0.05);不达标常规指标主要包括总大肠菌群、铝和四氯化碳,达标率分别为98.92%、97.85%和98.92%;不达标的非常规指标主要包括硼、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二氯一溴甲烷、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达标率分别为97.85%、95.70%、98.92%、96.77%和97.85%。主要超标风险指标包括砷、氟化物、铝、三氯甲烷、硼、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氨氮和钠。结论 毒理学指标超标是影响陕西省市政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建议将常规指标与高风险非常规指标相结合开展水质卫生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全面了解陕西省城乡集中式供水卫生状况,为改善城乡饮水水质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于2016年3-10月,对陕西省1566处城乡集中式供水工程开展卫生学调查和水质分析。数据按照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分别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全省水样达标率为5846%,城市地区(8634%)高于农村地区(5104%)(P<005);城市地区、农村地区水源类型均以深井水为主;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拥有消毒措施的供水工程占比分别为9648%和2634%,消毒设备按照要求使用率分别为8732%和156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总大肠菌群的达标率分别为9337%和6664%,菌落总数的达标率分别为9861%和9172%。农村地区氟化物和铬(六价)的达标率分别为9354%和9521%。结论 陕西省城乡水质存在差距,微生物污染是影响陕西省城乡集中式供水水质的主要因素。农村地区消毒设备配备使用率低,局部地区氟化物和铬(六价)超标现象普遍。应因地制宜的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水质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掌握陕西省农村土壤卫生状况,为下一步开展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土壤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16 - 2018年累计对陕西省90个涉农区县的农田土壤开展现场调查和重金属铅、铬、镉、汞和砷的含量检测。数据按照关中平原、陕北高原和秦巴山区分别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 3年累计采集监测土壤样品1 800份,土样整体达标率为93.17%,陕北高原土样整体达标率(98.82%)分别高于关中平原 (95.22%)和秦巴山区(86.43%)(P<0.001)。全省土样中铅的达标率为99.56%。土样中铬的达标率为99.83%,铬超标土样全部来自秦巴山区。土样中镉的达标率为93.78%,关中平原(95.44%)和秦巴山区(87.86%)土样中镉的达标率较低,秦巴山区存在3份镉高风险土样。土样中汞的达标率为99.72%。土样中砷的达标率为99.89%,砷超标土样全部来自关中地区。结论 陕西省土壤中重金属铅、铬、汞和砷的污染水平较低,局部地区重金属镉的污染较为严重,3个地区土壤状况呈现明显的地区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陕西省农田土壤蛔虫卵污染状况,为有关部门制订寄生虫病防治措施、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工作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国家农村环境卫生监测方案要求,2016-2018年每年在监测点村边农田采集5~20 cm深表层土壤600份,用饱和硝酸钠漂浮法检测蛔虫卵。结果 1 800份土壤样品蛔虫卵和活卵检出率分别是23.33%,11.33%;砂土、壤土、粘土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27.62%、21.34%、30.20%,活卵检出率分别为17.13%、8.61%、20.79%;干、潮、湿、重潮土壤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27.98%、22.40%、23.70%、11.54%,活卵检出率分别为15.24%、10.14%、12.80%、5.77%,极潮土壤蛔虫卵和活卵均未检出;关中平原、秦巴山区、陕北高原土壤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24.44%、23.75%、19.71%,活卵检出率分别为10.22%、13.93%、10.00%;4组卫生厕所使用户占比范围监测点土壤蛔虫卵检出率分别为22.22%、24.69%、18.83%、28.66%,活卵检出率分别为10.71%、13.99%、9.42%、12.54%。结论 陕西省部分农田土壤受到蛔虫卵污染,建议加大改厕知识宣传力度,确保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施肥,控制土壤蛔虫卵污染,引导居民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人群蛔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陕西省疾控机构实验室水质检测能力,提高基层疾控中心水质检测质量。方法全省所有市、县(区)级疾控中心参与水质检测质控考核,依据《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2006)对水质总硬度、六价铬、硝酸盐(以N计)、硫酸盐、铜、氟化物、铅和氯化物等8项指标进行检测,采用四分位数稳健统计方法处理结果。结果考核满意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硫酸盐(98.29%)、硝酸盐(以N计)(93.16%)、铜(93.16%)、氟化物(81.74%)、氯化物(81.51%)、六价铬(79.49%)、总硬度(76.92%)和铅(74.79%);不同指标考核结果在县(区)级间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关中地区和陕南地区相比,陕北地区水质六价铬考核满意率较低(P<0.05);水质铅不同检测方法考核结果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陕西省疾控机构水质检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加强全省基层疾控机构专业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和机构内部质量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2017—2019年陕西省不同区域市、县(区)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下简称CDC)水质检测能力变化趋势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为实验室能力建设提供参考。方法制定统一的调查表,对陕西省不同区域的所有CDC开展水质检测能力调查,通过“全国饮用水水质卫生检测信息系统”上报数据。结果常规指标中,2017—2019年,市级CDC平均能检测数分别为37、37和38项,均通过了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县(区)级CDC平均能检测数分别为30、29和30项,只有65.14%的县(区)级CDC通过了计量认证/实验室认可;非常规指标中,市级CDC平均能检测数分别为3、5和4项,县(区)级CDC平均能检测数最多为1项。同一年度不同区域市级、县(区)级CDC平均检测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区域不同年度市级、县(区)级CDC平均检测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陕西省不同区域CDC水质检测水平差异不大且有待进一步提升,建议政府加大对疾控机构的经费投入,优化配置仪器设备,加强专业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8.
雷佩玉  丁勇  郑晶利  常锋 《中国学校卫生》2019,40(11):1715-1717
了解陕西省2018年农村学校供水工程水质消毒和微生物指标污染情况,为改善农村学校饮用水水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陕西省农村学校供水工程水质监测数据,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消毒剂余量和微生物指标达标率进行分析.结果 陕西省农村学校供水工程微生物指标整体达标率为68.09%,地下水微生物指标整体达标率(71.97%)高于地面水(61.42%)(x2=15.68,P<0.01);丰水期微生物指标整体达标率(71.85%)高于枯水期(64.34%)(x2=7.44,P<0.01);消毒剂余量达标率为77.27%,有消毒措施水样微生物指标达标率高于未采取消毒措施的水样(x2=31.88,P<0.01),消毒剂余量达标的水样微生物指标达标率(88.89%)高于不达标的水样(44.44%)(x2=12.28,P<0.01).结论 陕西省农村学校饮用水受微生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供水工程消毒设备配备不足或未按要求使用.建议学校、教育和卫生部门多措并举加强水厂监督管理,确保消毒设备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陕西省2017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毒理学指标达标情况,为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7年陕西省饮用水卫生监测数据,参照《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 2006)按照不同类别、不同区域对常规指标中的11项毒理学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 陕西省毒理学指标整体达标率为87.70%,其中氰化物和三氯甲烷的达标率为100.00%,超标较为严重的前3位指标依次为氟化物(6.22%)、六价铬(4.17%)和硝酸盐氮(2.14%),其余超标指标的超标范围在0.02%~ 0.48%之间;镉在不同水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化物和六价铬在地下水中的达标率低于地表水(P<0.05),硝酸盐氮在地下水中的达标率高于地表水(P<0.05);关中地区、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超标指标种类数分别为7种、8种和2种,关中地区和陕北地区氟化物(91.96%、89.66%)和六价铬(96.35%、89.79%)达标率较低,陕北地区和陕南地区硝酸盐氮(94.44%、97.42%)达标率较低。结论 陕西省毒理学指标超标现象存在明显的地域特征,其中氟化物、六价铬和硝酸盐氮达标率较低,在今后的工作中应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水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现状及动态变化,为有关部门制订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6 - 2018年每年在全省各设区市分层随机选取30个涉农区县中的600个行政村作为调查点,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现场观察等方法获得监测数据。结果 2016 - 2018年陕西省农村集中式供水人口覆盖率为81.45%,3年供水完全处理的工程占比分别为14.85%、23.02%、18.35%,卫生厕所使用户占比分别为39.98%、30.31%、3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15.21、5789.27,P<0.01),村内生活垃圾收集以定点堆放(45.94%)和统一收集为主(41.72%),处理以填埋为主(75.44%),生活污水排放以随意排放为主(45.89%),排放地点以坑塘(25.72%)、农田(33.78%)为主,2016 - 2018年有环境卫生经费投入的监测点占比分别为83.83%、91.83%、9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2.50,P<0.05),开展灭鼠、灭蝇、灭蚊、灭蟑螂4项工作的监测点占比均不超过31%。结论 近年陕西省农村环境卫生有所改善,建议继续加强饮水消毒措施,加大改厕宣传与投入,提高垃圾污水处理率,重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与病媒生物控制工作,进一步扩大工作覆盖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