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检测视黄酸依赖Fas/RARα表达载体转染HL-60细胞启动的凋亡效应。方法:成功构建视黄酸依赖Fas/RARα表达载体,用脂质体转染HL-60白血病细胞,经四甲基偶氮唑盐[3-(4,5-dimethylthiaol-2-yl)-2,5-diphenyl tetrazolium bromide,MTT]、流式细胞、DNA梯形带和透射电镜等方法观测视黄酸处理后细胞凋亡效应的发生。结果:以一定剂量的视黄酸处理HL-60后,细胞增殖受抑,呈凋亡性变。结论:视黄酸及其依赖的融合基因表达可协同诱导HL-60细胞发生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2.
3.
本文概述了循证医学的产生、发展及其对临床医学科研及其医学科研管理的指导作用.认为面对循证医学在中国的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提出了我国临床医学科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策略.突出其在临床科研上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临床科研水平一定可以迎着赶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受1,25二羟维生素素D3调控的雌激素受体α表达载体联合他莫西芬对雌激素受体阴性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本室构建的含有4个拷贝维生素D反应元件(VDRE)和胸苷激酶启动子(Tk)的VDRE-Tk-ERα表达载体转染到MDA-MB-231细胞中,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对雌激素受体α(ERα)的诱导表达并通过末端原位法检测1,25二羟维生素D3联合他莫西芬诱导转染该表达质粒的MDA-MB-231凋亡诱导效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核因子kB(NFkB)P65活性亚单位表达以及核转位情况的变化.结果 1,25二羟维生素D3能够有效诱导MDA-M-231VDRE-ERα细胞内ERα的表达,在此基础上与他莫西芬联合作用较对照和单独作用组能够有效诱导该乳腺癌细胞发生凋亡.与此同时,NFkB P65活性亚单位的表达以及核转位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结论 利用1,25二羟维生素D3可通过靶控外源性雌激素受体α的表达进而调控NFkB P65活性亚单位的表达及活性,从而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最终恢复乳腺癌细胞对他莫西芬的化疗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膳食添加牛磺酸大鼠在光照和暗环境中视网膜代谢型谷氨酸受体6亚型(mGluR6)的mRNA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36只断乳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牛磺酸低剂量组及牛磺酸高剂量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3%和0.6%的牛磺酸).营养干预4周后,再随机分为光照组和暗环境组,继续喂养3d。用RT—PCR技术检测光照和暗环境下大鼠视网膜mGluR6的mRNA表达。结果暗环境下mGluR6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光照环境。在光照及暗环境中牛磺酸高、低剂量组mGluR6的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加,以光照状态下的增加更为明显;光照时。高剂量组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低剂量组;暗环境下,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光照及暗环境中,牛磺酸可明显增加大鼠mGluR6的mRNA表达,有助于其参与调节视网膜的视杆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6.
针对军医大学预防军医专业学员的现场流行病学教学,充分利用重大自然灾害现场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探索具体方法,以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能较快适应疾病控制实践需要、具有高素质的军队流行病学专业人才,达到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胆固醇合成抑制剂洛伐他汀对MCF-7乳腺癌细胞丝裂泵活化蛋白激酶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 4、8、16μmol/L终浓度的洛伐他汀处理上皮来源的MCF-7乳腺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分析ERKl和p38^MAPK蛋白表达,激酶活性分析ERKl和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不同剂量的洛伐他汀处理48~72h,对ERKl蛋白表达无显著影响,但在72h后能下调p38^MAPK蛋白表达,同时洛伐他汀处理48-72h均能明显降低ERKl和p38^MAPK磷酸化水平,二者具有相同趋势。结论 洛伐他汀处理MCF-7乳腺癌细胞可能通过抑制细胞的甲羟戊酸途径,或影响胞内酪氨酸激酶磷酸化水平等,下调细胞MAPK活性。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苦瓜核糖体失活蛋白 (Ribosomalinactivatingprotein ,RIP)诱导HL 60细胞凋亡的活性 ,以及对HL 60细胞Bcl 2、Bax、caspase 3表达变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以一定浓度苦瓜RIP处理HL 60细胞 2 4~ 72h ,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运用RT PCR和Westernblot免疫印记法检测Bcl 2、Bax、caspase 3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苦瓜RIP在一定作用浓度下可使HL 60细胞发生凋亡 ,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凋亡细胞比例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 ,HL 60细胞的caspase 3mRNA的表达及其胞内活性亚单位水平显著升高 (P <0 .0 5 ) ,Bcl 2mRNA表达变化虽不显著 ,但其蛋白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5 ) ,与此同时 ,Bax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所上调。结论 在苦瓜RIP诱导的HL 60细胞凋亡中 ,caspase 3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而Bcl 2和Bax可能通过其表达量的变化、转录后调节等方式对细胞凋亡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谷氨酸兴奋毒性对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 GFAP)的影响及牛磺酸干预对此的作用.方法于大鼠玻璃体内单眼一次注射40 nmol谷氨酸制备视网膜谷氨酸兴奋毒性模型,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溶剂(玻璃体内注射PBS)对照组,谷氨酸组,牛磺酸干预高、低剂量组(分别于腹腔注射25 mg/kg及5 mg/kg牛磺酸),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0.5 mg/kg MK-801-NMDA受体特异拮抗剂).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RT-PCR检测玻璃体注射后24 h、3、7 d的大鼠视网膜谷氨酸、GFAP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玻璃体注射谷氨酸使视网膜内谷氨酸、GFAP的蛋白及mRNA表达量于注射后24 h迅速升高,注射后3、7 d逐渐下降.25 mg/kg牛磺酸可有效拮抗24 h时的视网膜谷氨酸、GFAP蛋白及mRNA升高,并使GFAP的蛋白及mRNA水平于注射后24 h、3、7 d逐渐上升.低剂量牛磺酸作用不明显.结论视网膜谷氨酸兴奋毒性使胶质细胞反应性一过性增强.一定剂量牛磺酸可降低视网膜谷氨酸含量,并使胶质细胞反应性逐渐上调,可能有助于削弱谷氨酸兴奋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