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年人肺结核由于免疫功能低下,生理功能恢复较慢易发生并发症,给护理工作带来很大的问题,这样,针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方法,给予不同护理。l一殁护理措施1.1卧床:向地宣传卫生知识,使其及家属解除焦虑,主动配合治疗,了解常用结核药的作用,副作用并及时向医务人员反映。1.2了解掌握患者情况,定时巡视,定时测T、P、R、P、BP等认真记录。1.3对生活不能自理的,应定时为患者翻身防止发生褥疮,帮助病人漱口,以防霉菌感染对呼吸衰竭的病人特别江息氮肥量人阿伯厅负导官,河件与冠心病的病人,预防心绞痛与冠心病的发生。1.4加…  相似文献   
2.
<正>为了解高中一年级痤疮患病的情况,制定防治对策,保障学生健康水平,我们于2002年9月1日至10日对肥城市泰西中学高一1365名学生进行了痤疮调查,现将调查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 于2002年9月1日至10日对肥城市泰西中学年龄在14~17岁的高一学生,由皮肤科医师以体检填写表格形式  相似文献   
3.
肥城市于1995年首例报告性病以来,疫情逐年呈上升趋势,2000年发病最高,报告发病率为93.54/10万,2001年后疫情有下降趋势,现将1999~2002年后性病疫情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项通过“培训培训者”模式,对我国社区医疗卫生人员进行心血管病健康教育(培训)的项目,目前获2004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该项目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牵头组织实施,全国9家科研机构协作,历时4年完成.  相似文献   
5.
易恒安  李敏  邱玉芬 《海南医学》2013,24(9):1266-1267
目的对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一个家系DSRAD基因突变进行检测,以期寻找到新的致病突变。方法收集一患有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该家系除了有典型的皮疹外,身体发育、智力均正常,五官科及内科检查正常,无明显的系统症状,采用RT-PCR方法从人外周血中获得DSRAD基因cDNA,并筛选出合适的基因序列与人类基因库中的相应基因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可疑的位点,并通过单链构象技术对新突变进行验证。结果该家族DSRAD基因序列的测定结果证实患者染色体中存在碱基替换的情况,患者碱基由Q389Q替换为A1167G,患者编码氨基酸并没有发生改变,仍然为谷氨基酸,属于同义突变。患者DNA经单链构象分析证实为同一家族的基因,在家族健康人及非血缘关系的人群中未发现编码基因。结论患者皮肤色素出现异常的改变可能与患者基因出现同义突变有关,但目前该突变机制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6.
邱玉芬  高晓燕  冯琳  陆月合 《重庆医学》2016,(33):4666-4668
目的 评估监测循环血白细胞介素-17(IL-17)预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60 d病死率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85例外科(n=35)或内科(n=50)治疗的NEC新生儿.在诊断NEC及术前检测血清IL-17水平,评估其预测价值.结果 60 d后病死率为20%(17/85),其中5例(10%)为内科治疗组,12例(34%)为外科治疗组.IL-17与30 d后病死率显著相关(OR 1.38;95%CI:1.14~1.67;P=0.001).外科治疗组术前IL-17水平(27~7 500 pg/mL,中位数2 625 pg/mL)较内科治疗组(中位数156 pg/mL)明显更高(P<0.01).内科治疗组和外科治疗组NEC在曲线下面积的区别为0.82(95%CI:0.74~0.90),IL-17有检测意义的临界值为1 783 pg/mL(敏感度为90.5%,特异度为59.2%).结论 血清IL-17水平与NEC新生儿60 d病死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发生喂养不耐受(FI)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肠道菌群的动态变化,为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该类患儿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分娩,并在新生儿科住院且出现FI的65例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作为FI组,选取同期未发生FI的65例早产儿作为对照(非FI组)。检测两组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相对丰度,FI组检测时间点为FI出现的第1天(t1),以及FI改善后的第1、7、21、60、90天(t2~t6);非FI组检测时间为入院第1天(t1),以及此时间点后的第7、14、30、60、90天(t2~t6),观察肠道菌群动态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t2~t6非FI组双歧杆菌相对丰度高于FI组,且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6非FI组乳酸杆菌相对丰度高于FI组,且t3~t6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5 FI组肺炎克雷伯菌相对丰度高于非FI组,且t2~t6与前一检测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t4外,t1~t6 FI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压力支持通气(PSV)联合容量保证通气(VGV)模式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联合VGV模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以及白细胞介素(IL)-17对RDS早产儿预后判断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的68例出生时胎龄<37周的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在线随机分配网站,将6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SIMV+VGV组(n=34,接受SIMV+VGV模式治疗)与PSV+VGV组(n=34,接受PSV+VGV模式治疗)。对所有早产儿均于出生后2~12 h内,采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所有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前及治疗后(出生28 d后)血清IL-17水平。采用成组t检验,对2组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及机械通气治疗前、后血清IL-17水平等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χ2检验或连续性校正χ2检验,对2组早产儿性别、娩出方式构成比,早产儿脑室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气管拔管后肺不张发生率,氧依赖率、再插管率、死亡率及母亲产前激素使用率等进行比较。绘制机械通气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预测RDS早产儿预后(死亡、存活)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ROC-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机械通气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预测RDS早产儿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并计算其敏感度和特异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2组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娩出方式构成比,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及母亲产前激素使用率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PSV+VGV组RDS早产儿出生28 d后的氧依赖率、气管拔管后肺不张发生率、再插管率分别为5.9%(2/34)、8.8%(3/34)、2.9%(1/34),均显著低于SIMV+VGV组的23.5%(8/34)、35.3%(12/34)、67.6%(23/34),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21、6.928、31.167,P=0.040、0.008、<0.001)。③SIMV+VGV组、PSV+VGV组早产儿治疗后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1 740.8±522.6)pg/mL与(519.3±187.4)pg/m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2 227.3±882.9)pg/mL与(2 397.1±795.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35、2.578,P<0.001、=0.016);并且SIMV+VGV组早产儿治疗后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PSV+VGV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3,P<0.001)。④机械通气治疗前,死亡早产儿血清IL-17水平显著高于存活早产儿,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46,P=0.009)。机械通气治疗后,死亡与存活早产儿血清IL-17水平均显著下降,但是死亡早产儿血清IL-17水平仍然显著高于存活早产儿,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4.000,P=0.002)。⑤机械通气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预测RDS早产儿预后的ROC-AUC为0.810(95%CI:0.627~0.993,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机械通气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预测RDS早产儿预后的最佳临界值为2 759.1 pg/mL,而且预测RDS早产儿预后的敏感度为81.8%,特异度为91.2%。 结论PSV联合VGV模式治疗RDS早产儿,可显著降低其出生28 d后氧依赖率、气管拔管后肺不张发生率、再插管率,降低RDS早产儿血清IL-17水平。RDS早产儿机械通气治疗前血清IL-17水平对其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脑动脉硬化是一种多因素的慢性进行性疾病,其特点为缓慢隐匿地发展,长期无临床症状,若出现症状,说明疾病已发展到一定程度,因此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为达到预防目的,应从儿童或青年时开始培养正确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注意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避免长期的精神过度紧张,不吸烟、不饮酒,避免接触各种有害化学和物理因素,控制体重,防止肥胖等。当脑梗塞病人出现肢体功能障碍,严重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表情淡漠,大小便失禁,肌张力增强,缓慢进行性思维迟钝,智力缺损,呈现痴呆状态,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为了使老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