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电电话监测在发达的国家中已广泛使用,但至目前,尚未见在高原寒冷地区使用效果观察的报道。我们应用自己研制的 SCFM-841型心电电话监测仪,在西藏高原对101名男性青年进行了经电话的心电图监测。现将试用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1980~1987年我们共安置或更换埋置式ⅤⅤⅠ型起搏器119台,发生导管外露3例,经一次性处理后创面愈合,现介绍如下。临床资料 3例病人均为老年男性,分别因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原发性双束支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而埋置心脏起搏器。有1例在埋置后6个月,另2例分别在第5、第6次更换起搏器后第2及第10个月,发生皮下段导管外露。经长期抗生素应用、局部  相似文献   
3.
邱丽媛  梁泽华  吴鑫雨  潘颖洁  方剑文 《中草药》2021,52(13):3818-3830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um,NIRS)技术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识别醋香附饮片等级并预测其挥发油中α-香附酮、香附烯酮含量的质量评价模型,为其他中药材或中药饮片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集醋香附的NIRS信息,并建立39批醋香附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指纹图谱,对挥发油中的α-香附酮、香附烯酮进行定量,采用相似度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squares-discriminantanalysis,PLS-DA)、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处理数据,划分等级;利用遗传神经网络算法(GA-BPNN)将等级划分结果、α-香附酮含量、香附烯酮含量分别与NIRS信息进行拟合,建立等级预测模型和含量预测模型。结果根据主成分聚类分析法可以将醋香附划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等品6批,二等品8批,三等品25批,PLS-DA分析结果与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一致。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了饮片等级分类经验公式P_(一等)=exp(G_1)/[1+exp(G_1)]、P_(二等)=exp(G_2)/[1+exp(G_2)]、P_(三等)=1-P_(二等),等级预测结果和主成分聚类分析结果一致。利用GA-BPNN建立的醋香附饮片等级预测模型预测准确率达89.74%,模型准确性较好;α-香附酮、香附烯酮回归模型预测集决定系数分别为0.9923、0.9697,能很好地预测醋香附挥发油中α-香附酮、香附烯酮含量。结论采用GA-BPNN所建立的基于近红外技术的醋香附饮片等级评价模型能快速准确地预测醋香附饮片等级,为醋香附及其他中药材或中药饮片质量标准的制定和等级评价模型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海藻酸钡-多聚赖氨酸-海藻酸(BPA)微囊在大鼠体内的生物相容性。用静电微囊发生仪制备BPA微囊,将4mL空微囊分别注射于20只Sprague-Dawley大鼠腹腔内,于1、2、4、8周各取5只大鼠,处死后用生理盐水灌洗腹腔,收集灌洗液,待微囊全部沉淀后,计算其中空微囊数并观察微囊的形态改变。结果表明:移植后1、2、4、8周从大鼠腹腔内取出的微囊95%~98%为完整、圆形、表面光滑、无明显的结缔组织包绕。说明我们所制作的BPA微囊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5.
病例:男性,65岁,退休干部.因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反复晕厥,于1980年安置国产埋藏式VVI 型心脏起搏器,导管电极经左侧头静脉插入右心室,起搏器埋藏于左上胸部.术后恢复良好,多次用胸壁皮肤刺激法了解自搏心律,其心室停搏时间可达8秒以上.6年间共更换同类型起搏器5台.1985年1月15日最后一次更换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了解复方党参片对急性高山反应的预防作用,我们对青年人从成都乘飞机进入西藏高原的前后作了用药与对照两组的症状学与血液动力学有关指标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E)法分析黄精在九蒸九晒过程中的差异代谢物。方法取生品、一蒸一晒品、三蒸三晒品、五蒸五晒品、七蒸七晒品、九蒸九晒品各6批,经预处理后采用UPLC?Q?TOF?MSE法检测代谢产物,主成分分析(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分析(OPLS?DA)。结果生品、炮制品在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别处3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生品与一蒸一晒品、三蒸三晒品、五蒸五晒品、七蒸七晒品、九蒸九晒品的差异代谢物分别有33、30、30、25、27种,以甾体皂苷为主。结论本实验可为黄精九蒸九晒机制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患者接受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免疫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与其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llo-HSCT)后发生早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及血清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与患者预后关系。方法根据病例对照原则纳入2019年9月18日至2022年5月9日于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接受CD19-CAR-T细胞免疫治疗且后续均进行allo-HSCT的42例B-ALL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同一时间点不同患者CAR-T细胞免疫治疗后到桥接移植期间aGVHD相关细胞因子以及趋化因子的水平变化, 观测时间点为接受CAR-T治疗前当天, 以及接受CAR-T治疗到桥接移植之间的时间点:接受CAR-T细胞治疗后第4、7、14、21、28天。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预测患者发生aGVHD及aGVHD患者发生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 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入组42例患者, 24例发生aGVHD, 其中11例死于aGVHD, 31例患者存活。接受CA...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经模拟微重力条件培养的胰岛是否能够降低胰岛移植过程中引发的免疫排斥反应,进而延长胰岛的体内存活时间。方法分离新鲜胰岛,应用培养皿对胰岛进行静态培养,同时应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对胰岛进行三维立体培养。应用吖啶橙一碘化丙啶(AO-PI)染色和葡萄糖刺激实验对3种条件下培养得到的胰岛进行生物学活性研究。2000当量胰岛在旋转式生物反应器中培养5d后,将其移植入经链脲佐菌素(STZ)处理的糖尿病模型SD大鼠。肾被膜下作为实验组,以新鲜分离的胰岛和静态培养5d的胰岛移植入经STZ处理的糖尿病模型SD大鼠肾被膜下作为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上,检测各组SD大鼠血糖变化情况;对各移植组中大鼠进行糖耐受实验。切除。肾被膜下的移植物组织作为标本,进行苏木精一伊红(HE)染色及胰岛素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结果体外检测结果表明,与新鲜分离的胰岛和静态培养的胰岛相比,微重力条件下培养的胰岛仍保持良好的胰岛素合成及分泌功能。体内实验表明,微重力条件下培养的胰岛体内移植组的血糖保持正常的时间明显高于接受静态培养的胰岛和新鲜分离的胰岛移植组。将微重力培养条件下胰岛移植大鼠后,取。肾被膜下移植区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未见明显淋巴细胞浸润,胰岛素免疫组织化学均可见阳性细胞。而新分离的胰岛以及静态培养的胰岛移植后,大鼠。肾被膜下移植物组织标本可见淋巴细胞浸润,移植物的厚度明显变小。结论胰岛在微重力条件下培养可降低移植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进而延长移植物体内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5岁。埋藏心脏起搏器5年后局部感染,被迫更换部位,重新安置起搏器。因患者高度依赖人工起搏,故先安新机,再拆除旧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