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5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82年,我们应用江苏徐州光学仪器厂生产的ZX80—1型直肠显微镜检查了168人,并配合皮内反应,环卵沉淀试验及粪检阳性患者作对照检查,结果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1.受检对象:粪检阳性患者20例,均为孵化阳性或沉淀镜检找到血吸虫卵者。  相似文献   
3.
王克安  邓达 《疾病监测》1987,2(7):100-104
  相似文献   
4.
本文试对与疟疾流行有关的社会经济和地理诸因素进行Bayes逐步判别分析,进而建立高、中、低三类疟区的判别函数式,以探索疟区分层的新方法。
1990年在海南省12个县选择了不同流行程度的自然村55个,以自然村为调查单位,进行社会经济因素调查,以其33个自然村作为建模样本,22个自然村为考核样本。用包括12项社会经济和地理诸因素的统一调查表,逐户进行访问调查。将收集的资料输入IBM/PC-XT微机进行Bayes逐步判别分析。结果选出地形地貌、反映经济水平的劳动力比例、人均收入、居住条件,以及疟防知识和人的特殊行为(上山作业过夜者的比例)等6项对疟区分层有判别意义的变量,并以此6项指标建立了代表高、中、低3个不同流行水平的判别函数式。经建模样本的回代检验,并对照原疟区分层,正确判别率为91.0%。又经考核样本的外部检验,正确判别率为77.3%。表明此种判别分析方法在疟区分层中具有实用价值,在特定条件下有可能代替发病率、原虫率、媒介等指标进行疟区分层。  相似文献   
5.
徐州地区近三十年来发生过两次疟疾暴发流行,经过多年来的积极防治,1986年发病率已降至0.009%。为了巩固疟防成果,进而达到消灭疟疾,需要对防治经验及技术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本文尝试用灰色系统理论数学方法描述徐州地区30年疟疾流行趋势;并进行近期预测,以供防治决策参考。 采用GM(1,1)模型对不同时期的疟疾发病率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先确定徐州地区历年疟疾发病率上、  相似文献   
6.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全球水质监测规划的要求,我们于1980年至1989年对长江武汉段水中粪大肠菌群进行监测,并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探讨。1 材料和方法1.1 监测点的确定监测点设在三峡下游约700km处,武汉市区上游鹦鹉洲附近(东径114°47′,北纬30°35′)。该点受城市污染影响小,离上游污染源较远,监测数据可反映长江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7.
邓达 《海南医学》2013,24(7):1023-1026
咽瘘是喉全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造成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延长、延误术后放疗、经济负担显著增加甚至直接导致患者死亡。咽瘘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其中主要是术前放疗、咽腔缝合张力过大、全身基础疾病、营养不良等。大多数患者经保守治疗可治愈,少数患者需要接受手术修复。对于咽瘘的预防,主要强调围手术期控制内科疾患、改善营养状况,以及手术方式的正确选择、术中仔细缝合咽腔、避免张力过大等。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办法》和《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 5 1-1997) ,加强饮用水卫生的执法力度 ,确保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卫生 ,于 1999年 7~ 9月对武汉地区供水单位设施及水质进行了卫生抽检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武汉市全部市政集中式供水单位及 17个自备集中式供水单位 ;15 5 6处二次供水设施和 10 0处管网末梢。1.2 内容 :1集中式供水单位的卫生许可证持有情况 ;2集中式供水水质状况 ;3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水质 :检测浑浊度、色度、嗅味、p H、硬度、细菌总数、大肠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狭窄喉腔的解剖形态改变对吸气相气流流场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8月至9月海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例成年男性的正常喉腔CT影像和1例成年男性喉癌患者(无吸气性呼吸困难症状)术前的颈部CT影像资料,分别用Mimics17.0软件建立气道三维模型,并用Fluent 19.1对该模型进行网格化处理,随后对用力吸气过程进行模拟,然后用CDF-Post 19.1软件对其气流流场进行分析、计算。从一份正常的肺功能报告图中截取一个用力呼吸周期图像,用Origin 2016软件对其肺容量-时间曲线进行点抓取,并拟合成函数曲线,再对该肺容量-时间函数进行求导,得出流量-时间函数曲线,以该流量-时间函数作为预设条件输入Fluent 19.1进行模拟运算。结果 狭窄气道的横截面积变化率高于正常气道;正常气道内的气流流线形态基本保持层流状态,而狭窄气道内的气流流线形态在气流流量迏峰前便已形成湍流;狭窄气道内压强的时间变化率、空间变化率等均高于正常气道。结论 在正常喉腔的“双漏斗”结构中,不同水平面的截面积存在着一定的“适配性”,可以保证吸气过程中气流的稳定性;而存在病变的喉腔,即使没有导致明显...  相似文献   
10.
作为疟疾社会经济研究内容之一,对海南高疟山区3个乡镇的乡村医生和2个国营农场的卫生员的疟疾专业知识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其疟疾专业知识水平较低,显示这是当前疟防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疟疾专业知识培训是疟防工作的迫切任务之一。本文为今后有针对性的培训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