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体表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及鉴别。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体表软组织肿块的声像图特征及误诊原因分析。结果:本组中脂肪瘤28例,皮脂腺囊肿8例,淋巴结转移癌5例,腮腺多形性腺瘤2例,血管瘤2例,神经鞘膜瘤2例,阔筋膜张肌断裂血肿1例,腘窝囊肿1例,Mondor’s病1例,增生性筋膜炎1例。误诊2例(增生性筋膜炎误诊为脂肪瘤、Mondor’s病误诊为乳癌转移)。结论:高频超声对于体表肿物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有助于鉴别肿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临床对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该检查在患者下肢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30例非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临床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两组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情况。结果:通过临床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下肢血管管腔出现粥样硬化斑块、闭塞以及狭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以足背动脉病变最为明显,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准确的诊断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情况,对患者的防治以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观察阴道分娩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41例(产后组).平均年龄26.59岁,身高(156.33±5.75)cm,体质量(59.45±4.62)kg。未育女性35例(对照组),孕0产0,平均年龄22.54岁,身高(157.21±6.25)cm,体质量(55.77±5.38)kg。经会阴三维超声分别采集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的图像,观察产后组盆膈裂孔的形态改变,并测量裂孔的形态学参数。结果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对照组矢状位盆膈裂孔长度分别为(4.56±0.75)cm、(4.02±0.58)cm、(4.82±0.80)cm;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产后组矢状位盆膈裂孔长度分别为(4.81±0.68)cm、(4.41±0.85)cm、(5.24±0.79)cm。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对照组盆膈裂孔面积分别为(13.98±2.04)cm^2、(12.25±1.49)cm^2、(15.22±2.46)cm^2;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产后组盆膈裂孔面积分别为(15.11±1.67)cm2、(13.27±2.44)cm^2、(16.88±1.98)cm^2。产后组3个时期盆膈裂孔的面积及矢状位裂孔的长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01)。产后组盆膈裂孔形态学异常主要表现为裂孔呈“类椭圆形”,耻骨直肠肌向外膨隆.裂孔内器官排列较松散。结论三维超声能有效评价阴道分娩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可以为妊娠分娩相关瓮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及产后盆底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提供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善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据统计 ,冠心病的死亡率已连续几年跃居导致人口死亡的首要原因之列。因此 ,加强本病的预防和康复治疗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1] 。本病康复治疗的传统对象主要是病情稳定的心肌梗死的患者 ,近些年来逐渐扩大到心绞痛 ,心律失常及心衰患者。实际上 ,冠心病康复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常规治疗 ,而其核心是运动治疗[2 ] 。1 冠心病运动训练的效应研究运动训练可产生外周及中心效应。临床上已得到确认的是运动训练可改善外周循环和肌肉适应性的外周效应。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病是当今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疾病之一 ,又是冠心病 ,脑血管意外的重要危险因素。据调查 ,近 10年间我国高血压病人数增加了 2 5 %,患者已逾1亿 ,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1] 。目前认为综合康复治疗高血压是除药物治疗以外的主要措施[2 ] 。而运动治疗则是康复治疗的主体[3] 。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 ,试图简述高血压病运动治疗的相关机制 ,适应症以及运动处方。1 高血压病运动治疗的相关机制运动训练的降压效果已经肯定 ,已无太大的争议。研究结果显示[4~ 7] :有氧运动使收缩压降低 2 %或 4~ 13mmHg ,使安静舒张压降低 1%或 3~ 18mm…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动脉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120例首发脑梗死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48例;年龄34~86岁,平均年龄61.9岁。诊断标准:脑梗死的诊断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血管病诊断标准。颈动脉稳定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的标准由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及MSCTA检查确诊。纳入标准:①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或磁共振成像检查证实;②首次发作脑梗死;③病程在48h内;④意识清楚,无智力、语言理解和表达明显障碍。排除标准:①发病后超过48h住院者;②患有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③伴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④血液病或肿瘤患者。将符合研究标准的分别行颈动脉超声、MSCTA检查,并分为稳定斑块组(68例)和不稳定斑块组(52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Scale,NIHSS)和Barthel指数量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结果 MSCTA与CDFI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比较影像学评价一致性为73.10%;不稳定斑块组NIHSS评分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4.45±2.56)分比(2.45±2.63)分,P<0.01];Barthel指数不稳定斑块组明显低于稳定斑块组[(65.35±28.92)比(78.56±24.35),P<0.05]。结论脑梗死伴不稳定斑块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较重,日常生活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在盆腔囊性肿物的治疗中应用经阴道超声介入穿刺术的价值.方法 2011年6月~2012年2月我院在盆腔囊性肿物病例15例的治疗中选用了经阴道超声介入穿刺术(穿刺组),与切除术治疗的15例病例(切除组)进行应用价值对比.结果 穿刺组无操作失败病例,与切除组的复发百分数、有效百分数相近(P>0.05),不存在差异性;比切除组的治疗时间短、花费低、出血量少(P<0.05),存在差异性.结论 在盆腔囊性肿物的治疗中应用经阴道超声介入穿刺术可缩小创伤面积、准确定位,降低治疗花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和超声能量图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住院的85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前采用彩色多普勒和超声能量图对病灶、淋巴结大小、血流动力学及血流分布等进行检查,采用多西他赛+表柔比星(TE)方案化疗,比较化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85例患者经3个周期化疗后,9例患者症状完全缓解,其余76例患者病灶体积较治疗前明显缩小,边界、形态、周边强回声较治疗前有显著变化,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血流分级绝大多数是3级,无0级和1级,化疗后分级有显著变化,3级病例数大大减少,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和超声能量图联合应用,可对比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变化,对判断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提供指导,且检查方法安全、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胆囊病变所致的胆囊壁增厚患者临床应用超声显像的价值与意义。方法:选择非胆囊病变所致的胆囊壁增厚患者20例,临床给予患者超声显像方法,检测患者的胆囊壁的厚度,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引起患者胆囊壁增厚的原因具有很多种,胆囊本身疾病和非胆囊病变均会引起胆囊壁增厚。结论:非胆囊病变所致的胆囊壁增厚患者临床应用超声显像检查具有无创伤、准确率高的特点,为患者的诊断以及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