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9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掌握干预措施实施效果,为适时采取针对性防治措施和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2019年4—5月全省122个县(市、区,简称县)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街道,简称乡);每个乡各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抽取8~10岁儿童40名,采集尿样和儿童家中食用盐样,检测尿碘和盐碘含量,采用B超法测量儿童甲状腺容积。每个县在所抽取的5个乡中各随机抽取20名孕妇,采集孕妇随机尿样和家中食用盐,检测尿碘含量和盐碘含量。 结果 共收集36 667份盐样进行定量检测,盐碘均数(26.32±5.69)mg/kg,变异系数21.61%,碘盐覆盖率为99.68%,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24%。共检测儿童尿样24 450份,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31.1 μg/L,共检测孕妇尿样12 204份,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86.5 μg/L,共检测8 224名8~10岁儿童甲状腺容积,甲状腺肿大率为0.79%。 结论 监测重点人群碘营养状况处于适宜水平,湖南省处于持续消除碘缺乏病状态。以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的干预措施成效显著,应继续针对重点人群加强健康宣教,号召因地制宜,科学补碘和按需补碘。  相似文献   
2.
赵林娜  李建斌  单泓  满勇  焦红亮 《职业与健康》2008,24(16):1716-1718
目的探讨一种高效实用、安全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分离脐血干细胞方法,并研究多次、多份脐带血干细胞静脉叠加输注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安全性和疗效。方法①应用四联袋结合无菌接口技术制备脐血干细胞,对分离后单个核细胞(MNC)数、MNC收率、CD^34+细胞数、台盼蓝拒染率、红细胞混入量进行检测。②将四联袋分离的脐血干细胞静脉输注给8例股骨头坏死患者,观察患者髋关节疼痛程度、性质及时间变化、髋关节外展与内旋功能变化、行走距离及步态变化;细胞移植后6个月,观察X线图像、股骨头形态学变化。结果①四联袋结合无菌接口技术分离的脐血MNC收率高,效果好且分离过程不易发生微生物污染。②8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有效率100%;细胞移植后6个月,X线图像、股骨头形态学有不同程度改善。③在细胞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均未发生并发症和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结论①四联袋分离脐血干细胞是一种效率高、安全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分离方法。②经静脉多次、多份输注脐血间质干细胞,是全身整体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一种新手段。③多份脐血干细胞不需ABO、HLA配型输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郑州市近几年临床输血状况,以便寻找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进一步提高本市的输血技术水平.方法 以医院预约输血单为依据,调查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等临床应用较多的成分血近几年的应用情况.结果 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血小板、冷沉淀临床应用逐年增加,其中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增长尤为突出.结论 虽然成分输血已占临床用血的99.94%,但是临床输血不合理现象依然存在,新鲜冰冻血浆和红细胞的不合理应用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4.
M115洗涤红细胞系统主要用于Rh(D)阴性冻红细胞的洗涤,与手工相比,由于其洗涤方法省时、省力、成品红细胞质量好,正被越来越多的血站接受和应用。我们在应用该系统洗涤冰冻红细胞过程中,比较了洗涤液袋底距离心杯上缘的高度对红细胞回收率、上清游离血红蛋白含量、甘油残余量及洗涤液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背景:试管法分离脐血干细胞效率低,易发生微生物污染,应用临床安全性得不到保证,寻找一种能满足临床需要的脐血干细胞分离方法用于治疗骨股头坏死尤为迫切。 目的:拟建立一种高效、安全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脐血干细胞分离方法。 设计、时间及地点:自身前后对照实验,于2006-02/2007-08在河南省红十字血液中心血液成分应用研究所及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完成。 对象:2006-02/2007-08在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外一科住院和门诊收治的股骨头坏死患者8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0.6岁,4例合并激素应用史。脐带血来自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正常足月分娩的健康胎儿,平均采血量90 mL。分离所用四联袋包括1个主袋、1个空袋、2个生理盐水袋,为山东威高集团产品。 方法:将采集6 h内的脐血用无菌接口机与四联袋的1个空袋相连,离心分出部分血浆后,剩余的红细胞内加入羟乙基淀粉充分混匀,静止5 min后加入氯化钠液等倍稀释,淋巴细胞分离液倒入四联袋的主袋内,按1∶1比例将脐血缓缓加入盛有淋巴细胞分离液的主袋内,离心后白膜层流入另1个空袋内,此袋即为富单核细胞溶液。将保存24 h内的脐血单个核细胞用脐血浆悬浮后,经手背浅静脉输注给股骨头坏死患者,单个核细胞≥1×108/份,2份/次,间隔3 d后再次输注,共3次,此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两三个月。 主要观察指标:脐血单个核细胞回收率及细胞活性,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结果:分离的脐血单个核细胞收率高、效果好,且分离过程不易发生微生物污染。8例患者关节疼痛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或消失,有效率100%;髋关节外展与内旋功能、行走距离及步态变化均有明显改善。细胞移植后6个月,5例可见不同程度的股骨头坏死区骨质密度的改变,2例股骨头形态恢复正常,另外1例无变化;12髋关节腔积液减少或消失,9髋MRI图像低信号区所占股骨头体积的百分比减少,3髋无变化。在细胞移植过程中及移植后均无并发症及发热、过敏等不良反应。 结论:应用四联袋结合无菌接口技术分离脐血干细胞高效、安全,且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经静脉多次、多份输注脐血干细胞为全身整体治疗股骨头坏死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自体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大量应用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的治疗,目前骨髓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已逐渐应用于临床。但所采集的自体骨髓血中混有大量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多数不能直接用于治疗,必须对单个核细胞(MNC)进行分离、纯化、浓缩后,才能用于自体移植使用,笔者对MNC进行分离、纯化、浓缩共制备了14份MNC,已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混合培养的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新生大鼠的疗效。方法无菌条件下收集20份健康足月新生儿脐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脐血单个核细胞,再通过贴壁细胞培养法培养出人脐血MSCs。当细胞传至第3代时,随机取培养的8份脐血MSCs(半量)为A组,8份脐血MSCs(半量)为B组,将A、B组剩余的半量脐血MSCs混合为C组,3组细胞密度均为1×106L-1。混合培养的第3代脐血MSCs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抗原CD29、CD34、CD44、CD105的表达。选择P4代人脐血MSCs作为移植细胞,并经5-溴-2-尿嘧啶脱氧核苷(BrdU)体外标记。7日龄SD大鼠45只制备HIBD模型,造模中死亡3只,余42只分为混合移植组(n=16)、单份移植组(n=16)和对照组(n=10)。造模第3天,在立体定位条件下,移植组大鼠经左侧大脑皮质注入人脐血MSCs,对照组在相同部位注入相同体积的PBS。在细胞移植第7天,随机选择6只移植组大鼠处死取脑,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移植细胞在脑内的存活、迁移和分化情况。移植第1、7、14、21、28天采用改良神经功能损害评分(mNSS)对3组大鼠...  相似文献   
8.
郑州地区血小板临床应用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1997年—2002年郑州地区机采浓缩血小板和手工浓缩血小板在临床的应用情况。方法 调查机采和手工浓缩血小板每年临床用量,并对10家医院机采血小板在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郑州地区1997年—2002年机采血小板用量逐年上升,手工血小板用量逐年下降,但机采血小板在不同医院用量很不平衡。结论 应加强机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郑州市无偿献血者乙肝感染率,为做好乙肝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乙肝金标试纸条对661 184名无偿献血者进行初筛,并按献血次数、种类、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进行分类统计。 结果 初次献全血和单采血小板的献血者乙肝感染率分别为1.044%和1.89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795,P<0.001);初次和多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分别为1.082%和0.012%,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 405.968,P<0.001)。初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男性(1.334%)显著高于女性(0.687%)(χ2=314.594,P<0.001);多次献血者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0,P>0.05);初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18~25岁男女较低,26~35岁男性明显升高;多次献血随着年龄增高变化不大。初次献血者商贸、农民、工人以及自由职业者以及服务人员乙肝感染率均较高,医生、公务员以及军人乙肝感染率较低;多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较低且变化不大。初次和多次献血者乙肝感染率均随学历升高而降低。 结论 郑州市无偿献血者乙肝感染率较低,26~35岁年龄段男性感染率明显升高,农民及中专学历以下乙肝感染率较高,在加强乙肝免疫的同时,应加大乙肝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