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引起瘙痒的所有全身性疾病中,最重要的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多数报告指出,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瘙痒的发病率为60~90%,其中腹膜透析患者的发病率略低于血液透析。为了提高肾功能不全瘙痒的治疗效果,本文介绍针刺、透析等治疗肾功能不全瘙痒的经验,并结合文献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8例,男13例,女5例;年龄25岁~69岁,平均39.5岁;原发病:慢性肾小球肾炎9例,慢性肾盂肾炎5例,高血压性肾病4例。根据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特别是生化检查,BUN、SCr等,均符合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其中  相似文献   
2.
东北地区人血清虫媒病毒抗体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虫媒病毒是指能在蚊子、蜱、白蛉等节肢动物体内繁殖并通过叮咬脊椎动物而传播疾病的病毒。近年来研究进展较快,至1988年,世界上已登记的虫媒病毒有532种,其中125种证明可引起人类发病。 我国已分离鉴定的虫媒病毒有流行性乙型脑炎、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吉林省长白山地区野鼠肾综合征出血热感染情况,于1998年5~6月间在吉林省和龙地区进行调查,共捕野鼠140只,其中以大林姬鼠和棕背平为优势种,分别占37.1%和36.4%。从两种鼠体内查出出血热特异性抗原,肺脏标本阳性率为2.9%,脾脏标本阳性率为3.57%。从大林姬鼠体内查出出血热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3.57%,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一致。结论:虽然近十几年当地并没有发现出血热病人,但其自然感染依然存在,证明疫源地一旦形成即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探讨胸腔内注入冻干顺铂(DDP)联合长春花硷(VLB)对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 方法 病理确诊的恶性胸腔积液50例,经胸穿抽尽胸液后,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给予DDP 60mg、VLB 10mg胸腔内注射,对照组(23例)给予DDP 60mg胸腔内注射,一周后重复一次。观察其疗效、生存率、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7.8%,病变进展率7.4%,而对照组分别为52%和26%。治疗组0.5年、1年、1.5年和2年的生存率为92.6%、55.6%、37.0%和3.1%。而对照组分别为78.3%、56.5%、21.7%和4.3%,其中0.5年和1.5年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白细胞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 结论胸腔内联合注入DDP和VLB对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毒(HFRSV)有Ⅰ型(黑线姬鼠型)和Ⅱ型(褐家鼠型)。近年来一些专家认为我国可能还有其它类型的出血热存在。1982年5~6月间,在吉林省和龙林区临时进驻的筑路人员中,发生了一起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暴发,发病率高达255%,经查大林姬鼠(A.speciosus)和棕背鼠平依尔库斯克亚种(C.rufocamusirkutensis)是传染源〔1,2〕。为了证实我国是否有其它新型出血热的存在,我们于1998年5~6月再次进入吉林省和龙林区进行调查。现将本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调查…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了解东北地区人群及鼠间恙虫病立克次体感染及分布情况,自1991年8月~1994年6月,我们在东北三省东部部分县、市收集了人血清1100份,收集了三个地区鼠血清322份,进行了恙虫病血清学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蜱传出血热又名新疆出血热(Xinjiang hemorrhagic fever,XHF),是1965年在我国新疆巴楚县首先发现的一种以发热、出血、休克为主要特征的自然疫潭性疾病,是病毒性出血热的一种。研究结果证实,XHF就是克里米亚一刚果出血热(Crimean Congo hemorrhagic fever,CCHF).由布尼病毒科(Bun-yavidne)内罗病毒属(Nairovlrus)的病毒引起,  相似文献   
8.
长白山林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了解东北地区长白山林区肾综合征出血热疫源地动态变化情况,对疫源地长红林场17年间先后进行了三次(1982、1983、1998)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疫源地自然情况疫区位于吉林省和龙市西部82km2处的长红林场,属长白山脉,平均海拔8...  相似文献   
9.
我国恙虫病长期以来广泛流行于长江以南,直到80年代中期才陆续在苏北和鲁南发现有该病的流行。自1991年始我们先后对黑龙江省密山市,吉林省珲春市以及辽宁省宽甸县进行了恙虫病自然疫源地调查。共捕获野鼠549只,收集恙螨2813只,采集鼠血清322份,人血清1100份。经分离鉴定共获得16株恙虫病立  相似文献   
10.
珲春:新发现的恙虫病自然疫源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2年5~6月,从吉林省珲春市敬信乡捕获的黑线姬鼠、大林姬鼠脏器中及体外寄生的恙螨分离到4株恙虫病立克次体;同时对当地人群、野鼠血清进行了恙虫病立克次体抗体调查,其阳性率分别为15.2%和16.4%。证实了该地区存在恙虫病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