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6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市场改革对医疗行业基础的震撼,为了取得新的成功,医疗服务的管理人员必须去寻找新的机会。“社区”这一概念是简单而意味深长的。它定义了一组人,也给医疗机构的服务增加了人性化的面孔和新的社会认同途径。社区使那些完全致力于机构资产增加、专业和服务领域扩展的组织战略受到挑战。由于医疗服务财政来源的增长幅度减缓,领导们和组织机构的成功越来越依靠动员社区力量投入卫生保健领域。专业人员们正置于一个新的浪潮之中,即要把商业效益与提供社区服务的效果和效益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KD-60型多功能动态杀菌机(以下简称:动态机,成都肯格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造),主要由风机、中效过滤器、陶瓷片、60W高强度紫外线灯管及程控器组成,每小时换风400m^3。陶瓷片由程控器控制,产生臭氧用于无人时(以下简称:静态下)消毒;中效过滤器和紫外线灯管由另一组开关控制,可在有人时(以下简称:动态下)及静态下消毒。同家产品臭氧对空气消毒已有报道,本文是使用动态机的中效过滤器及紫外线灯管键,观察其动态下静态下对治疗室空气的消毒效果,并与普通紫外线灯管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高临床诊治能力。方法:对2例自发性食管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1例确诊后24 h内转胸外科手术治疗;1例予胸腔冲洗和闭式引流、抗感染治疗。结果:1例手术修补后治愈,另1例病情恶化家人放弃治疗。结论:高度警惕并迅速获得全面、准确的发病史是避免漏诊、误诊的关键;胸片、胸腔穿刺、食管造影和特征性的胸腔引流物有助于诊断;早期诊断和及早手术修补破裂口和通畅引流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阜阳地区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住院患者的细菌病原谱构成,为临床医生的经验性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对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14年10月—2015年9月符合发热呼吸道症候群定义的120例住院患者行痰培养、血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尿抗原检测进行病原学检测,检测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菌(SP)、金黄色葡萄球菌(SA)、肺炎克雷伯菌(KP)、流感嗜血杆菌(HI)、铜绿假单胞菌(PA)、A组乙型链球菌(β-HA)、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T)、嗜肺军团菌(LP)。 结果 120份病例的阳性率为43.3%,其中各病原菌比例SP为15.8%(19/120)、SA为0.8%(1/120)、KP为5.0%(6/120)、HI为9.2%(11/120)、PA为7.5%(9/120)、MP为9.2%(11/120)、未检测到β-HA、CT、LP,混合感染率为4.2%(5/120)。120例患者均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其中单纯社区获得性肺炎75例,病原菌感染的阳性率为38.7%(29/75),混合感染2例,混合感染率为2.7%。有基础肺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的病例45例,病原菌感染的阳性率为48.9%(23/45),混合感染3例,混合感染率为6.7%。 结论 阜阳市发热呼吸道症候群住院患者的前3位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较常见。发热呼吸道症候群的主要疾病为社区获得性肺炎。单纯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和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细菌病原谱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5.
急性氨气吸入性肺损伤32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氨气吸入性肺损伤的临床特点、规范化诊断与治疗措施,为该病的病情评估、预后估计及疾病随访提供帮助。方法:对32例急性氨气吸入性肺损伤患者均给予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喉梗阻窒息3例急诊气管切开。急性期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预防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及对症治疗。结果:32例均救治成功,随访6个月,8例并发轻微肺间质纤维化。结论:急性氨气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估计应参考支气管镜检查结果。早期糖皮质激素应用、预防继发感染、充分雾化促进排痰和适时气管切开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爆竹火药爆炸特重度烧伤合并肺冲击伤、吸入性肺损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12例特重度烧伤合并肺冲击伤、吸入性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烧伤患者均出现吸入性肺损伤、不同程度的肺冲击伤及并发休克和肺部感染;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胸腔积液2例,心包积液1例,局限性气胸1例;创面感染菌以绿脓杆菌、大肠埃希菌多见;痊愈8例,病死4例,病死率33.3%。结论:该种烧伤临床表现急、症状重;呼吸道症状具有多样性、阶段性;胸部X线表现多样化。应重点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采取综合处理烧伤创面、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营养支持、机械通气、保护重要器官功能等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严重肺刨伤可引起大量出血,张力性气胸,迅速导致死亡。现将我院1993年10月~1996年10月,治疗的15例严重肺创伤例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胸部增强CT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炎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肺炎型肺癌患者,以患者的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对比胸部增强CT、单时相PET/CT、胸部增强CT联合单时相PET/CT、双时相18F-FDG PET/CT、胸部增强CT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诊断肺炎型肺癌的正确率。结果 胸部增强CT、单时相PET/CT、胸部增强CT联合单时相PET/CT、双时相18F-FDG PET/CT、胸部增强CT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诊断肺炎型肺癌的正确率分别为26. 87%(18/67)、62. 69%(42/67)、77. 61%(52/67)、71. 64%(48/67)、91. 04%(61/67);经χ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胸部增强CT、胸部增强CT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诊断肺炎型肺癌的正确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胸部增强CT联合双时相18F-FDG PET/CT显像对肺炎型肺癌的诊断正确率高于胸部增强CT、单时相PET/CT、胸部增强CT联合单时相PET/CT、双时相18F-FDG PET/CT,表现出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38例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住院患者病历资料.结果 肺结核发病率与糖尿病病程长短无关;血糖控制差、糖化血红蛋白高的患者,肺结核病灶范围广,多伴有空洞,痰菌阳性率高,血糖控制理想、糖化血红蛋白达标者(<7%)抗结核治疗效果好.结论 糖尿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达标是防治肺结核的关键,糖化血红蛋白应作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治疗过程中一项重要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