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透光旋切系统(TriVexTM)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阳  李基业  王世斌 《重庆医学》2006,35(11):1017-1018
目的评价以透光旋切系统(TriVex^TM)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即透照下动力静脉切除术(TIPP)的疗效.方法以透光旋切系统(TriVex^TM)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120例(160条肢体).结果 TIPP手术时间(不含腹股沟手术时间)平均为14.0min(2~60min).小腿部平均手术切口2.9个(2~6个).平均住院时间8.4d(2~16d).术后曲张静脉、下肢酸痛、色素沉着及皮肤溃疡消失.平均随访18.2个月(1~28个月)无复发,小腿无明显癍痕. 结论 TIPP具有微创、手术时间短、术后无复发、且美容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AT)和D-二聚体(DD)对孕晚期妊娠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晚期孕妇,排除妊娠前即确诊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者以及因胎儿染色体异常、发育畸形终止妊娠者,共纳入5 095例孕妇。按照不同并发症对孕妇进行分组,比较有并发症者与无并发症者AT和DD结果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AT、DD异常对各类妊娠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5 095例孕妇中有606例在孕28~40周发生并发症,包括子痫前期353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ICP)105例、妊娠期糖尿病88例、死胎45例、深静脉血栓形成(DVT)15例,有4548例未发生并发症。不同并发症孕妇DD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孕妇(P0.05)。子痫前期孕妇AT水平显著低于无并发症孕妇,而ICP孕妇AT水平显著高于无并发症孕妇(P0.05)。与无并发症孕妇相比,ICP、死胎孕妇年龄较小,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年龄较大(P0.05)。AT115%者发生ICP的比值比(OR)值为20.24[95%(CI)12.87~31.82];AT70%者发生子痫前期的OR值为5.41(95%CI3.72~7.87);DD3.98μg/mL者发生DVT的OR值为5.74(95%CI 2.03~16.20),发生死胎的OR值为4.05(95%CI 2.16~7.52),发生ICP的OR值为2.95(95%CI1.73~5.02),发生子痫前期的OR值为2.76(95%CI 2.01~3.81)。结论检测孕妇妊娠晚期DD和AT水平对于妊娠并发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我国白细胞分类项目参考区间现状,并与血细胞分析行业标准WS/T405-2012比较。方法利用基于网络的室间质量评价系统,收集参加2014年血细胞分析参考区间调查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所有实验室的白细胞分类项目结果,包括实验室白细胞分类项目参考区间的来源、是否对参考区间进行验证、参考区间上下限、所用方法、仪器、试剂和校准品等信息。使用SPSS 13.0分析所有参与实验室结果,获取中位数、第10百分位数和第90百分位数,然后将实验室参考区间与行业标准WS/T405-2012比较。结果参与调查的实验室共计462家,其中183家(39.61%)实验室参考区间来源为《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其次为行业标准WS/T405-2012(35.06%),仪器试剂厂家说明书(11.47%),实验室自己确定(4.98%)和教科书(3.90%)。225家实验室在使用参考区间之前对其进行了验证(48.70%)。参与实验室的参考区间与行业标准WS/T405-2012之间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实验室使用的白细胞分类项目参考区间大多来源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与行业标准WS/T405-2012差异显著。实验室应该按照相关规定制定参考区间,或者至少能够验证由其他途径获得的参考区间。同时应该积极与临床沟通,以便在参考区间不再适用时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2月以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90例,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9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共发生Ⅱ级及其以上系统并发症21例次(23.3%),发生Ⅱ级及其以上局部并发症14例次(15.6%),Logistic分析发现,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及伴随疾病的数量有关,局部并发症的发生与年龄、重建方式及是否行术前新辅助化疗有关。结论:腹腔镜辅助D2根治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手段之一,但应注意控制年龄、伴随疾病、重建方式、术前新辅助化疗等并发症危险因素,以保障手术安全及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
赵军  路榕  费阳  王伟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6):766-766
我们自2003年至2007年共抢救17例氟乙酰胺急性中毒患者,均救治成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B超定位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高龄急性胆囊炎7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B超定位胆囊穿刺造瘘术对高龄急性胆囊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分析2003—08~2006—08我科以B超定位胆囊穿刺造瘘术治疗的78例高龄(≥70岁)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入院前合并各种疾病者72例(92.3%)。结果:78例全部成功施行穿刺造瘘(100%),无出血、胆瘘等并发症发生,74例治愈出院(94.9%),4例(5.1%)死亡,出院51例(65.4%)3个月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恢复好。结论:B超定位胆囊穿刺造瘘可迅速缓解高龄患者急性胆囊炎引起的危急症状,避免急诊开腹手术带来的风险,具有微创、方便、安全等优势,可明显降低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对56例行新辅助化疗的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56例患者中ⅢA期30例,ⅢB期15例,ⅢC期11例。采用AC方案(环磷酰胺600mg/m^2静脉滴注,阿霉素60mg/m^2或表阿霉素90mg/m^2静脉滴注,第1日,21d为1个周期)或ET方案(表阿霉素90mg/m^2静脉滴注,第1日;多西他塞75mg/m^2静脉滴注,第2日;地塞米松16mg/d,第1-3日口服,21d为1个周期)。化疗3-4个周期后观察疗效,结果全部患者临床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71.5%(40/56例),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为95.4%,病理完全缓解率8.9%(5/56例)。38例(67.9%)重获根治手术机会,中位随访时间40个月,总生存率为62.5%(35/56例),无瘤生存率为39.3%(22/56例)。结论新辅助化疗能降低局部晚期乳腺癌术前TNM分期,使部分患者重获根治性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针对我国临床实验室血液学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了全国性的现状调查,旨在了解目前国内这项质量指标的现状,并提供相关指标日常监督的建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向参与该中心全血细胞计数和凝血专业的实验室发出1 238份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一般信息调查;第二部分为血液学检验中危急值相关调查。实验室通过专门的网络平台在线填报信息,并使用专用统计软件来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516家实验室报告了相关血液学危急值结果,调查中提交信息的大部分为三级综合医院。几乎所有的参与实验室都表明其已制定危急值结果报告制度。参与调查的实验室中,除了RBC的选择百分比在20%左右,其他5项:WBC、Hb、PT、APTT和Fbg都被70%左右的实验室视为门诊、急诊和危急值项目。危急值界限来源选择最多的为文献,尽管大部分项目的界限值在住院、门诊和急诊间没有明显差异,但仍有实验室的危急值界限与大多数实验室明显不同。结论我国血液学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危急项目纳入和界限设定上尚存在一定问题,实验室应在参考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与临床积极协商,制定出适合所在医院的危急值界限。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P120catenin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基因T755G位点多态性与胰腺癌发病因素的关系.方法 分别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52例胰腺癌及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P120catenin的表达水平;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52例胰腺癌患者及60名正常对照的P120catenin基因T755G位点基因型分析.结果 胰腺癌组P120catenin mRNA及蛋白表达与癌旁正常胰腺组相比均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2);P120catenin mRNA异常表达更多见于低分化者(P=0.033)、淋巴转移者(P=0.004)、血管侵犯者(P=0.022)和高PTNM分期者(P=0.003).胰腺癌患者P120catenin基因T755G位点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P=0.016).与TT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可增加胰腺癌发病风险(OR=2.765,95%CI为1.312~3.958).结论 P120catenin低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pTNM分期密切相关,提示其可能在胰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120catenin基因T755G多态性与胰腺癌的发生风险相关,有利于胰腺癌的早期诊断与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