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缺血预处理对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的心肌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IPC)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手术中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几分为2组。A组按常规处理;B组在体外循环转流后、阻断心脏循环前,先进行缺血预处理。观察2组转流前、恢复心脏循环时、停止体外循环时、术后3、12、24h血中心肌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钙蛋白I(cTn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停止体外循环后、术后3、12h血中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结果 2组阻断心脏循环后cTnI、MDA均增高,但IPC组增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LDH、CK—MB活性也增高,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D活性降低,IPC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1);NO含量IPC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缺血预处理在婴幼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有确切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者于1992年元月~1996年12月间对2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进行换瓣手术中的体外循环管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就其体外循环管理体会介绍于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12例,女15例,体重31~66公斤,年龄18~55岁,均为风湿性心脏病。重症病例标准:巨大心脏或左心室过小;心功能见~W级(NYHA);病程大于10年或伴有慢性风湿活动者。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小于45毫米者6例,大于65毫米者21例,心功能见级18例,N级9例,病程大于10年者15例,大于15年者7例。二失瓣替换(MVR)10例,主动脉瓣替换(AVR)6例,双瓣替换(BVR)11例,同时…  相似文献   
3.
为了少用或不用库血 ,我们在 2 5例体重 >10kg的儿童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 ,采取不预充库血、减少预充量、预充适量胶体、回收机余血及自体输血等方法 ,取得良好效果 ;转流中红细胞压积 (HCT)为14 .9%~ 18.9% ,血红蛋白 (Hb) >5 .5g/L ,转流后无明显睑结膜水肿 ,循环稳定 ,肺呼吸音清 ,血气正常 ,均康复出院 ;证明在体重达到 10kg的儿童体外循环手术中采用无血预充技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6月行ECC心内直视手术的15例心脏复苏困难患者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处理方法包括再次阻断升主动脉、温血灌注;冠状静脉窦逆灌;纠正酸碱电解质失衡等方法等。15例患者均顺利脱离ECC。结论ECC心内直视手术中心脏复苏困难的原因与心脏本身病变、气栓、酸碱电解质失衡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三大特点。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由于其创伤小、见效快、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而深受患者和家属的欢迎。2003年1月-2006年1月本院采用北京万福特公司生产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经精心护理,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分析45例60岁以上老年患者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经验。方法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中度血液稀释,浅-中度低温,含氧合血冷停跳液灌注保护心肌,应用超滤器常规超滤或者平衡超滤。结果体外循环时间49-320 min,阻断升主动脉时间25-180 min,转流中平均动脉压60-90 mmHg,尿量5-1400 mL,心脏自动复跳率80%。结论完善术中监测,选择优质膜肺,控制血液稀释度,采用较高的流量,及时应用超滤器,加强心、肺、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保护是减少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对择期手术患者加强人文关怀后焦虑、抑郁程度改善的情况.方法 将112例首次外科腹部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56例)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人文关怀,对照组(56例)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 入院时用焦虑自评量置(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情绪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人文关怀后,术前1天及出院前1天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焦虑值和抑郁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抑郁焦虑心理,加强人文关怀可有效减轻手术患者心理应激反应,并能提高患者对手术室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成立专项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导致手术俯卧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持续质量改进目标及方案。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俯卧位并发的发生率从改进前5.57%下降到1.5%。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降低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降低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成立专项持续质量改进小组,对导致手术俯卧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持续质量改进目标及方案。比较持续质量改进前后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俯卧位并发的发生率从改进前5.57%下降到1.5%。结论: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降低手术俯卧位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1997年3月-2000年4月,我院对48例心脏手术采用了4种不同径路的小切口,对不同径路的手术,我们在体外循环管理中采取了相应的配合措施。取得出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