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1.
自制裸磁珠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自制裸磁珠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和卫生指示菌的吸附性能,摸索从样品中快速分离和浓集细菌的方法。方法:试验裸磁珠对细菌的吸附性能,摸索温度和样品成分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自制裸磁珠在37℃对常见食源性致病菌和卫生指示菌有很强的吸附,吸附率均高于97%。食品成分对其吸附有一定影响,吸附率最低为58.42%。结论:自制裸磁珠可望用于环境和食品样品中多种细菌的非特异性吸附分离和浓集,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淋病奈瑟菌标准株(NG 29403和NG 29400)外膜蛋白NspA基因和NspA融合蛋白结构特点,为淋病奈瑟菌疫苗靶蛋白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PCR扩增淋病奈瑟菌标准株NG 29400和NG 29403 NspA基因,与表达质粒pET-30c(g )构建重组子NspA-pET-30c( ),阳性克隆子经双酶切鉴定后进行基因测序。以生物软件对NspA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并在线预测其蛋白质结构。[结果]成功构建NspA-pET-30c( )重组质粒,双酶切获得0.5kb和5.4kb预期产物。基因序列分析表明淋病奈瑟菌NspA基因有较高同源性,两标准株与GenBank已有序列均有98%同源性,且与脑膜炎奈瑟菌NspA基因高度近似。蛋白预测显示NspA融合蛋白有40%以上为环状结构,可能为主要功能区。三级结构与脑膜炎奈瑟菌NspA相似。[结论]淋病奈瑟菌NspA基因具有高度保守性,与脑膜炎奈瑟菌NspA基因同源性高,蛋白结构相似,有望成为淋病奈瑟菌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3.
食物中毒属于常见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各种类型的食物中毒中,又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多见.据中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1]报道,其对13个监测地区1992~2001年食源性疾病暴发上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年间共上报5 770件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涉及的患者人数达162 995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听说读写”四维全程护理在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听说读写”四维全程护理,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语言能力及生存质量。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听理解、名词与动词理解、句子理解、口语命令执行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社会交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听说读写”四维全程护理可显著提升脑卒中后运动性失语症患者的语言能力及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成都地区单纯性肥胖和正常体质量成人解偶联蛋白2基因(UCP2)Ala55Val多态性,初步探讨UCP2基因Ala55Val不同基因型与肠道菌群关系.方法 采用PCR-RFLP检测86例成都地区成人(单纯性肥胖组43例,正常体质量组43例)的UCP2基因ALa55Val多态性,并分别比较不同基因型间6种肠道菌群数量的差异.结果 单纯性肥胖组和正常体质量组均存在UCP2基因Ala/Ala、Ala/Val、Val/Val多态,两者表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7,P<0.05);单纯性肥胖组UCP2等位基因突变频率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6,P<0.05);单纯性肥胖组、正常体质量组和研究总体中不同基因型人群的6种肠道菌群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CP2基因ALa55Val变异可能是成都地区人群单纯性肥胖的危险因素,但该基因ALa55Val变异与肥胖的关联可能与肠道菌群数量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初步研究肥胖候选基因过氧化物酶增殖激活物受体-γ2(PPAR-γ2)基因Plo12Ala的变异以及解偶联蛋白2(UCP2)基因Ala55Val的变异与成都地区人群单纯性肥胖的关系,并考察两者是否存在协同作用,从而为成都地区单纯性肥胖的研究与防治提供参考. [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性肥胖组和对照组.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的方法(PCR-RFLP)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PPAR-γ2、UCP2基因的变异情况,分析两个基因的变异以及联合变异在两组间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UCP2基因的变异在两组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PAR-γ2基因变异以及两者的联合变异在两组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CP2基因Ala55Val变异可能与成都地区单纯性肥胖相关,而PPAR-γ2的Plo12Ala基因的变异不是成都地区人群肥胖的危险因素,且两者不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淋病奈瑟菌临床分离株外膜蛋白PⅠ基因的结构特点和变异情况,为淋球菌疫苗靶位点的选取提供参考。[方法]提取9株成都地区临床分离淋球菌的基因组,PCR扩增PⅠ基因,与表达载体pET-30b( )构建重组质粒pET-30b( )-PⅠ,重组子经双酶切鉴定后测序,利用一系列生物软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重组子经双酶切后,在5400 bp和900 bp左右分别得到条带,与预期片断的大小相符合;各PⅠ序列在GeneBank中均搜索到相似性大于98.9%的相似序列,根据碱基数目及序列同源性比较结果,4条属于PⅠA亚型,5条属于PⅠB亚型;PⅠA亚型较PⅠB亚型(除2-7外)含有相对较高的α-螺旋和β-折叠结构,具有单一筒状的三级结构,而PⅠB亚型含有相对较高的环或其他结构,其中的7-2具有相连接的两筒状结构。[结论]成功构建9个pET-30b( )-PⅠ重组子;PⅠA和PⅠB两亚型核苷酸数目、对应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均有差异,两亚型内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变异程度也不同,本研究结果将为PⅠ蛋白抗原靶位的筛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成都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PI基因序列与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性的关系。方法用T-A克隆的方法得到PI基因克隆重组子,对PI基因测序后,用序列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同时测定青霉素和四环素对淋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比较耐药性与PI基因序列的相关关系。结果成功克隆并测序淋球菌PI基因,17条PI序列根据blastn结果可分为PIA和PIB两类。序列在影响淋球菌耐药性的第120和121位的氨基酸序列仅有部分发生单位点的D突变,未见文献报道的双位点D突变。5-9、6-1两条序列在120位发生K突变,且2株菌的耐药性均处于中等水平,与文献报道一致。结论成都地区淋球菌临床分离株外膜蛋白PI的序列与染色体介导的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性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是否与PI基因序列120和121位氨基酸残基突变相关,还有待调查更多的临床分离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脑膜炎奈瑟菌外膜蛋白NspA基因重组子,实现其在大肠杆菌的高效表达.方法 提取脑膜炎奈瑟菌标准株基因组DNA,PCR扩增NspA基因,插入表达质粒载体pET-30c中,构建pET-NspA重组子,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 诱导重组蛋白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达蛋白,镍琼脂糖凝胶纯化NspA 融合蛋白.结果 获得了脑膜炎奈瑟菌NspA基因的表达重组子,得到NspA诱导表达蛋白并进行了初步纯化.结论 成功构建了脑膜炎奈瑟菌NspA基因的表达重组子,实现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为研究该蛋白的免疫学性能、制备抗体和研制预防脑膜炎的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