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小鼠胚胎前肢芽培养方法研究重铬酸钾对小鼠的发育毒性。结果表明:重铬酸钾浓度在2 .0mg .L- 1 以上时,前肢芽器官的发育和分化受到影响,并且随着重铬酸钾浓度的增加,肢体中各软骨的发育分化越差,Neubert 评分得分越少,呈剂量- 效应关系。说明重铬酸钾为小鼠胚胎发育毒性物质  相似文献   
2.
采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方法研究重铬酸钾对大,小鼠胚胎的发育毒性. 结果表明,重铬酸钾在1.0 和2.5 m g·L- 1以上时分别可致大,小鼠胚胎体长,头长,卵黄囊直径及胚胎干重等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到大,小鼠胚胎脑,神经管和体屈等发育迟缓,组织光镜可见胚胎神经管上皮变薄,细胞排列不规则. 以上结果均呈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表明重铬酸钾体外对大,小鼠胚胎具有明显的发育毒性,且大鼠比小鼠敏感.  相似文献   
3.
4.
室内主要挥发性有机物对离体培养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室内主要挥发性有机物对大鼠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采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模型,将9.5dSD大鼠胚胎与吸入染毒的大鼠即刻离心血清共培养48h,观察空气染毒大鼠血清对离体培养胚胎生长发育和组织器官形态分化的影响。结果大鼠在模拟小室中染毒10d,染毒浓度约为现场检测最高值的2、4、8、16倍。在16倍剂量组,胚胎的平均头长为2.07mm、干重为0.53mg、发育评分为26.1,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并出现畸形胚胎。结论高浓度挥发性有机物对大鼠胚胎具有胚胎毒性和致畸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三价铬化合物的发育毒性及其种属差异。方法 采用植入后大、小鼠全胚胎培养技术,观察胚胎生长发育及组织分化的改变。结果 三氯化铬(CrCl3)影响大、小鼠胚胎的生长发育,CrCl3对大鼠或小鼠胚胎作用浓度在112.5μmol/L或150.0μmol/L以上时可导致大、小鼠胚胎体长、头长、卵黄囊直径及胚胎干重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形态学评分结果可见,CrCl3主要影响大、小鼠胚胎神经管、体屈、前肢芽及鳃弓等形态分化,高浓度组还可导致胚胎畸形发生率的明显升高。结论 表明CrCl3对体外培养的大、小鼠胚胎具有明显的发育毒性,且大鼠较小鼠敏感。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应用大、小鼠全胚胎培养方法研究维生素C拮抗重铬酸钾对大、小鼠胚胎的发育毒性。结果表明,10倍于重铬酸钾浓度的维生素C可有效地拮抗重铬酸钾对大、小鼠胚胎的发育毒性。加入维生素C后,重铬酸钾浓度分别在15mg.L^-1和18mg.L^-1以上时才对大、小鼠胚胎生长发育及形态分化有明显的影响。而在未加入维生素C时,重铬酸钾浓度在0.5mg.L^-1和1.5mg.L^-1,即可影响大、小鼠胚胎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大鼠和小鼠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方法(Wholeembryoculture,WEC)现已广泛应用在胚胎生理学、胚胎器官形成及致畸学领域[1]。全胚胎培养方法可大致分为胚胎准备和胚胎培养两个阶段。它包括处死孕鼠,取出子宫并将胚胎从蜕膜中分别解剖取出,贮存于H...  相似文献   
8.
采用植入后全胚胎培养方法研究重铬酸钾对大,小鼠胚胎的发育毒性. 结果表明,重铬酸钾在1.0和2.5 mg·L-1以上时分别可致大,小鼠胚胎体长,头长,卵黄囊直径及胚胎干重等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到大,小鼠胚胎脑,神经管和体屈等发育迟缓,组织光镜可见胚胎神经管上皮变薄,细胞排列不规则. 以上结果均呈明显的剂量 反应关系,表明重铬酸钾体外对大,小鼠胚胎具有明显的发育毒性,且大鼠比小鼠敏感.  相似文献   
9.
婴儿麻疹胎传抗体及初次接种麻疹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婴儿麻疹胎传抗体状况及探讨麻疹疫苗的初免月龄,1999年我们对广州市产妇和新生婴儿进行麻疹抗体水平检测并对6月龄和8月龄婴儿初次接种麻疹疫苗(MV)的免疫成功率进行血清学效果观察。结果表明,产妇和新生儿麻疹抗体阳性率均为98.4%,GMRT分别为1588.34和1354.73;6月龄和8月龄婴儿免前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4%和11.1%,GMRT为2.07和1.80;免后1个月抗体阳性率升至93.9%和98.9%,GMRT升至1260.45和2358.03,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9%和97.8%。2.07和1.80;免后1个月抗体阳性率升至93.9%和98.9%,GMRT升至1260.45和2358.03,免疫成功率分别为89%和97.8%。8月龄的血清免疫效果明显优于6月龄,提示目前应加强育龄妇女及婴儿麻疹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化妆品安全监管方法强调,在化妆品向市场投放的最后环节进行把关,建立一道安全阀。以风险分析为原则制定的监管措施,是对化妆品中可能存在的生物性、化学性、物理性危害进行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