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诊断肺透明膜病的早产儿采用气管内快速注入PS,观察使用PS前后的动脉血气变化及机械通气情况。结果:应用PS后患儿皮肤颜色迅速转红,使用PS前后PaO2、PaCO2、pH比较差异显著,23例HMD胸片Ⅰ级、Ⅱ级及2例Ⅲ级患儿只需采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面罩等呼吸支持和氧疗技术,7例Ⅲ级患儿机械通气。治愈率96.88%。结论:PS能有效地改善HMD患儿肺顺应性和氧合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女童性早熟的相关因素,为性早熟高危人群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被确诊为性早熟的50例患儿和50例健康女童进行1:1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食用保健品、喜欢食用肉禽类食物、看电视时间长、喜欢看电视广告、家庭经济状况等5项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暴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5、9.073、17.478、14.063、12.246,均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喜欢吃肉类食物、看电视时间长及喜欢看电视广告三个因素与女童性早熟密切相关( Wald值=4.846、6.850、5.662,均P<0.05)。结论喜欢食用肉禽类食物、每天看电视时间长及喜欢看电视广告三个因素在女童性早熟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门市新会区0-3岁婴幼儿血清锌、钙、铁水平。方法以原子吸收光谱法对新会区600例0-3岁到我院体检的正常婴幼儿的血清锌、钙、铁元素水平进行测定。结果0-1岁组血清铁水平在正常低限,1-2岁组、2-3岁组血清铁水平渐有所升高;0-1岁组血清锌、钙水平在正常范围,1-2岁组、2-3岁组血清锌、钙水平在正常低限。结论婴幼儿应注意平衡膳食,及时添加辅食,预防微量元素缺乏。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生儿脐带血铅、铜、锌水平与血细胞指数及铁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描述性研究方法,分别测定纳入研究的433名新生儿脐带血铅、铜、锌、铁水平,铁蛋白、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白细胞、红细胞计数,分析其相关性。结果:新生儿脐血铅、铜、锌以及铁浓度分别为4.8(2.9,8.1)μg/dl[中位数(P25,P75)],88.4(34.3,156.8)μg/dl,104.2(49.8,176.2)μg/dl和98.5(32.7,137.1)μg/dl。低血铅组新生儿脐血血锌以及血白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高血铅组新生儿,而血清铁水平则显著高于高血铅组新生儿(P<0.05)。脐血血铅浓度与血铜、血锌浓度及白细胞水平成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12,0.24及0.30,P均<0.05),而与血清铁成明显负相关(r=-0.25,P<0.05)。结论:孕期铅、铜等微量元素与胚胎期造血以及铁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袁淑燕 《四川医学》2006,27(7):758-759
目的观察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方法将180例小儿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抗感染、补液等),治疗组加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结果治疗组病程明显缩短,疗效增强。治疗组平均住院日数为2.40(2.40±1.08)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9%和91.11%,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经皮给药治疗仪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显著,可缩短病程,且使用方便,内病外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微量喂养对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I)营养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2例VLBWI随机分为2组,2组均应用静脉营养提供部分营养液,此外实验组采用生后24h内早期微量喂养,对照组采用常规喂养,比较两组的第1周末摄入热量、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每日体重增长、达足量喂养时间、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情况,测定两组VLBWI血中胃泌素(GAS)、生长抑素(SS)水平。结果:实验组每日体重增长增多,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足量喂养所需时间明显缩短,喂养不耐受率下降(P0.05);实验组生后7天的GAS水平比对照组高(P0.05),SS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微量喂养可影响VLBWI胃肠激素的分泌,促进胃肠功能成熟,改善喂养不耐受,促进VLBWI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甲状腺功能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本院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20例早产儿纳入研究,胎龄28-37周,产重1.105-3.014 kg,同期4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分别在生后第1天和第7天检测上述新生儿静脉血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 以及总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新生儿第1天FT3、FT4以及TSH水平均高于第7天,而早产儿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足月新生儿,且胎龄越低、产重越轻的早产儿越明显(P<0.05).结论:早产儿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发育不成熟,生后甲状腺功能可降低,有必要对早产儿生后进行甲状腺功能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先天性梅毒婴儿体格、智能发育状况。方法对74例先天性梅毒患儿在婴儿期进行体格发育评价和智能、运动发育测试,获得体格发育指标、智能发育指数(MDI)及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并对其中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先天性梅毒患儿体格发育及智能、运动发育的评定值总体偏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梅毒患儿出生时的体重、孕周与体格发育有明显关联;围产期疾病的严重程度、贫血程度、胎龄及其父母的文化程度与MDI和PDI有关联。结论先天性梅毒婴儿有生长发育落后的情况,应加强随访监测,及早进行干预,提高此群体的远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发病因素复杂,以往多采用单因素分析法进行研究,该文以多因素分析法分析其独立危险因素,并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为该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新生儿红细胞增多症27种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对单因素分析中有显著性意义的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并以加法模型理论分析因素间的交互作用。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妊高征、窒息、宫内窘迫、小于胎龄儿、胎膜早破、早产、胎盘早剥、多胎妊娠、低出生体重等9个因素有显著性意义(P<0. 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窒息(OR=7. 8255)、胎膜早破(OR=2. 7007)、妊高征(OR=2. 8313)、早产(OR=7. 7394)、低出生体重(OR=7. 4803)为红细胞增多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交互分析显示,低出生体重和小于胎龄儿、低出生体重与宫内窘迫、早产与小于胎龄儿之间存在正交互作用(交互指数大于1)。结论:该病的发生与多种独立危险因素有关,多个危险因素并存亦加大了该病发生的可能性,临床上应加强对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和处理。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早期诊断及防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迅  袁淑燕  郭小芳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3):1444-1445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早期诊断及防治的方法。方法:对28例产前孕母已诊断梅毒并治疗后娩出的新生儿与30例产后才诊断先天性梅毒的新生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产前治疗组与产前未治疗组的新生儿在孕周、体重、皮肤损害、肝脾肿大、肺炎、胎盘异常等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宫内规则治疗后,娩出的新生儿无症状,不治疗娩出的出现临床症状,不规则治疗、宫内治疗时间不足的可有可无症状。结论:对娩出时有皮肤损害、肝脾肿大、肺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胎盘异常、窒息等新生儿应高度怀疑先天性梅毒,做梅毒确诊试验和母婴传播性疾病的检查。梅毒血清学检查阳性,均应治疗,青霉素治疗有效,规则治疗预后良好。建议孕期常规做梅毒筛查,使确诊者胎儿在宫内便进行早期驱梅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