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7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通市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方法对某院2010年收治的1 433手足口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91.91%的患者为5岁以下儿童,又以3岁组发病最多,占26.94%;全市各县区均有病例,排前三位的县区病例数占83.60%,以EV71型病毒为主。结论近年来,手足口病疫情不可小视,仍应继续做好医院预检分诊工作,严防交叉感染,发现病例及时进行网络报告。  相似文献   
2.
医院感染目前已成为评价医院综合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如何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是各级医院加强质量建设的重要内容,本对4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进行了医院感染回顾性调查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医院感染目前已成为评价医院综合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医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医疗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医院感染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它不仅严重影响了医疗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也阻碍了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同时因医院感染而引起的医疗纠纷也不断产生,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4.
南通市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于2002年组建,2003年正式启动市医院感染监控网。为了解网上医院医院感染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我们对2002年7月-2003年3月各医院上报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我院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降低医院感染率,了解、分析该科医院感染发生率高的原因,笔者对2002年神经内科的78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路径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为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探索漏报监控路径,发挥医院感染监控预警系统作用,避免医院感染暴发和流行。方法以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诊断依据,对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全院116 213份出院病历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再度评估医院感染漏报率等监控项目,寻找漏报原因、制定对策,反馈医院感染控制信息;同时在该7年期间根据医院信息系统提供的高危因素进行了前瞻性调查,以此为工作路径。结果通过本路径的实践,医院感染漏报率基本得到控制,低于三级医院的控制标准(20.0%);2005年再度强化措施,使2006年医院感染漏报率下降为7.4%。结论医院感染病例的实时监测,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漏报率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胃镜时间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凌波  张午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21):3822-3823
目的:为了临床消毒胃镜的的安全和便捷,本文探讨应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胃镜的效果和有效时间。方法:对临床污染的30支胃镜进行消毒试验。胃镜按照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1]要求的清洗消毒步骤、程序及方法进行处理,以西日本株式会社“圣太科”生成机制备的酸性氧化电位水原液(氧化还原电位ORP为1100mV,pH为2.7,有效氯为30mg/L~50mg/L)分别浸泡消毒1min、3min,于消毒前后共采样60例次。结果:酸性氧化电位水对胃镜自然菌杀灭率1min、3min组分别为99.12%、99.96%,平均每件杀灭率为99.78%。结论:在彻底清除胃镜内、外有机物后,用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3min,能杀灭微生物且因其无毒性残留可省去无菌水冲洗步骤,为临床安全、有效、便捷的消毒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以下简称新冠疫情)常态化下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变化。方法:收集并分析2020年5月—2021年12月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及疫情发生前2018年5月—2019年12月和2016年5月—2017年12月同期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监测数据及医护人员手卫生情况。结果:疫情常态化期间,妇产科收治住院患者较往年同期波动不大,医院感染率下降至0.27%,发生医院感染患者的病情更为复杂,合并其他疾病的发生率高达68.97%,较往年同期明显上升(P<0.05);疫情发生前,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是最主要的医院感染部位,而疫情常态化阶段,下呼吸道感染和腹(盆)腔内组织感染为主要的医院感染部位(41.38%),上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下降至13.79%,与往年同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率和手卫生正确率逐年提高,以疫情常态化管理期间最为显著(P<0.01)。结论:新冠疫情常态化管理有助于降低妇产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强化医护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执行力,为完善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研究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医院感染发展趋势,为有效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某综合医院患者送检标本MDR-AB的检出结果进行分析,建立预测模型和防控措施。结果 MDR-AB月检出率的ARIMA预测模型为▽12xt=μ+0.762 2εt-1+εt ;模型预测2016年MDR-AB月检出率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5.32%,预测值与实际值总体趋势基本一致。结论 MDR-AB检出率存在周期变化和长期增长趋势,适用于ARIMA模型进行预测,可为临床早期采取防控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薛凌波  张午声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9):2032-2033
目的:为了探讨如何合理降低抗生素的使用,在侧切分娩产妇中降低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方法:将我院2003年7月至2003年12月出院的445例侧切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研究组中控制了无明确指征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比较两组病例的医院感染率.结果:研究组的抗生素使用率为57.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1%,P<0.05,而两组相比医院感染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通过感染管理科大力宣传抗生素的合理使用,请专家来院授课以及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考核,产科医生认识到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并掌握了预防用药的标准和指征,从2003年10月份开始在侧切分娩产妇中前瞻性地控制了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结果表明,可以在侧切分娩产妇中减少抗生素的使用而不会使医院感染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