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婴幼儿佝偻病患者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ApaI、BsmI位点多态性分布特征及连锁不平衡关系及其与佝偻病的遗传易感因素.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56例佝偻病患儿和76例健康对照儿进行VDR基因ApaI、BsmI位点多态性的检测,分析两组VDR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及两位点间连锁不平衡的关系.结果 两组VDR基因ApaI、BsmI位点基因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DR基因ApaI、BsmI 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I与BsmI二位点连锁不平衡系(D'=0.230,r2=0.01).结论 VDR基因ApaI、BsmI位点的多态性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无明显关系,且两位点不存在连锁不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胃石症的成因及其治疗方法。方法总结我院19例胃镜确诊为植物性胃石症的患儿,行碎石取石术,初次取石成功8例,失败11例。初次取石失败的11例患儿均采用口服碳酸饮料2周、500~1000ml/d,2周后复查胃镜评估治疗效果。结果19例植物性胃石症患儿中初次碎石、取石成功8例;失败的11例患儿采用碳酸饮料口服2周后7例胃石完全溶解,4例胃石明显变小变软,复查胃镜时予圈套器成功取出3例、失败1例,再次采用异物钳破坏胃石表面结构后继续口服碳酸饮料1周(500~1000ml/d),复查胃镜胃石消失。结论儿童植物性胃石症的形成原因与食用高鞣酸水果有关,胃镜下治疗目前仍是首选。初次碎石、取石失败者建议采用碳酸饮料口服联合胃镜下碎石、取石的方法,该方法患儿依从性好,经济负担轻,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避免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患儿,女,3岁,入院前20d无明显诱因出现恶心,进食即呕吐,非喷射状,为胃内容物,就诊当地医院,x线胸片未见异常,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2周后仍有间断呕吐。否认不沽饮食史,无发热、腹痛、腹泻症状。患儿系第1胎第1产,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4岁,主因“间断发热20余天”以“发热待查”于2012年2月第1次入住我院。患儿20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热峰39℃,无寒战,无抽搐,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无呕吐,无皮疹及出血点,就诊于当地医院给予口服感冒药(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治疗1周后,症状未缓解,患儿仍间断发热,遂在当地县医院予以输液治疗(具体不详)10余天,患儿仍有问断发热,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既往史无类似病史,无外伤手术史,平素无特殊不良饮食,无结核等传染病接触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兰州地区2~15岁儿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贫血、铁缺乏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Hp感染与儿童贫血、铁缺乏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间本院864例门诊及住院患儿进行末梢血Hp抗体快速检测,同时进行血常规及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水平检测.分析Hp现症感染阳性(CIM+、IgG+)与患儿年龄分布特点及患儿贫血、铁缺乏症的发生率,并比较Hp现症感染阳性与阴性患儿的红细胞平均指数和贫血发生率.结果 864例患儿Hp现症感染阳性率为30.4% (263/864),不同年龄组Hp现症感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9.046,P≤0.05).随年龄增加,血清Hp抗体阳性率增加,13~15岁时阳性率达到35.3%.864例患儿中,15.5% (134/864)存在贫血,27.8% (240/864)存在铁缺乏症,贫血、铁缺乏症的患病率在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2.382,P =0.123;x2=3.515,P =0.061).Hp现症感染阳性与Hp阴性患儿MCV、MCH、MCHC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p阳性组贫血发生率高于Hp阴性组(50.1% vs 1l.9%,x2=125.73,P<0.001).结论 Hp现症感染的患儿容易患贫血,Hp感染可能是导致儿童贫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婴幼儿迁延性腹泻病发病及预后的高危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婴幼儿迁延性腹泻病发病及预后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住儿内科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76例,以同期急性腹泻病患儿60例作对照,经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影响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有5个,即营养不良(OR=6.073)、贫血(OR=2.505)、1岁以下婴儿(OR=2.125)、使用抗生素(OR=1.091)、非母乳喂养(OR=0.329)。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有4个,即营养不良(OR=7.286)、体液免疫异常(OR=6.873)、肠外感染(OR=0.276)、病程(OR=0.062)。结论:对小于1岁婴儿,预防及纠正营养不良、合理使用抗生素、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幼儿迁延性腹泻病发生;对急性腹泻病患儿,早期合理治疗,加强护理,预防病程中再次感染,纠正体液免疫异常可明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患儿,男,5岁,因“反复发热伴皮疹1个月”入当地医院诊治,入院后血常规提示白细胞(5.8 ~ 16.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2.5~81.3)%,CRP 28 mg/L.类风湿因子、结核菌素试验、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抗HIV、血培养均阴性.X线胸片、腹部B超、心脏彩超未见异常.骨髓涂片提示增生性骨髓象.诊断为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毒疹,先后给予头孢曲松钠、阿奇霉素、利巴韦林输液治疗15d,患儿仍持续发热,伴皮疹加重及关节痛,诊断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给予甲强龙20 mg静脉滴注,1次/d,5d后患儿热峰下降,出院后继续口服泼尼松治疗,体温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492例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作为病例资料,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246例。其中对照组患儿未给予任何抗病毒治疗,研究组患儿采用重组干扰素α1b进行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的退热时间、止泻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为43.5%,两组比较差畀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重组干扰素α1b治疗小儿病毒感染性腹泻效果显著,患儿住院时间短、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8个月,主因"发热6 d,全身皮肤轻度黄染伴皮疹4 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6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间断发热,热峰39.5℃,无咳嗽、流涕.病初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呕吐,每日呕吐数次.大便4~5次/d,为黄色稀糊便.于入院前4 d患儿全身皮肤出现轻微黄染,且伴有全身皮疹.当地医院考虑"发热、皮疹原因待查",抗感染(头孢呋辛)治疗2 d,效果欠佳,仍有发热,且精神、反应较前差,伴有呻吟.遂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 38.4℃,R 28次/min,P 150次/min,体质量8kg,SPO294%,精神差,伴有呻吟,全身皮肤轻度黄染,双下肢水肿,以足背较为显,手足指趾末端肿胀.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8个月,主因"发热6 d,全身皮肤轻度黄染伴皮疹4 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6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间断发热,热峰39.5℃,无咳嗽、流涕.病初偶有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非喷射状呕吐,每日呕吐数次.大便4~5次/d,为黄色稀糊便.于入院前4 d患儿全身皮肤出现轻微黄染,且伴有全身皮疹.当地医院考虑"发热、皮疹原因待查",抗感染(头孢呋辛)治疗2 d,效果欠佳,仍有发热,且精神、反应较前差,伴有呻吟.遂转入我院.入院查体:T 38.4℃,R 28次/min,P 150次/min,体质量8kg,SPO294%,精神差,伴有呻吟,全身皮肤轻度黄染,双下肢水肿,以足背较为显,手足指趾末端肿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