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例经腹膜外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成为临床应用热点。腹腔镜术分经腹腔和腹膜外。经腹膜外术式相对于经腹腔术式有以下优点:减少因经腹途径引起的肠道损伤、术后肠梗阻及气腹引起的疼痛,患者较早恢复正常饮食,同时如发生术后漏尿,避免尿液漏入腹腔,即使有直肠损伤也在腹腔外。  相似文献   
2.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AHS)在儿童中较为常见。此症对儿童的智力和发育有很大影响,但长期以来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一般认为本病的主要原因为腺样体和/或扁桃体肥大引起的上气道阻塞所致。现将我院42例患儿多导睡眠监测(polysomnography,PSG)与鼻咽侧位片资料作一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尿酸、血肌酐、血脂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2月至2013年8月共抽取9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9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2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液检测后,比较2组血尿酸、血肌酐、血脂水平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血尿酸、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P 均<0.05)。病例组进行治疗前后各项血液指标比较,治疗后血清中血尿酸、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含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相反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治疗前水平( P <0.05)。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发现,糖尿病肾病与血清中血尿酸、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 r =0.46,0.43,0.45,0.52,0.48,P <0.05),与高密度脂蛋白含量水平呈负相关( r =-0.44,P =0.030)。结论检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血尿酸、血肌酐、血脂水平对患者预后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葛慧芳  林燕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0):1367-1367
腺性膀胱炎是一种膀胱上皮化生性病变,具有特殊的病理发展过程和临床发病特点,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不同性别的成人和儿童均可患病^[1]。研究表明,腺性膀胱炎可能是癌前期病变的一种形式^[2],该病可静止多年,易复发,并有转化为腺癌的特点。目前病因尚不明确,临床症状复杂^[3]。因此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感染控制策略.方法 重视外科无菌技术,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增强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等措施.结果 对术前、术中、术后3个环节进行严格管理,可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结论 加强围手术期患者的管理是控制感染的关键,做好手术部位监控工作是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前列腺癌是老年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超声引导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是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最常用的方法,操作简单,定位准确,安全可行[1].但如果肠道准备不充分,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时直肠内或皮肤上细菌会随着活检针进入尿液和血液中,引起菌尿甚至死亡[2].临床上对100例有前列腺穿刺活检指征的患者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前给予1:10稀碘伏保留灌肠,对术后出现发热等临床感染的情况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体外反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P300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指标作为反映脑血管疾病患认知功能障碍客观生理指标,并通过体外反搏治疗前后观察患P300变化情况。方法 应用美国Nicole Spirit脑诱发电位仪,通过“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为诱发事件,记录正常老人组48例,脑血管疾病组28例,及体外反搏组20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老人组与脑血管疾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全部指标都有明显差异。体外反搏治疗前后比较,靶潜伏期N2、P3有较明显差异,非靶刺激C2区P3也同样有明显差异,其它指标不同程度好转,但无差异。结论 P300指标为临床早期诊断血管性痴呆提供了可靠依据。体外反搏能明显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同时可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痴呆发生和发展。体外反搏为临床早期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P300指标作为反映脑血管疾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客观生理指标,并通过体外反搏治疗前后观察患者P300变化情况。方法应用美国NicoleSpirit脑诱发电位仪,通过“听觉靶…非靶刺激序列”为诱发事件,记录正常老人组48例,脑血管疾病组28例,及体外反搏组20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老人组与脑血管疾病组事件相关电位P300全部指标都有明显差异。体外反搏治疗前后比较,靶潜伏期N2、P3有较明显差异,非靶刺激C2区P3也同样有明显差异,其它指标不同程度好转,但无差异。结论P300指标为临床早期诊断血管性痴呆提供了可靠依据。体外反搏能明显增加脑部血液供应,同时可以预防缺血性脑血管痴呆发生和发展。体外反搏为临床早期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行之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医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21世纪中医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是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调查研究,总结教学改革经验,提出了中医高等护理人才的素质结构、培养目标,确立了“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中医护理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而确定了课程体系。在培养层次上,开始培养中医本科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反搏治疗组与未反搏治疗组颈动脉血管内斑块形成及血管壁损伤的变化.方法 体外反搏治疗组165例,反搏治疗时间1~9年;未反搏治疗组68例,采用彩色超声波检测颈动脉血管壁损伤状态.结果 反搏治疗组血管壁损伤异常率占15.2%,斑块形成占11.5%;未反搏治疗组血管损伤异常率占63.2%,斑块形成占51.5%;两组存在明显差异(P<0.01).结论 体外反搏治疗可以降低血管壁损伤发病率,预防斑块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