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恶性肿瘤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常见病原菌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年1月-2005年10月住院的恶性肿瘤医院感染患者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 204株病原菌分类、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 204株病原菌G+菌占31.1%、G-菌占52.8%、真菌占16.1%;白色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要感染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泌尿道、皮肤软组织为多见。结论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进行病原学检查,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3.
芦荟外敷预防静脉输注诺维本致静脉损伤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诺维本(NVB)为长春碱类半合成衍生物,主要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中期,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的药物。作为新一代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癌药,其抗瘤谱广,疗效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效果显著,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有效的药物之二。由于诺维本是高渗性溶液,易渗入皮下间隙,导致局部浓度过高,pH值改变引起静脉炎或毛细血管痉挛,局部供血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据报道,静脉炎发生率为77.8%~90.0%,常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甚至组织坏死,给病人带来痛苦和对化疗的恐惧,影响治疗进行。因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十分必要。我科2003年4月-2005年12月使用诺维本加顺铂或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索(MMC)等联合治疗恶性肿瘤710例,采用芦荟外敷预防静脉损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医院急救中心对警察徒手心肺复苏培训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观察新鲜芦荟预防各种化疗药物组合所致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不等量随机对照试验,将151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出生时间单月分入观察组(n=1000),双月分入对照组(n=510)。两组化疗时均按常规静脉穿刺,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后将新鲜芦荟叶片在穿刺点上方2cm处开始外敷,剖开外敷的芦荟大小为长15~20cm、宽6~8cm、厚0.5cm,纱布覆盖后用胶布固定,2h更换1次,直至化疗结束。对照组患者静脉穿刺处不予芦荟外敷。结果观察组、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50%、23.5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不同化疗组合模式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观察组静脉炎轻于对照组(均P〈0.01);两组≤30min、~24h、~72h时间段静脉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新鲜芦荟叶片外敷预防性静脉炎具有良好的效果,且方法简便、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5.
恶性肿瘤骨转移病人实施风险管理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8例恶性肿瘤晚期骨转移病人行放疗过程中进行全程风险管理,包括环节管理、意外事件的防范、护理并发症的预防以及良好的健康教育.在减轻病人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方面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实施风险管理程序对医务人员针刺伤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预防医务人员针刺伤发生、提高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操作防护意识和针刺伤防护行为的有效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分析针刺伤发生的原因、相关防护知识的知晓率及防护行为的正确率等,应用风险管理程序对医务人员进行风险干预。结果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全过程的干预,针刺伤发生率从风险干预前的年人均针刺伤人次4.2次下降为0.3次,降幅92.6%;医疗安全操作防护知识的知晓率、针刺伤后正确处理率分别从风险干预前的28.4%和36.8%上升到干预后的88.3%和9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风险管理全过程的干预,能有效减少针刺伤发生率,明显提高医疗安全操作防护意识和针刺伤发生后的正确处理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医院内获得性非发酵菌感染的细菌学特点和耐药谱,总结治疗经验,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方法对109例确诊为肺癌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发生医院内获得性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病原菌构成、耐药性以及疾病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内获得性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多发于肺癌患者;主要菌种铜绿假单胞菌55株占49.5%,鲍氏不动杆菌23株占20.7%,嗜麦芽寡养单胞菌8株占7.2%;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100.0%敏感,对复方新诺明100.0%耐药,对高浓度的替卡西林、哌拉西林及其复合制剂敏感率较高;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耐药,>50.0%对亚胺培南耐药率达100.0%,应引起临床足够的重视。结论非发酵菌医院内获得性感染耐药率高,治疗困难,预后较差,多重感染后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8.
胡华莉  王文娟  施妙春 《护理研究》2006,20(34):3159-3160
诺维本(NVB)为长春碱类半合成衍生物,主要通过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使细胞分裂停止于有丝分裂中期,是一种细胞周期特异性的药物.作为新一代半合成的长春碱类抗癌药,其抗瘤谱广,疗效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效果显著,是目前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最有效的药物之一.由于诺维本是高渗性溶液,易渗入皮下间隙,导致局部浓度过高,pH值改变引起静脉炎或毛细血管痉挛,局部供血减少,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从而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据报道,静脉炎发生率为77.8%~90.0%[1],常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甚至组织坏死,给病人带来痛苦和对化疗的恐惧,影响治疗进行.因此,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十分必要[2].我科2003年4月-2005年12月使用诺维本加顺铂或吡柔比星(THP)、丝裂霉素(MMC)等联合治疗恶性肿瘤710例,采用芦荟外敷预防静脉损伤,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芦荟外敷预防化疗病人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新鲜芦荟预防各种化疗药物所致的静脉炎的效果。方法:采用不等量随机对照试验,对3000例恶性肿瘤患者按出生时间单月分入观察组(n=2000),双月分入对照组(n=1000)。两组化疗时均按常规静脉穿刺,观察组患者静脉穿刺后用新鲜芦荟叶片在穿刺点外敷,2h更换1次;直到化疗结束。对照组患者不予新鲜芦荟叶外敷。结果:观察组、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分别为3.25%、28.5%,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鲜芦荟叶片外敷预防各种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虽然结核病防有措施、治有方法 ,特别是目前实行归口管理后 ,使结核病的治愈率大大提高。但在实际工作中 ,肺结核病患者社会状况较为复杂 ,如经常遇到无家庭结构的患者 ,对肺结核病的治疗疗效较差。为此我们对1999~2001年所诊治的肺结核病患者中的49例独身或离异、丧偶的无子女患者作调查、随访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所观察的对象均在诊治肺结核病过程中 ,采用全科医学中家庭问题的有关问卷调查方式 ,将35岁以上没有结婚及离异、丧偶的独自一人生活的男、女患者纳入观察组 ,共49例 ,同时随机按1∶1方式将有家庭结构且有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