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1例同时接种百白破和乙肝疫苗后出现大疱型多形红斑的病例,为处理类似接种反应提供参考。[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结果]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同时接种百白破和乙肝疫苗有相关性。[结论]接种单位应采取禁忌症筛检、炎热月份时分开接种等措施,减少接种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随着免疫规划工作的扩大,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现就1例疑似接种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例进行分析。病历资料患儿,男,10个月龄。2009年10月26日10:30按正规操作于患儿右手臂外侧三角肌下缘附着处皮下注射0.5ml麻疹风疹二联疫苗。接种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认定的接种点进行,  相似文献   
3.
了解南昌市某新区新入学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接种情况,为制定免疫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从某新区31所小学随机抽取10所,再从抽中的学校中各抽取1个一年级的班级(若该学校只有1个一年级的班级,则不进行抽样),对抽中班级所有满6岁的学生查阅预防接种本的接种信息,并对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569人.结果 儿童监护人的基本预防接种知识总知晓率为75.69%;影响儿童预防接种的主要因素为接种基础疫苗的时间、监护人接种疫苗态度、监护人文化程度、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得分(x2值分别为155.52,162.24,11.911,49.71,P值均<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岁之后一类疫苗未完成接种率是2岁之前的3.67倍,监护人接种疫苗态度“一般”、监护人文化程度越高,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得分越高.儿童未完成一类疫苗接种率越高(P值均<0.01).结论 需提高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和意识水平,预防接种门诊应加强提醒儿童预防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红谷滩新区儿童免疫规划四种疫苗免疫后抗体阳性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以红谷滩新区10个月~1岁儿童为调查对象,用乳胶法检测抗-HBs;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脊灰IgG抗体。结果 3年共检测847例,4种疫苗6种疾病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抗-HBs85.05%、百日咳98.58%、白喉97.05%、破伤风98.23%、麻疹99.76%、脊灰99.65%。其逐年变化趋势抗-HBs、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1、19.95、37.05、25.02、P〈0.001);麻疹、脊灰抗体阳性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1.42,P〉0.05)。结论红谷滩新区10个月至1岁儿童4种疫苗6种抗体阳性率除2007年抗-HBs阳性率66.04%较低外,其他抗体阳性率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移动应用程序(APP)健康教育对南昌市常住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态度、行为(KAP)的干预效果,为改进免疫规划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南昌市常住儿童家长中按文化程度随机抽取378人和373人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移动APP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对照组传统方式进行预防接种健康教育。比较干预前后2组对象预防接种KAP的差异。结果干预前,试验组与对照组预防接种KAP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在预防接种知识方面,2组5个项目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15个项目以试验组的知晓率更高(χ~2=3.93~11.18,P0.05)。而且,试验组对预防接种态度更强烈(t=-7.39~-3.96,P0.05),预防接种行为更合理(χ~2=4.77~7.17,P0.05)。结论利用移动APP开展预防接种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常住儿童家长的预防接种知识,强化其态度,并规范其接种行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南昌市某新区2004-2010年麻疹发病特征,探讨新区控制、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 收集南昌市某新区2004-2010年麻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共确认麻疹病例64例,男女病例分别占68.75%(44/64)和31.25%(20/64);2岁以下低年龄组、4~岁至15岁以下年龄组、15~岁组及以上高年龄组,分别占40.63%(26/64)、28.12%(18/64)、18.76%(12/64);发病以无免疫史(31.25%)和免疫史不详者(32.81%)为主;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居多,占54.69%(35/64);发病主要集中在农民安置小区和与两个临界县交界的小区,共占60.94%(39/64);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2-7月份发病数占92.19%.结论 麻疹病例的增加与新区经济高速发展、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新区与临界县交界区防病职责划分不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健全等有关.健全基层免疫网络,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强化免疫管理,增设免疫接种服务点和接种频次等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昌市某新区2004-2010年麻疹发病特征,探讨新区控制、消除麻疹的策略和措施。方法收集南昌市某新区2004-2010年麻疹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2010共确认麻疹病例64例,男女病例分别占68.75%(44/64)和31.25%(20/64);2岁以下低年龄组、4~岁至15岁以下年龄组、15~岁组及以上高年龄组,分别占40.63%(26/64)、28.12%(18/64)、18.76%(12/64);发病以无免疫史(31.25%)和免疫史不详者(32.81%)为主;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居多,占54.69%(35/64);发病主要集中在农民安置小区和与两个临界县交界的小区,共占60.94%(39/64);麻疹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2-7月份发病数占92.19%。结论麻疹病例的增加与新区经济高速发展、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新区与临界县交界区防病职责划分不明、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不健全等有关。健全基层免疫网络,加大财政投入,实施强化免疫管理,增设免疫接种服务点和接种频次等综合防治措施能有效减少麻疹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南昌市某新区流动儿童管理方法,为该区制定流动儿童免疫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某新区4个片区随机抽取流动、常住儿童各240名,对抽取的儿童进行上门调查并按《南昌市儿童基础免疫接种情况调查表》逐项填写儿童基本信息、基础免疫接种情况,并对被调查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识、文化程度、影响接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数据采用EpiData软件录入,使用EpiInfo2002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该新区流动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录入率71.25%、建证率73.33%、各疫苗全程接种率分别为卡介苗74.17%、脊髓灰质炎疫苗70.00%、百白破73.75%、麻疹75.00%、乙肝71.67%、乙脑73.75%、流脑72.08%、甲肝66.67%、基础免疫全程覆盖率70.42%,均低于常住儿童。流动儿童基础免疫全程覆盖率随着监护人学历的提高而增加,监护人学历为高中及以上、初中及以下、文盲的基础免疫全程覆盖率分别为88.89%、67.65%、40.65%。结论调查结果表明,该新区应加大建筑工地、农民拆迁还建区,与临界县区交界区流动人口的免疫规划知识宣传力度;加强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的管理及基础免疫的查漏补种工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红各滩新区从事食品生产、饮食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携带情况,为卫生监督、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006~2007年7 249名从业人员进行血清HBsAg和HBeAg检测.采用赖氏法检疫ALT. [结果]共检测7 249人,HBsAg总阳性率为6.88%,HBsAg/HBeAg双阳性率为2.32%.两年比较,2006年HBsAg阳性率为7.93%,高于2007年阳性率6.02%,e抗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3、P<0.05):HBsAg/HBeAg双阳性率两年分别为2.70%和2.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5,P>0.05).男性HBsAg阳性率8.15%高于女性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1,P<0.05).男性HBsAg/HBeAg双阳性率3.63%高于女性1.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90,P<0.05).ALT检测,有11人增高. [结论]红谷滩新区从业人员的乙肝感染率较低,并有逐年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社区健康教育干预弓形虫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弓形虫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人群受其感染相当广泛。据1990年和2002年全国两次人体重要寄生虫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南昌市弓形虫感染呈上升趋势,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