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9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康教育旨在提高部队官兵的自我保健意识,是确保官兵健康的重要手段。关于部队健康教育方法的探究已有很多相关文献,然而在信息大爆炸的现代社会,过去传统的健康教育的许多陈旧方法需要加强改进和补充。一般来说,新入伍官兵的健康知识认识水平较低,属于急需健康教育的群体,  相似文献   
2.
抓好倾向性问题整治工作是搞好风气建设的重要环节。今年以来,我区卫生系统按照军区和联勤部关于持续开展倾向性问题专项整治活动的指示要求,以本级机关专项整治和卫生行业专项督查为重点,紧紧围绕本级机关及卫生系统存在的薄弱环节,深入扎实地开展倾向性问题整治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本文对此次整治活动的主要做法进行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成都军区急性高原病(AMS)预防和控制工作取得的成就,探讨进一步提高高原部队防制AMS的有效措施。方法收集20余年来成都军区空运进驻西藏高原新兵AMS的发病资料,分析AMS发病与防制措施的关系。结果进藏新兵的AMS发病率从1987年的48.45%,下降到2009年的2.6%,且没有死亡病例发生;AMS住院率从1993年的2.18%下降到2009年的0.10%。采取的主要防制措施是:对AMS的防制工作进行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降低或防止发病诱因,降低机体的需氧量,促进机体对低氧环境的代偿调节过程。结论防病措施落实到位,能够极大程度地减少AMS对部队的威胁,而规范化的卫生学管理制度比预防药物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我军已经颁布和正在审批的与急性高原病(AMS)防制有关的国家及部军用标准在高原部队中宣传、教育、推广,用以指导高原部队开展AMS防制工作进行回顾总结,同时,对空运进入高原新兵的AMS发病率进行历时10多年的跟踪调查,并比较历年的AMS发病率情况,发现随着AMS防制工作标准化的贯彻落实,空运部队的急性高原病发病率逐年降低,从1987年海拔3 500 m4、250 m的48.5%,1993年海拔3 680 m的38.0%,1998年海拔3 200m的20.0%,下降到2003年3 680 m的10.8%,而住院率则由1993年海拔3 680 m的2.18%下降到2004年海拔3 680 m的0.20%,下降了10倍多。由此可见,将防制急性高原病工作进行标准化,有利于统一、规范指导部队开展急性高原病防制工作,有利于协调、组织各部门共同开展急性高原病防制工作,有利于保障高原部队人员的身体健康,标准化已在部队防制AMS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认真总结我军实行医药卫生标准化工作15年来在急性高原病防制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提出今后的工作建议,对于进一步做好急性高原病防制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2010年,某部由驻防的平原地区,通过公路机动行军,行程900余公里,进驻平均海拔3600 m的高原地域执行训练任务,历时近2个月.针对任务和高原地区特点,及时采取了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使部队昼夜发病率控制在1.5‰以内[1],无急性高原病、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爆发流行,有效地保证了驻训官兵健康和训练演习任务的圆满完成,提高了复杂条件下的工作能力,并为做好未来军事行动卫生防疫保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将此次高原野外驻训卫生防疫保障面临的主要困难、主要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汶川地震后四川灾区鼠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汶川"5·12"特大地震后,各灾区在对口援建省、市的帮助下,对道路、学校、居民住房等设施进行了全面的建设.但是,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自然环境的变化,加之居民临时安置点的设立,势必引起鼠类等病媒生物的分布变化,增加人感染鼠传染疾病的危险.为了调查研究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鼠害情况,笔者于2009年10月及2010年3月两次前往四川汶川、茂县、理县3个受灾最重县的居民区调查鼠害情况,并采集相关标本以作进一步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Fas及FasL在实验性大鼠肝促癌过程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复制大鼠肝癌启动/促进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大鼠肝促癌过程中Fas及FasL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正常组大鼠肝细胞Fas呈弱阳性表达,经启动处事后的各组(高、中、低剂量组和启动组)Fas表达增强,高、中剂量组在给予促癌物PB后1周—15周,Fas呈强阳性表达,在给予PB15周后,Fas表达明显呈下降趋势,其余各组Fas表达未见明显改变。正常组和促癌组未见FasL蛋白表达,其余各组可见Fas表达。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在加促癌物PB后15周,FasL蛋白表达明显增多。结论:Fas表达下调同时FasL表达上调可能参与促癌过程。  相似文献   
8.
亚甲蓝光化学效应对血浆成份的影响及芸香苷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亚甲蓝(MB)光化学效应对血浆成份的影响及芸香苷保护作用。方法含15μmol/LMB的血液样本在40000Lux卤钨灯照射下,加入035mmol/L的芸香苷(Rutin),作用40min,通过自动生化检测、SDSPAGE电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等方法检测血浆成份的变化。结果在未加入芸香苷的情况下,血浆球蛋白、直接胆红素、碱性磷酸酶、部分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加入芸香苷作为保护剂后,血浆中主要蛋白质的含量和绝大多数生化指标无显著变化,基本维持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在有效灭活细菌的MB光化学效应条件下,血浆成份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
高原山地作战卫勤预计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高原地区存在低氧分压、寒冷、强辐射、山高、谷深、路况差、自然灾害多等特殊环境因素,是典型的高寒山地地区,也一直是我军的战略重点之一。如果未来高原地区爆发高技术局部战争,我军卫勤保障的任务非常繁重。如何充分利用有限的卫勤力量,实施快捷、高效、低耗、连续的卫勤保障,直接关系到部队战斗力。在战前制定的卫勤保障预案中,卫勤预计是预案的重要基础项目,直接关系到卫生资源动员、参战卫勤力量的配置和补充、卫生物资的储备和运输等任务的完成质量。预计过高则将造成浪费,预计过低则将使保障能力不足。因此,如何准确地进行战前卫勤预计,是一道世界性的难题,也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解决的难题。本文对影响高原山地作战卫勤预计的特殊因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提高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战伤救治水平的建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现代战争的枪弹伤比例已逐渐降低,而凸显高新技术武器的巨大杀伤效应,使得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呈现出武器杀伤强度大,致伤作用时间长,复合伤、多发伤增多等特点。因此,战伤救治成为减少战伤死亡的重要课题,已成为追求战争“零死亡”的重要保障条件。本文分析未来高技术局部战争的战伤特点和我军存在的薄弱环节,并提出提高我军战伤救治技术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