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5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在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中应用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1月台州市肿瘤医院收治的99例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硫酸镁(33例)、沙丁胺醇组(33例)和联合应用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硫酸镁、沙丁胺醇和硫酸镁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比较治疗前后的FEV1、PEF及FEV1%和PEF%、临床疗效、治疗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治疗后,3组患者FEV1和PEF绝对值以及FEV1和PEF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具有明显增长,其中联合应用组的改善幅度最大,沙丁胺醇组次之,硫酸镁组最小。硫酸镁组、沙丁胺醇组和联合应用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6.67%、69.70%和93.94%,联合应用组明显高于硫酸镁组和沙丁胺醇组(P<0.016 7);硫酸镁组和沙丁胺醇组的总有效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 7)。联合应用组患儿的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和ICU留治率以及治疗时间均显著低于硫酸镁组和沙丁胺醇组(均P<0.05);硫酸镁组的总住院时间、机械通气和ICU留治率以及治疗时间均显著高于沙丁胺醇组(P<0.05)。硫酸镁组、沙丁胺醇组和联合应用组的不良反应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12%、9.09%和18.18%,均P>0.05)。 结论 在小儿中-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中应用硫酸镁联合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显著改善肺功能,降低机械通气的使用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炎症性气道阻塞为特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许多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参与了这个病理过程[1].布地奈德混悬液是目前唯一可雾化给药的吸人型糖皮质激素[2-3].近年来动物研究发现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具有调节哮喘大鼠Th1/Th2免疫平衡的作用[4],但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患儿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国内外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哮喘患儿外周血IL-4、IFN-γ和IgE水平的干预及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对外周血Th1/Th2平衡的调控作用及防治哮喘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例Rothmund-Thomson综合征(Rothmund-Thomson syndrome, RTS)患儿的临床表现和基因变异,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采集患儿及其父母、妹妹的外周血,对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用Sanger测序方法对变异基因的家系分布进行验证。结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4.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它是一组原因不明确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儿科疾病,可发生严重的心血管病变.但以面神经炎为首发症状的报道不多.我院1998年1月-2007年1月收住的资料完整的川崎病212例发现有面神经炎者12例,约占0.56%,现将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OCS3)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疾病状态、危险度评估、肿瘤免疫及靶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台州市肿瘤医院确诊的ALL儿童45例为ALL组,同时选取13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ALL患儿经骨髓细胞学、细胞组织化学、白血病免疫分型及微小残留白血病(MRD)筛选均符合法美英合作组(FAB)的诊断标准。采用SYBR Green荧光定量PCR检测ALL患儿初诊、诱导缓解期和对照组儿童骨髓单个核细胞中SOCS3 mRNA及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 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ALL患儿外周血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水平。采用方差分析和秩和检验比较SOCS3 mRNA表达水平与ALL危险度、临床特点的关系。结果 ALL组患儿初诊时STAT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t=12.81,P<0.001),SOCS3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t=65.91,P<0.001);诱导缓解期SOCS3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8,P=0.06)。ALL组患儿初诊时中、高危组SOCS3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低危组(t值分别为26.35、30.52,均P<0.001)。ALL组患儿初诊时SOCS3 mRNA高表达组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和乳酸脱氢酶水平显著高于SOCS3 mRNA低表达组(t=10.23,P=0.029;t=8.62,P=0.035),但两组诱导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P=0.800)。ALL组患儿初诊时CD4+CD25+CD127low调节性T细胞(CD4+CD25+CD127lowTreg)水平高于正常组儿童(t=12.64,P<0.001),但低危、中危、高危三组ALL患儿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P=0.72)。结论儿童ALL中存在SOCS3的下调,SOCS3的下调会引起STAT3的异常活化;SOCS3 mRNA在初诊时下调而在疾病诱导缓解后恢复正常表达,SOCS3可以作为评价疾病状态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和干扰素抗病毒治疗,观察组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 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9%,对照组为78.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抽搐、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抗病毒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可提高临床疗效,较快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加西咪替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HSP)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SP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2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予复方甘草酸苷和西咪替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P<0.05),且治疗组紫癜性肾炎(HSPN)发生率为1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加西咪替丁能提高HSP患儿疗效,减少肾损害,促进患儿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立哌唑对儿童Tourette综合征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88例儿童Tourette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予以口服氟哌啶醇治疗,先给予1.0 mg/d,每周加量1次,至症状消失或达最大剂量6.0 mg/d。试验组予以口服阿立哌唑治疗,先给予2.5 mg/d,每周加量1次,至症状消失或达最大剂量10.0 mg/d。两组患儿均连用≥8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血清IL-6、IL-8 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采用YGTSS评分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结束后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中分别失访3例和5例,两组失访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0,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儿血清IL-6、IL-8水平较前明显上升,TNF-α水平较前明显下降(P<0.05),且试验组患儿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同时试验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的76.32%,(χ2=4.07,P<0.05)。采用TESS评分评定药物不良反应,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39,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儿童Tourette综合征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均明显优于氟哌啶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通过升高血清IL-6、IL-8 和降低血清TNF-α水平,提高其免疫功能及抑制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