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胃平滑肌肉瘤为临床少见疾病,治疗上多以手术为主,是否需术后综合治疗为近几年临床争论的焦点之一。我们自1980年一1993年共经手术和病理证实3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手术组及局部手术加化疗组进行随访观察,现就本组资料分析讨论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17例,女15例。年龄门一71岁,平均52岁。病期半个月~12年,平均24.5月。其中胃外型8例,胃内型16例,混合型8例。病理结果显示肿瘤最大约20cmx18cmxlscm,最小scmx3cmx4cm,平均长径10.32cm。有1例报告淋巴转移,ZI例发现溃疡。治疗中随机分为根治性手术组及局部手术加化疗组。术后随访5年…  相似文献   
2.
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是肝癌患者死亡的因素之一,其发生率为7%~20%。因其起病急,早期诊断率低,治疗困难,愈后较差,可因诊断延误或治疗不当导致死亡。我院自1996年2月-2002年5月共收治9例,治疗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养生"中的养为调养、保养之意,而生则指生命。对于生命来说,从出生到死亡,都处在"外环境与内环境"这两大系统之中。外环境自然是我们生存的外界因素,天气、环境、饮食,甚至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内环境则是人类体内的环境,在生理学家眼中,内环境是包含营养物质及化学分子的液体状态,对于普通人来说,内环境就是我们体内可见的器官、组织以及不可见物质的平衡。人体为生存和适应,在不断进化,形成稳定的运行规律和代谢机理。在这个平衡的整体中,人体在尽可能的维持健康和平衡的状态。这也许就是中国古代思想中"天人合一"法则和中医所说的"致中和"。  相似文献   
4.
探讨影响吻合口愈合因素的传统与现代观念并进一步探究一期手术中更为合理的肠道准备方式。方法  2 6例降结肠癌分为造瘘组 (8例 )、冲洗组 (9例 )和粪便吸引组 (9例 )三组 ,术中分别采用 3种不同方式行紧急肠道准备 ,所有病人均采用结肠切除一期吻合加外置的方法 ,对比观察三组病人的吻合口愈合情况。结果 造瘘组 (8例 )有 3例发生瘘 ,冲洗组有 1例发生瘘 ,粪便吸引组全部一期愈合。结论 粪便吸引组作为一种术中紧急肠道准备方法 ,其吻合口愈合情况优于前两组 ;结肠一期吻合加外置的方法有利于观察吻合口的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5.
高压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一附3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我院1997年7月-1998年6月的32例住院病人,经B超,CT证实为重症急性胰腺炎后,随机分为稿压氧(Hyperbaic oxygen,HBO)组和对照组。HBO组以HBO加5-Fu,抗菌素及基础性支持治疗;对照组以5-Fu加抗菌素及基础性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6.
7.
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切除术后乳糜胸五例杜宏谋李晓宾纪智礼我院自1980至1994年,行食管癌切除术424例,其中有5例于术后发生乳糜胸。男4例,女1例。年龄56~68岁,平均61.9岁。均为中上胸段、Ⅲ期患者。病变长度5.5~8.0cm,平均6.75cm。均行弓上...  相似文献   
8.
9.
由于肝移植在我国尚未成熟 ,手术仍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主要有效方法。手术方式的选择一直是文献争论的焦点。最近我们随访观察了 2 5例采用限制门腔分流治疗的门脉高压症患者 ,发现其临床效果良好。现就本组资料并对限制性门腔分流术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 2 5例 ,其中男 14例 ,女 ,11例。最大年龄53岁 ,最小年龄 38岁 ,平均 4 7.1岁。 Child分级 A,18例 Child分级 A- B3例 ,Child分级 B- C4例。1.2 辅助检查彩超 :门静脉直径最细 1.5cm最粗 2 .5cm,平均2 .0 cm。少量腹水 3例 ,中量腹水 2例。胃镜 :食道中度静…  相似文献   
10.
残胃炎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国内外对慢性浅表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研究较为详细,但对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炎与HP感染的报道较少见。本文通过对56例残胃炎患者HP检出率与对照组的结果分析,旨在探讨残胃炎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残胃炎病例来自因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或胃癌而做BillrothⅠ或Ⅱ式手术,而术后未经系统的质子泵抑制剂、铋剂、抗菌素等抗HP治疗,经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残胃炎的患者,共56例。其中男35例,女21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28岁,平均43岁。对照组分二组:第一组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450例,男230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