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地处北方,冬天气温较低,病房温度大约在24℃左右。膀胱冲洗液置于治疗室内,其温度18~20℃。在膀胱冲洗过程中由于冲洗液温度与体温的温差刺激易引发膀胱痉挛致输尿管返流,增加尿路感染几率。笔者对78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分别用不同温度冲洗液进行膀胱冲洗,观察膀胱痉挛的发生情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受体放射分析技术,建立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核T_3、T_4和rT_3受体测定法,并探讨其与甲状腺功能的关系。分离人外周血淋巴细胞采用聚蔗糖-泛影葡胺分层液密度梯度离心法。受体结合试验采用完整细胞分别与~(125)I-T_3、~(125)I-T_4、~(125)I-rT_3温育的方法,用0.0075%TritonX-100 SMT pH7.85溶液分离核,用Scatchard法分析受体结合的解离常数(Kd)和最大结合容量(MBC)。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趋化因子受体CCR4和CCR5在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计数法对113例SLE患者和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CR4和CCR5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及评价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CR4+和CCR5+T淋巴细胞的百分数。结果非狼疮性肾炎(nLN)SLE组外周血CCR4+CD4+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狼疮性肾炎SLE组外周血CCR4+CD4+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LNSLE组外周血CCR4+CD4+T%明显高于nLNSLE组(P〈0.01);nLNSLE组外周血CCR5+CD4+T%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LNSLE组外周血CCR5+CD4+T%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LNSLE组外周血CCR5+CD4+T%明显高于nLNSLE组(P〈0.01)。SLE活动组血清CCR4+CD4+T%与CCR5+CD4+T%较非活动组和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活动性狼疮性肾炎(LN)与活动性无肾损伤组及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nLNSLE组外周血CCR4+CD4+T%与CCR5+CD4+T%有相关性(r=0.619,P〈0.05);LNSLE组外周血CCR4+CD4+T%与CCR5+CD4+T%有明显相关性(r=0.68,P〈0.01);血清CCR4+CD4+T%水平随着SLE疾病活动水平明显升高,与总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性指数(SLEDAI)评分密切相关(r=0.6382,P〈0.001);与SLEDAI肾评分亦密切相关(r=0.6980,P〈0.001);而CCR5+CD4+T%与疾病活动度不相关(r=0.16,P〉0.05)。结论以上结果表明CCR4和CCR5在T细胞趋化至病变部位的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CCR4+CD4+T%与CCR5+CD4+T%可能在肾损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血清CCR4+CD4+T%、CCR5+CD4+T%与SLE疾病活动密切相关,可作为SLE疾病活动,尤其是监测狼疮性肾损伤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脂联素在肥胖儿童极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保护性作用,评价血清脂联素水平对儿童代谢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76例肥胖和88名非肥胖年龄9~12岁的儿童,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脂联素水平,收集身高、体重、腰围、血压、胰岛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血糖等临床资料,计算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超声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层厚度(IMT)、颈动脉血管顺应性(CAC)、内皮依赖的血管舒张功能(FMD)和最大的腹膜前脂肪厚度(Pmax).结果 (1)脂联素与肥胖指标、血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HOMA-IR、hsCRP、IMT呈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甘油三酯、空腹血糖、CA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FMD无显著相关性(P>0.05).(2)以脂联素水平7.060 mg/L为切点,<7.060 mg/L的儿童发生代谢综合征的危险是>7.060 mg/L的4.43倍.(3)用血清脂联素水平判断代谢综合征诊断的敏感性,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0.714~0.816,P<0.01).(4)根据血清脂联素水平将肥胖儿童分为高、中、低3组,重度肥胖、内脏脂肪积聚、高血压、高胰岛素血症、低HDL-C、代谢综合征患病率3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提高肥胖儿童血清脂联素水平有助于预防极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脂联素越低的儿童,患代谢综合征的可能性似越大.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约占颅脑损伤病人的13%~21%,病死率高达70%~80%。早期死亡原因主要是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肺部感染在多脏器功能衰竭中最先受累,其发生率为13%~18%,因肺炎引起的死亡高达20%~50%,所以能否有效地防治肺部感染至关重要。故本文以23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为代表从不同方面、各个角度来报告防治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主要有:病室的环境及空气消毒;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了解血象及血气分析结果;保持呼吸道通畅按时翻身,拍背;正确执行脑脊液漏的护理;口腔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维持营养及饮食的护理要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采用微量压力传感器监测膀胱压力并适时排尿的自制排尿装置,对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留置尿管期间,实时监测膀胱压力并适时排尿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严格留置导尿操作标准给予常规导尿,观察组在导尿管外端安装自制排尿装置.结果 两组14 d、28 d尿细菌计数进行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两组排尿和残余尿量比较,平均单次尿量增加,残余尿量减少,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通过这一排尿装置可以使膀胱在生理安全压力范围内适度充盈和排空,避免了过度充盈使膀胱内压力增高造成的上尿路感染,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本文测定了72例老年骨质疏松症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锰(Mn)、锌(Zn)、镁(Mg)、铝(Al)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甲状旁腺素(PTH)、骨矿密度(BMD),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显示,病人血清Mn、Zn、Mg显著降低,而Al增高;PTH亦升高;Mn、Zn与Ccr呈正相关,Al与Ccr呈负相关;Mg、Zn、Al与BMD亦有相关性。本文认为,老年骨质疏松症肾功能不全患者Mn、Zn、Mg缺乏及Al蓄积与其肾功损害和骨矿密度的关系密切,是否需要补充Mn、Zn、Mg治疗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 ,半自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相继应用于临床 ,测量参数不断增加 ,为临床提供了重要依据 ,尤其是三分类的血球计数仪应用更为普遍 ,这种计数仪的原理是电阻抗法 ,此原理是基于细胞在测试系统中产生脉冲的大小 ,与仪器内设定阈值比较而得的数据。这种仪器不仅能检测更多的血细胞学实验结果 ,而且还能提供相应的白细胞直方图 ,以便对细胞进行分类。但由于仪器设置的参数不同 ,使用的试剂不同 ,有时可出现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尤其是出生 72小时以内的新生儿。本文就CD - 170 0分析仪和F - 82 0分析仪的检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现报告…  相似文献   
9.
程慧玲  陈桂兰 《医学文选》2000,19(4):471-472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危害性大 ,为预测新生儿在血清胆红素迅速增加之前病理性黄疸发生的可能性 ,以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 ,减少胆红素脑损伤的发生 ,我们对本院分娩的 2 0 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脐血及其生后 2~ 7天静脉血进行了胆红素浓度测定 ,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999年 5~ 8月在我院妇产科分娩的足月正常新生儿均为检测对象。男 10 1例 ,女 10 8例 ,胎龄 37~ 42周 ,阿氏评分均在 8分以上 ,母亲无肝胆系统疾病 ,肝功能正常。1.2 方法 胎儿娩出后采集脐静脉血 2 ml(不含溶血标本 ) ,用偶氮咖啡因比色法测定胆红素 ,生后 2~…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重症患者转运前核查程序对重症患者转运质量的影响.方法 自行设计、应用重症患者转运前核查程序.观察重症患者院内转运708例次,逢单数进入对照组,双数进入观察组.对照组转运人员凭经验完成转运前准备,观察组按书面核查程序执行.结果 观察组患者主要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心血管系统0.57%、呼吸系统1.98%、呼吸机适应0.00%及医疗设备相关0.28%,都低于对照组(P<0.05).转运前准备时间缩短,物品携带齐全率100%;患者或家属及转运人员对转运服务质量满意度分别为99.44%、98.87%,都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重症患者转运前核查程序可行,有效,可显著降低危重患者转运风险,提高转运效率,保证转运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