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3篇
预防医学   30篇
眼科学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肝细胞输注治疗血液病近年有一定的进展。本文对8例慢性苯中毒患者进行胎肝细胞输注治疗临床观察小结如下。 一、对象及方法 经我院确诊为慢性苯中毒8例(重度1例、中度2例、轻度4例、观察对象1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34~57岁。选健康妊妇  相似文献   
2.
高原脑水肿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拔在3 000 m以上的高原地区,因气压低,氧分压也相应降低,易导致人体缺氧,发生高原病[1].本文报告1例进入高于4 000 m的高原1 d后发生高原脑水肿,昏迷6 d,经抢救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微波作业场所预防措施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四化”建设的深入开展,现代雷达技术、微波通讯、彩色电视广播、工业及民用微波炉的广泛运用,“微波污染及危害”问题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如何保护微波作业者的健康和防止微波对环境的污染是急待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成都某厂对微波作业场所采取综和性预防措施,投资不多,却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其预防措施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镉及其化合物都是有毒的。镍镉电池生产中发生的镉中毒,报道不多。本文作了3例职业性慢性镉中毒分析,并附典型病例报告。职业接触情况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5~47岁,系某电源厂镍镉电池阴电极作业工人,工龄8~21年。主要接触氧化镉、硝酸镉及硫酸镉。车间面积约200m~2,有抽风设备,戴口罩。因保持室内一定温度,门窗关闭。空  相似文献   
5.
噪声是常见的生产性有害因素之一。近代,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噪声污染的范围及程度不断地扩大和增加,现已成为重要的国际公害。噪声不仅能引起不可恢复的听力损伤和耳聋外,同时对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等均有不同的不良影响,目前已引起了医务界的广泛重视。为了确保工人健康,作好噪声病的防治工作,于1979年10月一一n月调查了国营红光电子管厂压机噪声的性质及对工人影康的影响。 1.观察组:每个工作日接触噪声8小时的压机操作工人共计103人,男98人,女5人,平均  相似文献   
6.
汽油吸入性大叶性肺炎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油是用途甚广的燃料及溶剂,接触广泛。吸入高浓度的汽油蒸气可发生急性麻醉中毒;吸入汽油液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现将我院近期收治的一例吸入汽油所致的大叶性肺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一起意外事故致使5人吸入镉烟后早期未予以重视而4至8小时后出现呼吸道刺激症状,3至4日后出现化学性肺水肿。揭示凡吸入刺激性气体后患者均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积极采取措施,防止肺水肿发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在院外被误诊的36例铅绞痛分析表明,生活性急性、亚急性铅绞痛24例,毒物常为黄丹、铅白,中毒原因主要是误服,其次为服中药或偏方,少数为自杀。职业性慢性铅中毒12例,均吸入铅烟、铅尘所致。误诊原因是临床医生未询问职业史及服药史,对铅中毒的知识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为了正确及时诊断铅绞痛,凡遇到急性腹痛的病人,一时诊断困难时,应详细询问病人的职业史及服药史,熟悉铅绞痛的临床表现。疑为铅绞痛,应作铅中毒方面的化验检查,必要时可作诊断性治疗,20%CaNa2—EDTA10ml+5~10%GS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注射,每日两次,2~3天铅绞痛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前国内外有关汞蒸气性肺炎病例报告极少。本文报告一例2岁幼儿意外吸入汞蒸气所致急性化学性肺炎病例。  相似文献   
10.
汞蒸气吸入致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汞在常温下即能蒸发 ,温度愈高 ,蒸发量愈大。汞蒸气经肺泡吸收量很高 ,吸收速度很快 [1] ,很容易引起中毒 ,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最近我们收治了 1例吸入汞蒸气后迅速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经治疗后 2 3d痊愈出院 ,现报告如下。1 病例患者 ,男性 ,2 5岁 ,未婚 ,无业。于 2 0 0 1年 5月 14日下午 3点 30分 ,因有不顺心之事欲自杀 ,独自在10 m2的卧室内 ,关上门窗 ,用衣物堆住通气缝隙。将大型号的温度计敲破 ,把 7g左右的水银倒入一小烧杯内 ,置于电炉上加热蒸发 ,口距烧杯 15 cm,张口呼吸 ,持续约 1h,全部水银蒸发干净。当水银快蒸发完时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