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5例单纯性肥胖儿童高脂血症与脂肪肝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儿童单纯肥胖症的血脂变化与脂肪肝、肝损害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柯萨奇病毒A16及肠道病毒71所致,为全球小儿常见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报道。1981年我国上海首次报道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安徽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道。至2008年5月13号,全国共报告98406例,死亡52例。因此,该病已对儿童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infectionsmononucleosis,IM)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 30例儿童IM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年龄 <3岁 8例 ,3~ 6岁 15例 ,>6岁 7例 ;且 30例均有淋巴结肿大 ,2 6例有发热、咽峡炎 ,2 7例肝脾肿大 ,皮疹 4例 ,眼睑浮肿 7例 ,肾功能改变 3例 ,心肌损害 5例。结论 儿童IM好发于学龄前期 ,并发多系统损害是其主要特点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 ,淋巴结及肝脾肿大 ,肝功能异常比较常见 ;心肌损害也不少见 ,且病情较重 ;年龄越小 ,症状越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奈替米星注射液对儿童肾功能损害的情况。方法:将儿童肺炎40例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于用药3天,7天后测定两组尿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Tamm-Horsfall蛋白(TIP)、尿微量白蛋白(MA)。结果:两组用药 3天后尿β_2-MG、THP、MA均无明显差异(P>0.05),用足7天后治疗组中年长儿测定尿β_2-MG、THP、MA与对照组也无明显差异,而婴幼儿组尿β_2-MG、THP升高明显,与年长儿差异明显(P<O.01),MA尚在正常范围。结论:奈替米星使用应注意年龄选择,以≥3岁为宜,婴幼儿需要时可短期使用,以三天为宜。同时,用药3-5天应常规检测尿β_2-MC、THP以早期发现肾功能的损害。另外对年长儿童而言,奈替米星使用也是比较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感染越来越多地受到重视,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婴幼儿MP感染也日趋增多,为了探讨婴幼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对24例婴幼儿与41例儿童支原体肺炎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4例婴幼儿支原体肺炎(以下称婴幼儿组),男13例,女11例。发病日期>2周12例,<2周12例。41例儿童支原体肺炎(以下称儿童组),男21例,女20例;发病日期>2周33例,<2周8例。1.2临床表现见附表1。婴幼儿组咳嗽多呈单声连咳,阵发性发作,喉头痰多,咳嗽以夜间及清晨为多,且肺部罗音多在病后1周内出现,而儿童组咳嗽开始多为…  相似文献   
7.
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感冒5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对比研究抗病毒口服液治疗小儿病毒性感冒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小儿病毒性感冒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应用抗病毒性口服液 ,一支 10 m L,1日 3次 ,每次半支 ,7d为一疗程 ;对照组应用清热解毒口服液 ,一支 10 m L,1日 3次 ,1次半支 ,7d为一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两者疗效经χ2 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结论  抗病毒口服液是治疗小儿病毒性感冒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柯萨奇病毒A 16及肠道病毒71所致,为全球小儿常见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报道.1981年我国上海首次报道本病,以后北京、河北、天津、安徽等十几个省(市)均有报道.  相似文献   
9.
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疱疹性咽峡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童比较常见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主要由柯萨奇病毒 A组引起。临床表现为发热 ,咽痛 ,流涎或拒食 ,易并发心肌炎 ,故应早期给予有效治疗。笔者应用莪术油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42例 ,并作了对照 ,其疗效明确 ,且无明显副作用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全部病例来自 2 0 0 0年 3月~ 2 0 0 0年 1 2月我院儿科门诊 ,患儿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 42例 ,男 1 8例 ,女2 4例 ,年龄 <1岁 5例 ,1~ 3岁 1 7例 ,3~ 6岁1 2例 ,>6岁 8例 ,临床表现为发热 ,体温 <38℃ 6例 ,38℃~ 39…  相似文献   
10.
患儿男性,10岁,因“反复头痛、呕吐、抽搐半年,口唇麻木2d”于2006年8月31日入院。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呕吐,继后抽搐发作,在当地拟诊“病毒性脑炎”。予抗病毒、对症治疗后症状曾缓解,但发病第20天再发头痛、呕吐,即转上一级医院诊治,拟诊“多发性硬化”,予大剂量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患儿病情好转,给予口服泼尼松每次7.5mg,每日3次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