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伴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伴再生障碍性贫血一例白剑鹏苏秀瑛患儿,男,7岁。因脸色苍白4年,加剧4个月,于1997年4月8日入院。发病时无发热及全身性出血倾向。既往体健,否认苯等化学物质及放射性核素接触史,无服用细胞毒性药物及氯霉素、磺胺药、解热镇痛药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普米克令舒对毛细支气管炎后喘息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加用吸入普米克令舒治疗组与常规治疗组在病后1年的喘息发生情况的不同。结果加用吸入普米克令舒组的患儿病后1年喘息的发生人数及发生次数均有明显减少(P〈0.0001,P〈0.0001)。结论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用吸入普米克令舒可明显减少病后1年内喘息的发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疗效 ,将13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静注丙种球蛋白 30 0~ 4 0 0mg/(kg·d) ,连用 3~ 5d。并对两组各项临床表现及指标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的多项临床表现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提示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佐治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好 ,值得推广。静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佐治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泉州市第一医院!362000@白剑鹏 $泉州市卫生学校!362000@陈淑增…  相似文献   
4.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PSM)是由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引起的深部真菌病,发病率低,误诊率高,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临床报道极少。现将我院儿科近期收治l例原发性免疫功能缺陷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患者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市系乙型肝炎病毒 (HBV)感染高发区 ,医院又是传播HBV的高危场所 ,对实习生实习前后进行HBV血清学监测 ,以期了解实习期间HBV感染情况 ,对控制医学生HBV感染十分重要。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我校 1998~ 1999年进入临床实习阶段的医疗大专班、社区中医士、西医士、助产士、护理 5个专业学生 30 2人 ,其中男生 178人 ,女生 12 4人。1.2 方法 :对上述学生分别于实习前及实习后 (实习期一年 )进行HBV血清学监测。采肘静脉血用ELISA法检测HBsAg,试剂盒购于上海实业科华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操作步骤及结果判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不同疾病状态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情况,探讨其与AS炎症活动的关系。方法41例AS患者按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分为活动组(n=22)和稳定组(n=19),14例健康人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11h17细胞比率,EMSA法检测血浆中的IL-17、IL-1β、IL-6、IL-23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水平。结果活动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率明显高于稳定组及对照组(P〈0.05或〈0.01)。活动组血浆中IL-17平均浓度以及IL-1β、IL-6、IL-23、TNF-α等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组及对照组(P均〈0.01);IL-17、IL-1β、IL-6、IL-23、TNF-α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或〈0.01)。结论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可能与AS炎症高度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7.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我们自1996年7月至1999年4月共收治132例。其中65例应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脉注射佐治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分析如下:1资料与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ALL(小儿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不顺从治疗的主要原因.方法据小儿ALL坚持治疗与否分成顺从组与不顺从组,对两组病儿的性别、年龄、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地区、病情进行方差分析,并对不顺从组各种因素的影响程度作贡献率分析.结果两组病儿在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地区方面对治疗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P<0.01),不顺从组上述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大小分别为40.63%,8.31%,32.73%.结论家庭状况差、父母文化程度低、居住在乡村及病情危重病人易出现不顺从治疗.  相似文献   
9.
10.
淋病是目前国内发病率较高的传染性性病。儿童由于家庭及幼托机构密切接触而引起的传染亦逐步增多。我们自1989年1月~1991年5月共诊治儿童淋病3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