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单根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窦(CS)顺行性/逆行性同时心肌灌注(SARC)的效果。方法将离体猪心分别经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或右冠状动脉(RCA)中的1支和CS行SARC,再依次向动、静脉灌注通路内注入磁共振造影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应用磁共振成像(MRI)检测心肌内造影剂的分布以及对非灌注冠状动脉回流液进行分析,评估心肌灌注效果。结果SARC期间经单根冠状动脉注入Gd-DTPA不但使其支配区域磁共振信号增强,而且其余2根非灌注冠状动脉的支配区域信号也增强(包括右心室游离壁);而SARC期间经CS注入Gd-DTPA只引起非灌注冠状动脉支配区变亮,灌注冠状动脉的支配区和右心室游离壁的信号强度无改变。SARC期间非灌注冠状动脉收集的回流液速度分别为:LAD 10.5~17.7ml/min,LCX 9.7~15.2ml/min,RCA 4.7~7.8ml/min。结论经单根冠状动脉和CS同时灌注可以提供全面均匀的心肌灌注,足以防止非灌注冠状动脉支配区发生心肌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2.
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动物实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去细胞猪主动脉支架(decellularized porcine aortic valve scaffold,APAVS)与兔骨髓干细胞(rabbit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RBMSCs)体外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去垢剂-核酸酶消化法处理,去除猪主动脉瓣细胞成分,并做去细胞前后的形态学检查和生物力学测定;在去细胞支架上种植兔骨髓干细胞,行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测定。结果光镜及电镜证实,猪主动脉瓣膜中的细胞成分可完全去除,获得完整无细胞的纤维网状支架;瓣叶去细胞前后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无明显变化;种植的RBMSCs可在ACPAV表面形成一层连续的细胞层。结论种植RBMSCs于ACPAV上,可体外构造组织工程人工心脏瓣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TBX1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相关关系。 方法选择2004-10—2005-03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先心病患儿99例,对照组96名(与先心病患儿年龄相近的健康儿童)。应用小剂量DNA提取技术及采用ABI Prism SNaPshot方法,检测了先心病患儿和对照组儿童的TBX1基因多态性。 结果经χ2检验,TBX1基因各基因型频率在对照组、先心病组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人群中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未发现TBX1基因多态性与先天性心脏病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温氧合血+Celsior液微流量持续灌注对大鼠右心的保护效果.方法 Wistar大鼠切取全心,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的心脏以4℃氧合血+Celsior液微流量(1 mL/h)持续灌注低温保存4 h;对照组以4℃Celsior液微流量持续灌注低温保存4 h;单纯冷保存组以4℃Celsior液单纯浸泡保存4 h.保存后的鼠心用Langen-dorff装置灌注,切除右心耳,将一球囊放入右心室.测定右心室血流动力学指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ATP含量;光镜和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 灌注30 min时,实验组的右心室收缩压(RVSP)为(26.64±3.3)mmHg,右室舒张压(RVDP)为(19.07±3.23)mmHg,右心室压力微分(±dp/dt)为(752±77)mmH/s;对照组的RVSP为(23.98±4.02)mmHg,RVDP为(11.31±2.46)mmHg,±dp/dt为(548±103)mmHg/s;单纯冷保存组的RVSP为(22.38±3.65)mmHg,RVDP为(9.43±2.44)mmHg,±dp/dt为(457±151)mmHg/s,实验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优于对照组和单纯冷保存组(P<0.05).实验组心肌细胞的ATP含量为(1.225±0.316)μmol/L,对照组为(0.852±0.303)μmol/L,单纯冷冻保存组为(0.587±0.232)μmol/L,实验组AT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单纯冷保存组(P<0.05).实验组的组织学损害轻于对照组和单纯冷保存组.结论 低温氧合血+Celsior液微流量持续灌注对大鼠右心有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5.
三房心又称再分左心房(Subdvidedeeftatrum),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1968年Chuch首先介绍了本病,其后文献报道仅几百例。现将我院手术治疗的5例三房心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5例中男3例,女2例。年龄4~14岁。5例自幼心悸、气短,其中3例并有发绀。查体见发绀、杵状指(趾)3例。心前区隆起3例,其中2例并鸡胸。心尖部触及收缩期震颤1例。左23肋间闻及Ⅱ/6~Ⅲ/6级收缩期杂音4例,其中1例心尖部双期杂音;左2助间至心尖部Ⅱ/6级收缩潮杂音1例。5例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电轴右偏、右心室肥厚,其中伴有肺性P波、右束支完全…  相似文献   
6.
病例摘要男性,21岁。因发热就诊,有心脏杂音。经抗生素治疗好转,无任何症状,但杂音未消失而转入本院。查体:体温36℃、脉搏80次/分,血压17.3/12kPa。胸骨左缘2~3肋间有2/Ⅵ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肺动脉第二音亢进,股动脉枪击音“-”。心电图示:完全性左束枝阻滞。超声心动图:室间隔中上2/3处呈囊状腔并与右冠状窦底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交替进行的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弛豫时间(T2*)磁共振成像技术明确判断缺血心肌的活力.方法 结扎7个猪心脏的左前降支2 h后,再灌注1 h产生梗死心肌.继而切取心脏,应用猪血和晶体溶液1:1配制的灌注液对离体猪心脏进行灌注.首先采用快速小角度激发梯度回波序列测定心肌的T1,然后按0.05 mmol/kg注入磁共振对比剂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应用交替进行的T1-T2*成像序列追踪Gd-DTPA首次经过心肌时的信号.当对比剂浓度达到稳定时,重复测定心肌的T1弛豫时间.结果 对比剂首次经过心肌时,正常区域、梗死灶边缘和梗死灶中心在T1信号最强时的T2*信号强度恢复百分率(PRT2*)分别为(37±11)%、(90±15)%和(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6.585,P=0.000).而且应用PRT2*,作图判定的梗死范围与实际的梗死心肌恰好吻合.正常区域、梗死灶边缘和梗死灶中心的T1弛豫时间中位数分别为531 ms、541ms和1298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6.284,P=0.043).但是单纯应用T1弛豫时间无法明确区分正常区域与梗死灶边缘(q=0.082,P=0.775).结论 应用交替进行的T1-T2*磁共振成像技术可以明确识别梗死心肌,从而正确判定缺血心肌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9.
我院自1985年1月至1993年6月手术治疗1338例先天性心脏病,其中6例为完全型肺静脉异位连接病人,现加以总结。临床资料 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6~18(10.5)岁。突出症状为早发紫绀,心悸气短。5例有杵状指(趾)和心前区隆起。6例肺动脉二音亢进并分裂,5例左2.  相似文献   
10.
应用磁共振成像(MRI)可评估心肌活力[1,2],其原理是梗死心肌细胞膜破裂,导致磁共振对比剂的分布增加.梗死心肌细胞膜破裂同时,微血管损伤也随之发生[3],此时血池对比剂可由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4].我们建立家猪心肌梗死模型,应用血池对比剂监测梗死心肌微血管壁完整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