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海丰  甘艺平 《广东医学》2002,23(6):563-563
患者 ,女 ,2 3岁。近 2个月来运动后自觉腰部隐痛来诊。门诊拟“肾积水”收入我科。患者无泌尿系结石、感染史 ,无腰部外伤史 ,发病以来无畏寒、发热 ,无排肉眼血尿 ,疼痛无向他处放射。体查 :右肾区轻叩痛 ,输尿管行程上段深压痛 ,膀胱区无压痛 ;腹部无异常。辅助检查 :血常规正常 ,尿常规正常 ;泌尿系超声波示右肾积水 (中度 ) ,输尿管上段扩张 ;KUB未见结石 ;IVU检查提示右肾盂、肾盏显影延迟且淡 ,输尿管上段中度扩张并于L4水平折向内上横行约 2cm再向下行 ,于横行段见明显压迹 ;为明确诊断予行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 ,结果显示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补肾祛瘀法对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45例精索静脉曲张不育症患者,口服桃红四物汤合五子衍宗丸治疗3个月。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精液量、精子密度、精子活力均显著性提高(P<0.05),精液液化时间较治疗前显著性降低(P<0.05);治疗后血清抑素B含量显著提升(P<0.05),患者的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肾祛瘀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腔内微创技术治疗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48例不同梗阻原因致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采用膀胱镜下逆行插管(3例)、输尿管镜下取石/碎石后置管(35例)引流、经皮肾穿刺造瘘引流(10例)解除梗阻,回顾性分析其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均成功解除尿路梗阻,无一例死亡,无尿瘘、输尿管穿孔、肾出血等并发症。结论:上尿路梗阻是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应首选输尿管镜技术处理。如处理困难,膀胱镜下逆行插管和经皮肾镜穿刺造瘘引流也是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宋小松  甘艺平  余强国  陈勇  孙伟  卢伟 《重庆医学》2011,40(33):3366-3367,3369
目的 探讨局部麻醉(局麻)超声引导下侧卧位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 分析2007年8月至2008年8月采用局麻超声引导穿刺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38例的临床资料,分别在术中及术后4、24、48 h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 36例患者在局麻下完成手术,2例因不能忍受疼痛改为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LNCap和DU145细胞在体外培养时相关细胞特性及差异。方法常规培养LNCap和DU145细胞株。设6组:无血清空培养液组(A组)、有血精空培养液组(B组)、无血清培养LNCap组(C)组、有血清培养LNCap组(D组)、无血清培养DU145组(E组)和有血清培养DU145组(F组)。6组同时培养48h后,取各自培养液上清,经相关试剂盒ELISA分别检测睾酮(T)、雌二醇(E2)、孕酮(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tPSA和fPSA浓度。结果T在A组未检出,B组因含血清而有少量T,在C、D和F组中T显示低浓度,但在E组却成倍升高。C、D、E和F组E2水平都高于对照组A、B组(P<0.05)。P在6组中差别都不大。VEGF在C、D、E和F组都有极其异常高表达(P<0.01),C、D组比对照组约高100倍,而E、F组比对照组则远高出1000倍。bFGF在C、D组与对照组差别不大,但在E、F组却显著升高(P<0.01)。E、F组中fPSA含量大于C、D组,在D、E和F组fPSA/tPSA均升高达44%。结论研究LNCap和DU145体外培养相关特性,可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前列腺癌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正常成人睾丸动脉(TA)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上解剖,为隐睾及其肿瘤的诊断或睾丸移植等提供信息。方法:搜集行全腹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的正常男性125例,采用容积重组(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观察TA的解剖情况。结果:125例TA中,共110例双侧TA显影,显影率88.0%(110/125)。TA直径左侧为1.1~2.4mm,平均(1.69±0.21)mm;右侧为1.1~2.5mm,平均(1.70±0.23)mm。83.6%(92/110)的TA开口自肾动脉与肠系膜下动脉之间的腹主动脉前外侧壁,16.4%(18/110)异位开口。结论:TA在MSCTA上显影率高,AV技术血管重建能清楚地显示其起起止、走行及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7.
输尿管镜致输尿管严重损伤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致输尿管严重损伤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 876例输尿管镜诊疗过程中15例输尿管严重损伤的临床资料。15例中,输尿管断裂4例,均行输尿管吻合术;输尿管全层撕脱4例,其中1例行肾下移输尿管膀胱瓣吻合,2例行回肠代输尿管术,1例行肾切除术;输尿管黏膜袖套样剥离7例,其中4例内置双J管引流,1例行输尿管膀胱瓣吻合,2例行回肠代输尿管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经随访3个月~3年,1例出现输尿管末端狭窄闭锁,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后治愈,1例因反复肾感染行肾切除外,余13例均无异常。结论输尿管镜手术致输尿管严重损伤时,及时发现损伤并按损伤类型不同,分别采用输尿管吻合、输尿管膀胱吻合、回肠代输尿管等方法处理,疗效满意,预后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雄性小鼠去势术后早期内环境变化特点,为合理有效建立前列腺良恶性动物模型在去势与非去势的选择方面提供参考. 方法 选用16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平均分为去势组和对照组.去势组采用经阴囊途径双睾丸切除术,对照组则作同一切口假手术.第21天所有小鼠采血处死,分别检测血清睾酮(T)、雌二醇(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SELDI蛋白分析.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去势组血清T接近成倍升高(730/400),E2反而成倍降低(112.53/256.45),T/E2较对照组升高约4倍(6.49/1.56);VEGF变化不明显(P>0.05);去势组在7个蛋白位点(3.4、5.3、7.1、11.6、11.8、15.2和15.9 KDa)有高表达,在2个位点(6.0和6.2 KDa)为低表达. 结论 去势与否不仅对小鼠机体性激素、VEGF和蛋白表达等有影响,而且会导致在去势与否基础上所建立的前列腺良恶性模型特征不同及其研究结果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右肾上腺肿瘤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病理证实的右肾上腺肿瘤患者27例,采用容积再现重组(VR)血管生长技术(AV)进行血管重建,显示右肾上腺动脉(AA)供血肿瘤,评价其在定位诊断中的准确性。结果 27例右肾上腺肿瘤最大径5.2cm~11.5cm,平均7.3cm,原发性肿瘤21例,转移性肿瘤6例,均不同程度突入肝脏右叶。AV重建显示25例肿瘤由右侧AA供血,显影率及定位诊断准确率均为92.6%(25/27)。结论 MSCTA通过显示AA供血肿瘤,能准确进行右侧肾上腺肿瘤定位诊断。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