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急性心肌梗死诊疗现状及影响因素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北京市某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02年急性心肌梗死诊疗情况的分析,了解目前我国城市医院急性心肌梗死诊治的现状,并初步探讨影响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的相关因素。方法按照ICD-10编码,选择2002年出院第一诊断为121.*的所有病人,对其病案首页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该院2002年急性心肌梗死院内病死率10.0%,平均住院日18.22天,平均住院费用49799.26元。从心脏科室入/出院与从非心脏科室入/出院的病人,其转归、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均不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发生后进行CABG手术的病人平均住院日较长。结论入/出院科室不同,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转归、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不同。急性心肌梗死从心内科及CCU入院、从心内科出院这样一条诊疗流程,病死率最低、平均住院日最少,是较为合理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院内等待CABG手术是造成平均住院日延长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3.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具有起病隐匿、侵袭性强、生长快速、治疗后易复发、生存期短、病死率高等特性,被认为是“癌中之王”及难治性恶性肿瘤。肝移植作为治疗进展期肝癌有前途的外科手段备受瞩目,但也存在着争议。主张肝移植用于治疗肝癌者认为:(1)肝癌生长具有多中心生长的特点,肝移植手术切除了全部肝脏,达到外科手术根治肝癌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马俐  王燕庆 《中国病案》2012,(11):48-49
目的预测某医院门诊人次,为医院门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某医院2007年-2011年门诊人次,采用趋势季节法建立门诊人次预测模型,对该院2012年门诊诊次进行季节预测。结果通过季节趋势预测,得到该院2012年各季门诊人次的点估计值和区间预测值。结论趋势季节模型简便易行,预测效果好,可为医院工作的发展规划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5.
肝脏穿刺活检在诊断移植肝病理改变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肝移植术后肝穿刺活检标本的病理变化与特征。方法回顾分析从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间39例肝脏移植术后患者53例次诊断性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用HE染色方法显示其病理形态学的改变。结果采用Banff国际排斥反应病理诊断标准及参照临床检查和治疗结果,53例次肝脏穿刺检查分别被诊断为急性排斥16例次、保存性灌注再损伤12例、胆道并发症9例次、药物性肝脏损伤11例次、慢性排斥3例次、急性肝坏死2例。结论保存性肝脏损伤时肝内的小灶性坏死、肝细胞气球样变性及药物损伤所诱导的多形态肝细胞变性是区别急性排斥反应的重要病理特征。早期胆道狭窄通常显示为小胆管的反应性增生和伴有轻度肝细胞损伤的微胆管胆汁淤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M)保留灌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的治疗作用及效果。方法选择SAP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OM灌肠组(15例)。对照组:确诊后每12 h应用温盐水500 mL灌肠清理肠道后,盐水100 mL保留灌肠;OM灌肠组:确诊后每12 h应用温盐水500 mL灌肠清理肠道后,OM溶液100 mL(OM 200 mg)保留灌肠。对照组和OM灌肠组确诊前1 d(D0)及确诊后第1、2、3天(D1、D2、D3)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D-乳酸、内毒素浓度。结果对照组与OM灌肠组D0及D1时,血浆D-乳酸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时,OM灌肠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D-乳酸浓度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与OM灌肠组D0及D1时,血浆内毒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时,OM灌肠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浆内毒素浓度显著下降(P<0.05)。结论 OM保留灌肠治疗SAP,不但能减少肠内细菌含量,还能对肠黏膜屏障的损伤及细菌移位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某医院2011—2013年放射工作人员接受外照射剂量水平,正确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危害及防护效果,为加强放射防护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GBZ 128—2002《职业性外照射个人监测规范》的要求,采用热释光个人剂量计进行监测。结果 2011—2013年累计监测516人,年集体有效剂量分别为27.8、34.1、31.7人·mSv;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18、0.19、0.17mSv。人均年有效剂量2mSv者占99.99%,全部放射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5mSv。3年中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所受的年有效剂量水平分别为0.26、0.28、0.23mSv/a,明显高于放射治疗、核医学和X射线影像诊断工作人员所受的年有效剂量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水平均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但不同工种的个人受照剂量水平差异仍然较大,其中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最高,应给予重点监测。  相似文献   
8.
赵桐  王燕庆 《中国病案》2001,2(Z1):150-151
为了解"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前后的住院费用状况,以便为医院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1年1-4月与去年同期的住院费用的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结肠上皮黏膜细胞屏障损伤是发生细菌移位的最根本原因.结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是机体防止肠道内细菌发生移位的机械屏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结肠上皮黏膜细胞旁间隙是由蛋白复合体封闭,蛋白复合体被认为可以调节细胞之间的通透性,在众多蛋白复合体中,ZO-1、Claudin-1和Occludin最具代表性,已经成为实验判断结肠上皮黏膜细胞屏障损伤程度的重要指标.内毒索是细菌释放产物,抗内毒索是保护结肠黏膜屏障、预防和治疗细菌移位的方法之一.抗内毒素药物众多,但至今还没有一种能被临床广泛认同的药物.清胰汤和柴芩承气汤等我国传统中药具有保护肠黏膜屏障,抑制肠道细菌移位的作用.氧化苦参碱具有抗菌、抗炎、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在重症感染时对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但其作用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有待深入研究.我国传统中药在重症感染时结肠上皮黏膜细胞屏障损伤导致细菌移位的防治临床应用中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全层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68例胃黏膜下肿瘤患者行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或全层切除术(EFR),手术操作分为标记、抬起、切缘、剥离和(或)切除及创面处理5步,评价操作成功率、治疗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40例起源于黏膜下层胃黏膜下肿瘤行ESD术,均完整剥离病变,病灶直径为1.2~3.0 cm,平均手术时间为(25.0±3.5)min(15~60)。病理诊断为间质瘤86例、平滑肌瘤45例、脂肪瘤4例和神经鞘瘤5例。术后无出血及穿孔发生。28例起源于固有肌层及固有肌层与浆膜紧密粘连的胃黏膜下肿瘤,行EFR术成功切除包括浆膜在内的所有病变,平均手术时间为(75.0±10.5)min(45~140),切除肿瘤直径1.8~4.0 cm,病理诊断为间质瘤16例、异位胰腺4例、平滑肌瘤7例和神经鞘瘤1例。术后无胃肠道出血,1例术后2周因夹闭创面钛夹脱落出现腹膜炎体征,行内镜下修补夹闭创面,3 d后症状消失。所有病例均未行外科手术治疗,平均住院天数(5.0±2.0)d(3~10)。中位随访时间为7.5个月,无复发。结论 ESD及EFR治疗胃黏膜下肿瘤安全有效,可替代外科手术,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