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乙型肝炎母婴垂直传播是乙肝最重要的传播方式之一,约有30~45%的乙肝是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而且母婴传播最容易形成慢性带毒。乙肝疫苗或乙肝疫苗合并HBIG的使用,可有效地阻断HBV母婴传播,保护率75~90%。但乙肝疫苗免疫持久性、乙肝疫苗免疫后抗HBV感染力、是否需要再次免疫、再免的适宜时间等均有待深入研究。我们对1982~1984年间应用美国NIH乙肝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乙型肝炎(乙肝)流行高发区,1979年全国部分地区调查,人群HBsAg阳性率为8.83%(RPHA)。乙肝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高发区人群中大量慢性HBsAg携带者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对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及其阻断方法的研究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于1980年对80名  相似文献   
3.
少林强身太子功(简称太子功)是历代少林和尚养生的内传秘功,其特点是融动静为一体,动作刚柔相济,以意引气,以力促气,气入内膜,濡养腠理,营灌全身内脏,对不同体质、不同病情的人可选择部分合适的功段进行锻炼。我院对48例住院患者授以此功法,坚持练功4个月进行观察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对象方法1.对象 48例为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是乙肝重要传播途径,H 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出生6个月内24.3~45%发生HBsAg阳性,当母亲HBeAg阳性时,85~90%婴儿在6个月内发生乙肝病毒(HBV)感染,并容易演变为慢性HBsAg携带者(1~2)。乙肝疫苗或乙肝  相似文献   
5.
50名 HBsAg 阳性母亲的婴儿,用国产乙肝疫苗免疫接种,采用0、1、6三剂方案,每剂20μg/ml,肌肉注射。接种乙肝疫苗后1、3、6及12个月时,抗-HBs 阳性率分别为20%、44%、72%与82%;S/N 均值分别为4.98、20.85、60.79与86.72。6月龄时,16名 HBeAg 阴性母亲的婴儿,HBsAg 全部阴性;34名 HBeAg 阳性母亲的婴儿,6名 HBsAg 阳性,占17.6%(6/34),可降低婴儿 HBsAg携带率76.5%。根据血清学检测,婴儿对乙肝疫苗免疫反应有6种类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80名HBsAg阳性母亲所生婴儿的HBV感染的10年观察结果。80名婴儿在6个月时HBsAg阳性率为51.34%,HBV感染率为52.5%,75%婴儿呈HBsAg持续携带状态。出生后6个月时HBsAg阴性的婴儿至10年时HBsAg阳性率为19.3%,HBV感染率为46.7%,80名婴儿在10年中HBsAg累积阳性率为65.1%,HBV总感染率为77.7%,表明HBsAg阳性母亲的婴儿除母婴传播外,水平传播也不容忽视,强调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及乙肝高发区普遍对新生儿进行预防免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儿童对乙型肝炎疫苗加强接种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经乙型肝炎疫苗初免的38名儿童对乙型肝炎疫苗加强接种的免疫效果。疫苗加强接种后97.4%(37/38)儿童产生了免疫应答,接种后3周、3月及6月的抗-HBs水平由接种前的33.6IU/L,分别增至824.1、407.7及193.6IU/L,平均增高24.5、12.1和5.8倍,加强接种后3周抗-HBs水平达到高峰,3月及6月时抗-HBs水平比3周时分别下降50.5%和76.5%。加强免疫的应答效果主要由初免的免疫应答状态所决定。本文显示,儿童用10μg乙型肝炎疫苗加强接种能获得良好的免疫应答效果。  相似文献   
8.
乙肝(HB)疫苗初免研究表明,初免后抗-HBs水平会随时间逐渐下降,甚至低于检测水平。当抗—HBs水平降至10IU/L(即抗-HBs抵抗HBV感染最低有效保护水平)时,HBV感染的危险性及感染率就会相对增加。因此,随着HB疫苗的推广应用,对HB疫苗已初免的儿童是否需要再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9例HBsAg阳性母亲所生,并于0、1、6月龄时接种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而形成HBV持续感染的小儿,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有无HBV感染的研究.应用未标记酶抗酶免疫复合物法(PAP)检测HBsAg和HBcAg,原位核酸杂交检测HBV-DNA;10例抗HBs阳性幼儿作为对照.结果:9例血清HBsAg阳性幼儿的PBMC中有4例HBV-DNA阳性.其中3例HBsAg同时阳性.另有1例HBsAg阳性,但未测到HBV-DNA.HBc Ag均阴性.HBV-DNA分布于胞浆中,阳性细胞数约占细胞总数的1~2%.对照组PBMC中HBV-DNA、HBsAg和HBcAg均阴性.上述结果表明,HBV已感染PBMC,并在其内表达S抗原.  相似文献   
10.
谷丙转氨酶(SGPT)活性的测定是诊断病毒性肝炎比较敏感的指标,但临床发现孕妇产前SGPT升高及产后迅速下降,SGPT究竟能否作为孕妇病毒性肝炎的诊断依据,为此对医大附属妇女保健院产科门诊从孕3~9个月健康孕妇常规空腹抽血检HB_sAg,SGPT,ZnT,并对HB_sAg阴性、ZnT正常的189例检测了硷性磷酸酶(AKP)及耐热性硷性磷酸酶,并以21例病毒性肝炎及浙医一院的22例肝癌、胆管癌、胰头癌、胆囊炎、胆石症等阻塞性黄疸作对照,其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