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随访和早期干预对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方法,将69例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小儿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为36例、33例。观察组家长接受并积极配合,定期随访观察、相关检查、早期干预。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检查和治疗。结果:2年后观察两组患儿预后(如感觉神经性耳聋、智力低下和其他神经系统异常、脉络膜视网膜炎、眼球萎缩、肝硬化及死亡等)。观察组预后良好32例,而对照组预后良好仅6例。经统计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定期随访和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小儿先天性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非营养性吸吮对全静脉营养早产儿胆汁酸及直接胆红素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经全静脉营养治疗的早产儿,随机分成非营养性吸吮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非营养性吸吮组在与对照组采取相同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辅以非营养性吸吮,采用日本产奥林巴斯640多功能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早产儿观察第10天的空腹血清总胆汁酸、直接胆红素(DBIL)。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营养性吸吮组与对照组血清总胆汁酸分别为(9.5±3.1)μmol/L和(36.5±3.8)μmol/L,直接胆红素分别为(6.5±2.1)μmol/L和(26.6±3.5)μmol/L。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静脉营养早产儿存在肝功能异常,非营养性吸吮有利于促进早产儿肝功能的成熟和完善,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患儿于门诊进行肌肉注射时轻音乐背景对其疼痛缓解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100例需进行肌肉注射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在门诊进行注射时选取轻音乐作为门诊背景音乐;B在患儿注射时无任何背景音乐。对两组患儿注射时疼痛评分(NRS评分)及肌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肌注时疼痛评分人数比较显示肌注时A组患儿疼痛评分人数显著优于B组(P0.05)。注射时各项指标比较显示A组患儿其积极配合与能够耐受人数显著多于B组,拒绝治疗人数少于B组(P0.05)。结论:儿科门诊选取轻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对患儿肌注时有较好的疼痛缓解效果。能够有效帮助患儿缓解紧张、抵触的不良情绪,平复心情配合医生治疗。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镇痛、分散患儿注意力作用,可显著提高肌注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生菌对住院早产儿院内感染发病率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8例早产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4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置,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生菌口服,治疗后对早产儿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发生呼吸道院内感染10例(18.5%),干预组发生呼吸道院内感染2例(3.7%),干预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应用益生菌对早产儿进行干预,能够明显降低院内感染发病率,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其追赶性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从NICU出院的早产儿99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出院跟踪随访,依照不同喂养方式将99例早产儿分为三组,分别为早产儿专用配方喂养的甲组、母乳喂养的乙组、足月儿配方喂养的丙组,每组各33例,比较三组早产儿随访后追赶性生长的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时甲组早产儿在身长及体重上大于乙组和丙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时甲组早产儿身长、体重明显大于其它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产儿在出院后进行早产儿专用配方喂养,相对于足月儿配方喂养和母乳喂养来说,能够明显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有助于早产儿在出院后的追赶性生长。  相似文献   
6.
法洛四联症是一种最常见的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它有4种不同的病变: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大所组成的心脏畸形。由于小儿循环呼吸功能差,术后极易产生严重心肺肾等并发症,甚至死亡。因此术后要做好各项护理措施,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