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目的:分析小儿脑性瘫痪的早期表现、临床诊断和鉴别方法。方法:对2001年10月-2003年10月间来我院儿保康复科就诊后被确诊的小儿脑性瘫痪68例漏诊和误诊患儿的首次就诊情况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68例患儿首诊时均被漏诊或误诊,使患儿失去了早期康复治疗的时机。结论:提高和加强对小儿脑瘫早期临床表现的认识,减少漏误诊率,是提高脑瘫患儿早期全面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41岁。因黄蜂螫伤后心慌、患处肿痛骚痒1小时,于1987年10月13日入院。既往无心脏病史。查体:T37℃,P120次/分,R20次/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波筛查发育性髋关节异常(DDH)在脑瘫高危儿随访中的临床价值,并进一步探讨脑瘫高危儿DDH的病因。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年龄小于6月的在院行康复治疗的未失访的脑瘫高危儿98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全部进行髋关节超声波筛查(采用Graf静态检查法),对筛查异常者进行临床干预,1~2岁进行门诊随访,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98例脑瘫高危儿中髋关节发育异常者40例,其中髋关节不稳定者18例,DDH22例(髋关节发育不良者12例,髋关节半脱位者3例,髋关节脱位者7例),对髋关节发育异常者进行临床早期干预,1~2岁门诊随访,仅1例股骨头复位不佳,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论脑瘫高危儿发生DDH的概率较正常儿增高,髋关节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简便、有效的检查方法,对脑瘫高危儿伴发DDH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11种淡水鱼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9,他引:8  
王冀平  李亚南 《营养学报》1997,19(4):477-481
浙江省11种淡水鱼营养成分研究NutrientCompositionsof11KindsofFreshWaterFishinZhejiangProvince王冀平李亚南(浙江省测试技术研究所,杭州310012)WangJiping,LiYana...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评估脑瘫高危儿早期干预前后的脑功能状态。方法按家长意愿将0-6个月脑瘫高危儿100 例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行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门诊随访。干预前和年龄9-12个月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测,观察声强90 dB时各波潜伏期、峰间期变化。结果100例患儿进入结果分析。①潜伏期、峰间期:两组干预前无差异,干预后干预组各波潜伏期和峰间期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②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异常情况:两组在干预前差异无显著性,而在干预后干预组异常者明显减少,对照组变化不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一种能早期提示脑损伤敏感而客观的指标,早期干预后其恢复正常也是脑功能恢复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王冀平 《中原医刊》1998,25(11):16-1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合并症,病死率高,后遗症多,为临床医师所关注。我院四病区,使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701研究所制造的YLC0.5/1型医用婴儿氧舱对30例HIE患儿进行了早期辅助治疗,疗效满意,报...  相似文献   
7.
副伤寒杆菌致化脓性胸膜炎及中毒性心肌炎临床罕见,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男,23岁。因畏寒、高热40℃、胸痛、咳嗽3月于1989年11月25日入院。患者于1989年8月27日无明显原因发热、胸痛、干咳,当地医院诊断未明即用青霉素静滴(剂量不详)。10天后,体温虽降至正常,但感活动时心累,气促而拟诊为“风湿性心肌炎”,给予强的松治疗3月。11月25日再次发热38°~39℃,心累,气促加重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8.
巯甲丙脯酸与氨体舒通联用致严重高钾血症一例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科赵明中,李增高,王冀平患者,女性,66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3年。加重伴下肢浮肿3月,于1993年11月27日入院。查体:BP14/10kPa,肝颈回流征(±),右肺底细湿音,心率...  相似文献   
9.
10.
王冀平 《当代医学》2009,15(30):55-56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与康复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5例小儿脑性瘫痪儿的临床资料,以确诊年龄分为Ⅰ组(0~6个月)、Ⅱ组(7~9月)、Ⅲ组(10月~4岁)三组,各组患儿依病情需要采用运动疗法、药物疗法、高压氧舱等综合康复治疗措施,在1个疗程(3个月)结束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Ⅰ组有效率为93%,Ⅱ组有效率为85%,Ⅲ组有效率为68%,三组间患儿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确诊和开始治疗年龄组小的患儿治疗有效率大于大年龄组。结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是保护小儿脑性瘫痪高危儿健康、减少小儿脑瘫残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