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天幕切开术治疗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天幕切开术治疗合并脑疝形成的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价值。本组天幕切开术治疗合并脑疝形成的外伤性颅内血肿疗效满意,此方法是治疗以小脑幕裂孔疝病人的一种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呼吸科危重症病人进行高脂肪低糖类肠内营养(EN)治疗后,营养状况和呼吸功能指标的变化。方法:选择呼吸科危重症病人120例,随机分为营养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病人均接受相同的抗感染和对症治疗,营养组采用高脂肪低糖EN液(瑞能),对照组采用普通匀浆膳。分别于营养治疗前1 d和治疗后第14天测定血p H值、二氧化碳分压(Pa CO2)、氧分压(Pa O2)、呼吸商(RQ)、每分钟通气量(VE)、二氧化碳生成量(VCO2)、氧耗量(VO2)、氧合指数(Pa O2/Fi O2)以及血清总蛋白(TP)、清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氮平衡(NB)等指标。结果:治疗第14天后,营养组病人的RQ、VCO2、VO2Pa CO2、Pa O2、Pa O2/Fi O2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营养组TP、ALB、NB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呼吸科危重症病人应用高脂肪低糖EN支持可显著改善营养状况和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学营养指标在COPD患者营养治疗效果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将12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营养支持治疗,对比营养支持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学营养指标,同期观察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总蛋白、血清白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并发症少。结论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COPD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脑血管意外患者施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48例老年脑血管意外需要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实验组给予较为完善的营养设计和护理(包括营养液的选择和配制、无菌技术的操作、输注的温度、速度及供给方式等),对照组则常规方式治疗。比较两组的营养状况指标、胃肠道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清蛋白、氮平衡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的胃肠道反应较对照组减少,对照组的并发症与实验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肠内营养是一种方便、安全、有效的临床营养支持方法;对肠道粘膜屏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较为系统的、合理的营养设计和护理,可以使患者得到合理的营养支持,减少胃肠道的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肠外、肠内营养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血浆蛋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80例重症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早期开始给予肠外和肠内联合营养;对照组给予鼻饲匀浆饮食.对比营养支持后两组患者的血浆蛋白指标,同期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红蛋白、总蛋白、转铁蛋白、血清清蛋白及前清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高血糖、肺部感染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外与肠内联合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重症脑卒中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持续质量改进在外科管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91例置管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145)和观察组(n=146)。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对比2组患者的管道意外发生率、焦虑评分和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发生管道意外发生率和焦虑评分均显著降低,满意度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外科管道护理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管道意外发生率,缓解患者焦虑心情,提高患者满意度,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营养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衰)患者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14 d。实验组常规治疗加管饲喂养肠内营养液——瑞高;对照组常规治疗加管饲普通流质。将治疗前后的营养和免疫功能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总蛋白、血清白蛋白、IgA、IgG浓度、CD3+(%)、CD4+(%)及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实验组总蛋白、血清白蛋白、IgA、IgG浓度、CD3+(%)、CD4+(%)及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COPD合并呼衰患者,及时合理的营养干预有助于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提高综合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将神经干细胞经枕大池移植到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蛛网膜下腔中并观察其存活、迁移和分化,从而为神经干细胞的体内存活、迁移和分化机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体外培养BrdU标记的胚胎神经干细胞并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染色对BrdU、神经干细胞标记物nestin的表达进行鉴定:采用Feeney自由落体撞击法制做大鼠脑损伤模型,伤后24 h将BrdU标记的胚胎神经十细胞经立体定向注射移植到蛛网膜下腔;制作大鼠脑绢织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rdU、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伤前24h、伤后24 h及1、2周行动物运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免疫荧光检测显示神经球的表面细胞表达nestin及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到脑内损伤灶存在BrdU阳性神经干细胞、MAP2阳性神经元和GFAP阳性胶质细胞;接受神经十细胞移植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的恢复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枕大池移植到脑损伤大鼠蛛网膜下腔中的神经干细胞能存活且具有远距离迁移能力,并明显有助于脑损伤大鼠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合理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于早期持续鼻饲营养素,静脉营养补充不足;对照组按传统方法伤后6天鼻饲流质。结果实验组的氮平衡等营养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志恢复快,生存质量也显著改善。结论早期营养鼻饲配合静脉营养有利于维护胃肠道结构和功能,改善病人营养状况和预后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综合健康干预措施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综合健康干预措施对在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治疗的67名单纯肥胖儿童(肥胖组)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试验,测定干预前后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血压及血脂水平变化,同时选取65名体重正常儿童作为对照组.结果 肥胖组儿童干预前体重、BMI值、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后BMI、收缩压和TG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P<0.01),HDL-C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健康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单纯性肥胖儿童的体重和BMI,改善其血脂水平,起到调节异常内分泌代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