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1.
胆囊息肉样病变6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胆囊息肉样病变(PLG)的临床诊断、治疗和手术指征。方法对67例PLG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手术指征、手术方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5例PLG经中西药治疗并B超随访1~5年,34例息肉消失,11例息肉明显缩小(<5mm);12例手术采用开腹胆囊切除(OC)、腹腔镜胆囊切除(LC),其中6例(6/12)术后1~5年均出现并发症,4例LC保胆摘除息肉均痊愈,术后1~5年无复发和并发症出现。结论对PLG患者不能单凭B超诊断作为依据,应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定期随访,对年龄大(>60岁)、单基广发、合并胆囊结石或症状无好转且息肉增大(>11~15mm)者行手术治疗;对胆囊息肉患者再行CT增张扫描、内镜超声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切除息肉行病理活检明确是否癌性变,以确定保留胆囊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2.
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16例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影响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易患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12例行Billroth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或穿孔而行急诊手术组及因胃癌行根治术加BillrothⅡ式吻合术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发生率与择期手术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穿孔、急诊手术及胃癌为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瘘的易患因素;术中十二指肠残端的处理是预防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的关键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手术处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7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遵循“清除结石,解除狭窄,切除病肝,通畅引流”的原则,我们采取病肝切除、术中胆道镜检查、取石,肝门部胆管狭窄整形,胆肠R oux-en-Y大盆口吻合,空肠盲袢皮下埋置等综合治疗。术后常规消炎利胆片或中医中药预防结石复发。结果治愈45例(95.7%)。术前黄疸深重,术中渗血不止,停止手术,死亡1例,术后46天胃瘫并衰竭死亡1例。术后发现残留结石4例(8.7%),结石复发3例(6.5%),优良率93.7%;术后并发胆汁漏3例(6.5%),残留结石术后6周经T管窦道取净结石4例。结石复发的3例中经切开皮下空肠盲袢纤维胆道镜取石成功1例,再手术切除狭窄胆肠吻合口,重新行胆管空肠吻合,并应用纤维胆道镜取石2例。结论术前完善的检查对于了解肝内胆管结石的分布及肝门部胆管狭窄的范围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能为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积极的指导作用。病变肝叶或肝段切除、肝门部狭窄胆管大范围切开整形、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并建立皮下便捷通道的肝胆管空肠R oux-en-Y大盆口吻合是治疗该疾病的首选综合治疗方法。术后常规用药预防结石复发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马亚辉  王上忠 《中外医疗》2012,31(32):62+64-62,6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36例,随机分为手术组和对照组各68例。手术组患者均采用经腹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均采用非手术的保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死亡率。结果手术组68例患者中,59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为86.76%;死亡9例,死亡率为13.24%。对照组68例患者中,52例患者治愈出院,治愈率为76.47%;死亡16例,死亡率为23,53%,手术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主要死因为多器官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衰竭以及重症感染等。结论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良好的治愈率以及较低的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提高儿童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6月41例儿童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结果:行剖腹探查手术39例,保守治疗2例,治愈36例,死亡5例.死亡5例中,肝破裂2例、脾破裂1例、十二指肠破裂1例、严重复合伤1例.结论:儿童腹部闭合性损伤应高度重视,实质脏器损伤导致的内出血是患儿死亡的最主要的原因,空腔脏器损伤的延误诊治是导致患儿死亡的另一重要原因,因此早期准确的诊断、积极的治疗、以及综合处理其他严重的合并伤、并发症是成功救治该类患儿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讨脑型血吸虫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脑型血吸虫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病理学特征和随访结果.结果 20例均来自疫区,有颅内高压症状,影像学均提示颅内占位性病变,血吸虫酶联免疫试验3例阳性,显微镜下20例均有血吸虫虫卵沉积,可见活的虫卵周围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可见嗜酸性脓肿和假结核结节形成,病灶周围脑组织水肿,神经元变性坏死.结论 嗜酸性脓肿和以退变虫卵为中心的结核样结节是脑型血吸虫病的主要病理特征.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和颅内高压的症状,影像学表现为颅内占位性病变的病例要考虑到脑型血吸虫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幼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1年2月49例幼儿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情况,总结经验和教训。结果急诊手术38例,保守11例,痊愈42例,死亡7例。死亡的7例患儿中,肝脾破裂4例、十二指肠破裂1例、严重复合伤2例。结论幼儿腹部闭合性损伤有其独有特点,往往主诉不清,症状、体征不典型,诊断难以明确,易延误治疗时机,对此我们应认识到,患儿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是肝、脾等实质性脏器破裂导致的大出血,患儿死亡的另一重要原因是空腔脏器损伤不能及时诊治而导致的感染性休克,我们认为成功救治该类患儿的关键是:①尽早准确的诊断、积极的对症治疗;②同时处理其他更为严重的合并伤、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胆囊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囊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Ⅰ~Ⅱ期胆囊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38例行胆囊癌腹腔镜切除术作为观察组,38例行胆囊癌根治术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术后3年生存率及术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中2例(5.26%)发生并发症,对照组中15例(39.47%)发生并发症,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57.89%,其中Ⅰ期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0%、77.78%,Ⅱ期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0.00%、40.00%;对照组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9.47%、68.42%,其中Ⅰ期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均为100.00%,Ⅱ期患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82.82%、45.40%,两组患者术后1年及3年生存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两组中不同临床分期患者术后1年及3年生存率比较也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26.32%,对照组复发率为10.53%,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胆囊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胆囊癌根治术比较,创伤小,并发症少,且不影响患者预后,在严格掌握适应征的情况下可优先考虑此术式。  相似文献   
9.
王上忠  程明  闫峻 《海南医学》2013,24(7):972-974
目的探讨不同外科治疗方案、手术时间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12例我科治疗AB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轻型胰腺炎73例,重型胰腺炎39例,分析不同治疗方案和手术时机对患者的治愈率和并发症的影响。结果①73例轻症患者中31例在2周~2个月内,38例在2个月后手术治疗,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其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显著优于4例72h~2周内手术治疗的患者(P>0.05)。超过2个月手术治疗的患者容易再次出现ABP症状。②39例重症患者中22例在72h~2周内手术治疗,4例在2周~2个月手术,治愈率均显著优于发病72h内手术治疗的13例患者(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应采用个体化治疗原则,手术方案及治疗时机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研究不同胰肠吻合术式(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胰管对黏膜端侧胰肠吻合、套入式端侧胰肠吻合)对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基于80例采用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的壶腹、胰头周围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研究3种胰肠吻合术式对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主要分析手术时间、胰漏发生率、手术出血量,来探究其围术期并发症以及影响.结果 80例患者中,采用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的有32例(A组),采用胰管对黏膜端侧胰肠吻合的有21例(B组),采用套入式端侧胰肠吻合的有27例(C组);3种胰肠吻合术式的手术时间均在4~7.5小时内,其中胰管对黏膜端侧胰肠吻合的时间最短;围术期并发症患者共80例,围术期死亡4例;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20.5±4.85)d.结论 吻合口漏已经成为胰腺十二指肠切除术围术期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不同的胰肠吻合术式(套入式胰肠端端吻合、胰管对黏膜端侧胰肠吻合、套入式端侧胰肠吻合),要根据手术过程中的实际情况来选取最佳吻合方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