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护理方法,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收治的20例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统一进行全面的护理。结果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和健康宣教,严格掌握用药速度和方法,正确选择静脉,加强输液巡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用药后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狄建欣 《吉林医学》2014,(4):836-837
目的:探讨肺栓塞的护理方法,积累临床护理经验,以更好的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对17例肺栓塞患者进行规范的临床护理。结果: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对肺栓塞患者积极进行规范性的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肺结核患者应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护理方法,积累临床护理经验。方法对收治的2 0例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的肺结核患者统一进行全面的护理。结果提高了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论做好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加强消毒隔离制度和健康宣教,严格掌握用药速度和方法,正确选择静脉,加强输液巡视,避免静脉炎的发生;用药后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效果,及时发现并处理不良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慢性胃炎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并分析其对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73例,按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5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疾病心理状态情况,比较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结果 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下降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依从率、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37%、97.37%,均高于对照组的74.29%、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治疗期间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干预的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还可优化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课宣教对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宣教效果及对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8月1日至9月30日在帮扶的甘肃省某县人民医院消化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口头和纸质版健康教育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微课宣教。比较两组患者健康宣教的效果、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入院时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健康教育掌握程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宣教可以提高西部基层医院糖尿病健康宣教效果,提高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患者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房质量控制体系分析,提出护理质量控制管理要点为:建立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小组长-副组长的质控体系。扩大质控体系,人人掌握质控标准,明确质控员工作职责,落实质控工作内容,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护理工作者的社会和工作现况,研究其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水平,并分析三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分层抽样对天津市海河医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和天津市黄河道医院三家医院的237名护理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描述其社会和工作现状,评价其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水平。最终获得198份合格的问卷调查结果。结果护理工作者存在一定水平的职业倦怠,情感衰竭得分(18.49±8.26)和去个性化维度得分(9.68±4.42)均处于中等水平,其主要与婚姻状态、合同类型和性别等社会与工作现状相关,个人成就感得分(38.12±16.37)处于低水平,主要与排班情况和亲属同住现状相关;职业压力水平得分(41.82±18.19)与培训情况、每天护理的患者数量及工龄相关,其与成就感降低维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护理工作者的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是与其个人的社会生活及工作现况相关的,因此,通过不断加强和改善自身的一些内部因素,也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和职业压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