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外伤性手指指腹缺损在临床上很常见,其修复方法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带血供的游离植皮术,一类是带血供的各种皮瓣修复术。两类方法各有其优缺点。作者取两类方法的优点,克服其缺点,设计了带有深筋膜的皮肤复合物组织(以下简称筋膜皮片)修复指腹缺损。临床应用16例21指,随访3mo~3a,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6例均为男性,年龄18~49岁,平均28岁,共21指,其中拇指5个,食指8个,中指5个,无名指2个,小指1个。1例患者同时损伤的手指最多2个。3例4指为钢丝绳绞勒伤,余均为电刨或电锯伤。均为!期修复,皮瓣…  相似文献   
2.
3.
在修复屈指肌腱的同时,行大隐静脉游离移植。修复手指充分屈伸时肌腱吻合口活动范围的一段鞘管,以防止屈肌腱粘连。临床应用21例,均为2~5指鞘管区肌腱损伤,共33指,经6个月至3年的随访,按美国TAM法评定,优良率达90%。大隐静脉修复鞘管是防止屈指肌腱粘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笔者采用前臂内侧筋膜皮瓣,不吻合血管,植入指腹创面,直接缝合修复指腹缺损。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共56例78指,其中男性48例,女性8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53岁,平均27岁。78指中有拇指18个;示指21个;中指16个;无名指11个;小指12个。其中8例12指为钢丝绳绞勒伤,15例21指为机器挤切伤,3例5指为鞭炮炸伤,8例11指为石头挤击伤,8例10指为车祸致伤,2例2指指腹血管瘤切除术后,2例3指为腕关节离断伤伴指腹缺损,2例4指手掌离断伤伴指腹缺损,其余为电刨或电锯伤。全部病例均为Ⅰ期修复,皮瓣最大面积为30cm×25cm,最小面积为15…  相似文献   
5.
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肉瘤中的临床意义及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骨形态发生蛋白在骨肉瘤的临床诊断、侵袭、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l例骨肉瘤标本的BMP表达,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AKP升高病例组中95%的病例BMP阳性表达,临床X线成骨性骨肉瘤病例组中88%的病例BMP阳性表达,肺转移病例组中90%的病例BMP阳性表达。P值分别为0.0016和0.0238,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BMP阳性表达合并AKP值升高,可作为成骨性骨肉瘤临床筛选检测;BMP较临床X线对骨肉瘤的预后判定更准确;BMP阳性表达与肺转移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中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手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25例.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14例(钢板组),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6例(克氏针组),切开复位外固定架固定5例(外支架组).结果 经术后3~22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时间为10~22周,平均13周.按改良Shea评定法进行功能评价,优良率:钢板组78.6%,克氏针组83.3%,外支架组80.0%.结论 手术治疗中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具有良好关节面复位及稳定固定作用,能较好地防止腕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有利于腕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1997年 6月~ 1 999年 1 1月 ,我院应用 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31例 ,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2 3例 ,女 8例 ;年龄 2 0~ 65岁 ,平均 39岁。其中高处坠落伤 1 6例 ,车祸伤 1 1例 ,压砸伤 4例 ,其他 1例。损伤节段为 T111例 ,T12 1 0例 ,L11 5例 ,L2 3例 ,L31例 ,L4 1例。其中相邻两个椎体骨折 2例 ,间隔 1个椎体骨折 1例。按 Denis[1]分型 :爆裂骨折 1 9例 ,压缩骨折 8例 ,Chance骨折 1例 ,骨折脱位 3例。其中不稳定骨折 2 6例 ( 83% )。术前神经功能损伤按 Frankel分级 :A级 5例 ,B级…  相似文献   
8.
带蒂大网膜血管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9.
脊柱损伤合并截瘫39例治疗体会牟善霄,葛文学,成得远,刘玉祥,李宜照我院自1985年6月至1993年6月共收冶脊柱损伤合并截瘫患者39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9例;年龄20~65岁,平均32岁。伤因以车祸致伤最多,其次为坠落伤:受伤椎体:颈椎9例,其...  相似文献   
10.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在临床上非常多见 ,处理较为棘手 ,特别是Ⅲ、Ⅳ期病人的治疗就更加困难。我们于 1990年 3月始 ,采用带蒂的大网膜血管转移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Ⅲ、Ⅳ期病人 ,经 3年以上随访的有 12例 12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 ,男 10例 ,女 2例。年龄 7~ 42岁 ,其中 12岁以下者 2例 ,成人年龄最小 2 6岁 ,平均 36岁。左髋 7例 ,右髋 5例。其中 7例有长期 (5年以上 )大量 (5 0 0ml/d)饮酒史 ,2例有激素治疗史 ;1例Legg-Perthe’s病 ,1例有外伤史 ,1例原因不明。术前X线评价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