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预防医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1.
目的揭示某综合医院道路交通事故住院患者的直接死因及其主要交通事故特征,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医院创伤救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方法对汕头市某综合医院2003—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住院患者的住院病案信息进行核实、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7039名病例,男女之比为2.35:1,总死亡人数为145人,其中男性104人,女性41人,致死率为2.06%,秋季致死率高,随着年龄增加,死亡率增高,男性致死率高于女性致死率,其死亡率之比为1.08:1。病人死亡的前3位直接死因为:重型颅脑损伤,脑肿胀,脑挫伤和创伤性硬膜下血肿;前3位交通事故类型为:未特指的机动车交通事故,骑摩托车与小汽车(轻型货车)相撞,行人与摩托车相撞;死者主要为摩托车骑乘者(64例,44.14%)。结论道路交通事故住院患者直接死因为颅脑损伤,主要事故类型为摩托车交通事故。应加强对摩托车事故预防,佩戴好头盔,医院要加强对颅脑损伤的有效救治与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湖南省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卫生人力资源现状,为各级政府行政部门卫生资源配置提供基础依据。方法借助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机构监测信息网络直报系统,获取湖南省137家妇幼保健机构基本情况和卫生人力资源数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湖南省有1所省级、14所地市级、122所县区级妇幼机构,湖南省总共有8所(5.8%)三级妇幼机构,53所(38.7%)二级妇幼机构。省级、地市级、县区级平均分别缺少编制数为21、202和52个,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均占在职职工总数的83.0%以上。省级机构本科学历占到56.09%,硕士学历占到24.81%;地市级本科学历占到60.66%,大专及以下占到34.77%;县区级机构大专及以下占到70.51%,本科占到29.11%,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湖南省省级、地市级和县区级机构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比例分别为1∶1.1∶3.3,1∶1.9∶4.2和1∶5.4∶12.5,各级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湖南省妇幼保健三级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城乡分布不平衡,编制缺乏严重,卫生技术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需要政府行政部门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湖南省 2010—2019年孕产妇死因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孕产妇死亡的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湖南省妇幼三级信息监测网络收集 2010—2019 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个案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整体情况、城乡分布、死因分布、死亡评审结论和影响死亡的相关因素,对孕产妇死亡率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9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从2010 年26.70/10 万下降至 2019 年的 9.49/10 万,降幅64.46% (χ2趋势 = 94.02,P <0.001);死因构成中间接产科原因占50.58%,直接产科原因占49.41%,直接产科死因呈现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 = 109.62,P<0.001),妊娠合并症为主的间接产科死因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χ2趋势 = 31.28,P<0.001),全省孕产妇前三位死因分别为产科出血 (27.86%)、羊水栓塞 (12.11%)、妊娠合并心脏病(8.71%),城市和农村前三位死因顺位一致,均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但是农村产科出血发生率(χ2趋势 = 50.84,P<0.001)、羊水栓塞发生率(χ2趋势 = 16.41,P<0.001)、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率(χ2趋势 = 8.21,P = 0.004)均高于城市。经省级评审可避免死亡占65.34%,不可避免死亡占34.66%,其中农村死亡孕产妇可避免死亡率较城市高(χ2趋势 = 13.36,P<0.001)。结论 2010—2019年湖南省孕产妇死亡控制成效显著,但仍需提高产科出血和妊娠合并症的救治能力,进一步降低可避免孕产妇死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揭示某综合医院道路交通事故住院患者的直接死因及其主要交通事故特征,为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和医院创伤救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方法对汕头市某综合医院2003-2011年道路交通事故住院患者的住院病案信息进行核实、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7 039名病例,男女之比为2.35∶1,总死亡人数为145人,其中男性104人,女性41人,致死率为2.06%,秋季致死率高,随着年龄增加,死亡率增高,男性致死率高于女性致死率,其死亡率之比为1.08∶1。病人死亡的前3位直接死因为:重型颅脑损伤,脑肿胀,脑挫伤和创伤性硬膜下血肿;前3位交通事故类型为:未特指的机动车交通事故,骑摩托车与小汽车(轻型货车)相撞,行人与摩托车相撞;死者主要为摩托车骑乘者(64例,44.14%)。结论道路交通事故住院患者直接死因为颅脑损伤,主要事故类型为摩托车交通事故。应加强对摩托车事故预防,佩戴好头盔,医院要加强对颅脑损伤的有效救治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汕头市某三甲医院道路交通伤害(road traffic injury,RTI)病例的预测模型,并对该医院接收RTI病例数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为RTI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汕头市某三甲医院2002年10月~2012年5月RTI病例,以每月发生例数进行整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9.0和Stata12.1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建立自回归综合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ARIMA),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通过建模流程最终拟合的模型为ARIMA(1,2,2),经Box-Ljung检验所有Q统计量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残差序列的白噪声检验结果亦显示模型残差序列为白噪声序列,且观察值均在拟合值的可信区间内,说明所建模型拟合度较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该医院接收RTI病例数在未来两年有增加的趋势。结论 ARIMA模型能较好地预测RTI的发生和变化趋势,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预防和控制RTI提供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先天性耳廓畸形耳模矫正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2019年1月—2021年12月在湖南省妇幼保健院耳鼻咽喉科门诊进行耳模矫正的201例(318耳)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按患儿开始治疗的日龄将其分为3组:109例(181耳)<14 d的患儿为1组,75例(117耳)14~42 d的患儿为2组,17例(20耳)43~89 d的患儿为3组;分析3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治疗时长、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201例(318耳)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治疗的显效及治愈率为93.4%,佩戴时长平均(32.4±10.8) d,并发症发生率45.9%。3组的治疗显效及治愈率分别为96.7%、90.6%、8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9,P=0.005);3组的矫正时长分别为(30.2±10.4)、(35.2±10.8)、(35.5±9.7) 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8.940,P=0.000);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7.0%、59.8%和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900,P=0.001)。结论 先天性耳廓畸形患儿通过耳模矫正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14 d内开始治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时长,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