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赣榆县肝癌有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 [方法]对新发肝癌病例及其健康对照者开展相关因素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相关危险和保护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是住地有污染(OR=1.73),炒菜油很热(OR=1.03),进食热烫(OR=1.41),粮食有霉变可能(OR=1.79),吸烟部位深(OR=1.45)、家庭成员吸烟(OR=1.55),经常饮酒(OR=1.16),性格抑郁(OR=1.78),有肝炎患病史(OR=3.31),有癌症家族史(OR=2.54);主要保护因素为粮食存放一段时间再食用(OR=0.96).[结论]本次研究所发现的有关结果可以为赣榆县肝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赣榆县位于江苏省最北端,东临黄海,人口108万。据我县完善的居民死亡全死因报告和肿瘤发病报告系统监测结果来看,恶性肿瘤的死亡是该县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其中食管癌的发病和死亡顺位均居全癌种的第一位。因此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影响因素,可以为开展我县食管癌的预防控制和社区干预提供措施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掌握自杀死亡的流行规律,为开展社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期望寿命,通过计算潜在寿命损失年指标分析潜在寿命损失,计算累积死亡率,分析死亡几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死亡的时间趋势。结果 1996~2002年,赣榆县居民自杀粗死亡率为26.90/10万,占居民因伤害死亡的38.72%,居于首位,所导致的潜在寿命损失年占全死因的12.26%,平均每一位自杀死亡者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是25.36人年。男性和女性自杀死亡率曲线在60岁处出现交叉,60岁后,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丘陵山区和内陆平原居民自杀死亡率明显高于沿海,自杀死亡主要集中在一年的6月份前后。主要自杀方式是喝农药,占50.46%,其次是自缢,占38.17%。结论 应从建立应激机制、加强农药管理、降低农民负担及提高对自杀者的急救能力等方面入手,努力降低自杀现象的发生,减少自杀给家庭和社会所造成的负担。  相似文献   
4.
江苏省赣榆县1996~2002年居民自杀死亡流行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资料分析与结果:通过对1996~1999年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专题回顾性调查资料和2000~2002年赣榆县全死因登记报告系统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自杀死亡水平:1996~2002年赣榆县年均自杀粗死亡率26.90/10万  相似文献   
5.
赣榆县胃癌流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赣榆县胃癌有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对新发胃癌病例及其健康对照者开展相关因素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相关危险和保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住地有污染(OR=1.97),进食咸(OR=1.45)、进食热烫(OR=1.82)、吃饭不按时(OR=1.28),无遮盖存粮(OR=1.29)、粮食有霉变可能(OR=1.45),经常吸烟(OR=1.28)、吸烟部位深(OR=1.34)、家庭成员吸烟(OR=1.35)、工作场所被动吸烟(OR=1.54),经常饮酒(OR=1.14),饮烫茶(OR=1.72),性格抑郁(OR=1.67),有癌症家族史(OR=1.96);主要保护因素为经常生吃大蒜(OR=0.85)、清晨饮茶(OR=0.67)。结论本次研究所发现的有关结果可以为赣榆县胃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赣榆县胃癌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为该地区胃癌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319例新发胃癌病例及其1:1配对的健康对照者进行相关因素调查,应用条件Logistic回归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进食热烫食物(OR=2.21,95CI:1.57~3.12)、上消化道炎症患病史(OR=4.26,95%CI:2.59~7.03)、癌症家族史(OR=2.29,95%CI:1.37~3.82);主要保护因素为经常生吃大蒜(OR:0.64,9CI:0.42~0.96)、经常饮茶(OR=0.37,95%CI:0.25~0.54).结论 胃癌的发病与不良的膳食习惯、上消化道炎症及癌症家族史有关,生吃大蒜和饮茶能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心脏病的死亡特点。方法 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期望寿命,通过计算YPL上指标分析潜在寿命损失,计算累积死亡率分析疾病死亡几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死亡的时间趋势。结果 1996~2002年,赣榆县居民心脏病年均死亡率为43.31/10万,性别问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35岁以上人群是心脏病死亡率高发人群;各类心脏疾病中,心肌梗塞居于首位,占62.35%;心脏病造成的人均潜在寿命损失为14.34岁,去除该病,可使现时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增加1.40%;心肌梗塞、慢性风心病死亡在1~2月附近存在明显季节高峰。结论 冠心病35岁以上人群是预防控制心脏病的重点疾病和人群;中老年人群在冬季应重视加强预防保健,在社区开展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当运动和保持心理平衡等为主要内容的健康促进行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掌握心脏病的死亡特点,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依据。方法: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期望寿命,通过计算YPLL指标分析潜在寿命损失,计算累积死亡率分析疾病死亡几率,用圆形分布法分析死亡的时间趋势。结果:1996—2002年,赣榆县居民心脏病年均死亡率为43.31/10万,性别间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35岁以上人群是心脏病死亡率高发人群;各类心脏疾病中,心肌梗塞居于首位,占62.35%;心脏病造成的人均潜在寿命损失为14.34岁,去除该病,可使现时居民平均期望寿命增加1.40%;心肌梗塞、慢性风心病死亡有(1—2月)明显季节高峰。结论:冠心病、35岁以上人群是预防控制心脏病的重点疾病和人群;中老年人群在冬季应重视加强预防保健,在社区开展戒烟限酒、平衡膳食、适当运动和保持心理平衡等以预防心脏病的死亡。  相似文献   
9.
赣榆县食管癌流行危险因素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位居赣榆县各类恶性肿瘤死亡率之首,对全县广大居民的健康造成较大危害。为探讨食管癌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有针对性地开展食管癌的预防控制工作,2002年9月份起,在省CDC的指导下,该县开展了以人群为基础的食管癌流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资  相似文献   
10.
赣榆县肺癌流行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赣榆县肺癌有关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方法对新发肺癌病例及其健康对照者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其相关危险和保护因素。结果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为住地有污染(OR=2.83),进食热烫食物(OR=1.56)、不按时吃饭(OR=1.18),粮食霉变(OR=1.61),吸烟部位深(OR=1.80)、家庭成员吸烟(OR=1.92)、工作场所被动吸烟(OR=1.41),饮烫茶(OR=1.71),性格抑郁(OR=1.72),常使用农药(OR=1.37);主要保护因素为经常生吃大蒜(OR=0.76),经常饮茶(OR=0.80),用冰箱保存食品(OR=0.53),粮食贮存一定的时间(OR=0.97)。结论本次研究所发现的有关结果可以为赣榆县肺癌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