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为了解我县从业人员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我们对凌云县2002~2007年5606名饮食服务行业、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进行HBsAg检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滕志忠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286-2287
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流行情况,为制订手足口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凌云县2012年的手足口病报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月—12月全县共报告手足口病1 670例,发病率达898.48/10万,比2011年的436例增加了1 234例,发病率上升283.09%;发病高峰为3月—6月,占报告病例数的58.26%(973/1 670);发病年龄以1岁~3岁年龄段居多,占报告病例总数75.57%(1 262/1 670);散居儿童高发,占93.65%(1 564/1 670);实验室检测以肠道病毒71型(EV71)为主,为22例,占52.38%(22/42。)结论凌云县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程度较历年严重,报告病例数及发病率均明显升高,应分析其流行特征,采取综合有效的预防措施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相似文献   
4.
滕志忠 《右江医学》2011,39(5):624-624
<正>荨麻疹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引起急性风团样瘙痒斑块和局部水肿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皮疹很快自行消退,又反复出现新的皮疹,有部分病例可多次反复发作以至数年不愈。常规抗组织胺药、抗过敏药治疗顽固性荨麻疹不能阻止其发作,我中心使用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凌云县近12年来疟疾监测情况和流行发展趋势,探讨凌云县2015年实现消除疟疾的可能性.方法收集2001~2012年凌云县常住人口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疟疾监测资料进行描述和分析.结果12年间凌云县共血检常住人口发热病人48838人次、病灶点居民3116人次、外出回归人员132人次、外来人群7041人次,共检出疟疾病例7例.4类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1%、0.00%、2.27%和0.00%.本地感染病例自2006~2012年连续6年为0,2004~2012年连续9年无输入性病例发生.结论12年来凌云县疟疾发病率控制在1/10万以下,疟疾发病以外出回归输入性病例为主,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消除疟疾的标准,凌云县疟疾疫情已进入基本消灭疟疾后期巩固阶段,只要加强流动人口特别是外出回归人口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2015年凌云县消除疟疾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凌云县1997~2007年病毒性肝炎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趋势,为今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全县病毒性肝炎发病资料和病例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997~2007年共发生病毒性肝炎876例,以乙型肝炎发病最多,占55.25%(484/876),其次是未分型肝炎,占31.28%(274/876)。甲型肝炎的发病近年来呈局部爆发流行趋势,以人口高度集中的中小学校学生为主,占12.79%(112/876)。本病的好发人群是中小学生及青壮年,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2.06:1);职业以农民和学生为多。结论针对高危人群加强甲、乙型肝炎疫苗的推广应用、做好卫生知识的宣传及教育,加强对食品卫生、医院血制品、注射器材的监督管理是有效控制病毒性肝炎流行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凌云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变化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居民死亡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用 Excel 2007和 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凌云县2011—2015年年均死亡率700.34/10万,其中男性845.23/10万,女性541.48/10万,男性高于女性。死因前5位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心脏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凌云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8.
滕志忠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1):3301-3302
1病历介绍患者,男,71岁,因“7天前左侧胸痛,3d前敷药后出现皮疹”于2011年3月18日到本中心门诊就诊.患者于7d前无明显诱因及前驱症状下突发左侧胸部自背后沿肋骨走向往前胸分布呈针刺样疼痛,表面皮肤感觉异常,无皮疹.2d后在外院门诊诊断为“肋间神经痛”,给予抗炎、止痛药口服后无明显好转,第四天由民间草医外敷草药(药名不祥)、拔火罐、针炙等治疗,第五天,患处出现较密集粟粒到黄豆样大小皮疹,有少量水疱,水疱内液清,患处皮肤有痒痛感,无发热、寒战等,食欲不振,失眠,遂到外院门诊就诊,诊断为“肋间神经痛”及“接触性皮炎”,经静脉滴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肌内注射朴尔敏,口服吲哚美辛等治疗2d后无好转而到本中心门诊就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世行贷款/英国赠款中国结核病控制项目(2003-2007)中期执行的效果.方法 对2003-2007年项目执行情况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2003-2007年共接诊可疑肺结核病症状者900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病人697例,其中涂阳病人279例,初治涂阳病人治愈率91.5%以上.结论 凌云县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显著效果,获得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经验,促进了结核病控制工作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滕志忠 《右江医学》2012,40(4):585-587
<正>母牛分枝杆菌属快速生长非结核杆菌,对人和动物无致病性,Boenicke等首次报道从牛乳腺中分离出该菌[1],近十年来,国外研究学者对母牛分枝杆菌菌苗应用于结核病的预防和免疫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2~3],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世纪90年代《结核病研究与发展战略规划》中,提出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