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内热针两种不同针距的密集性针刺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造模完成后,20只家兔随机分为1.0 cm针距组、0.6 cm针距组、损伤对照组、正常对照组。1.0 cm针距组和0.6 cm针距组共10只,家兔左腿密集针刺治疗针距为0.6 cm,右腿密集针刺治疗针距为1.0 cm;损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共10只。治疗组分别于内热针(直径1.1mm)治疗前和治疗后2 d、7 d测力-位移值(FDD值),测3次求其平均值,记录并统计分析。损伤对照组不做任何治疗,FDD值测量方法及时间点同上。结果组间各时间点FDD值比较,(1)治疗前,正常对照组(2.132±0.077)mm、损伤对照组(1.360±0.106)mm、0.6 cm针距组(1.307±0.113)mm、1.0 cm针距组(1.399±0.127)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对照组、0.6 cm针距组、1.0 cm针距组间FD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 d,正常对照组(2.090±0.144)mm、损伤对照组(1.446±0.115)mm、0.6 cm针距组(1.394±0.126)mm、1.0 cm针距组(1.834±0.159)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治疗后7 d,正常对照组(2.006±0.337)mm、损伤对照组(1.413±0.040)mm、0.6 cm针距组(1.895±0.106)mm、1.0 cm针距组(3.016±0.159)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各时间点FDD值比较,正常对照组、损伤对照组组内各时间点FD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6 cm针距组、1.0 cm针距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2 d、7 d 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当治疗针径为1.1 mm,密集针刺距离为1.0 cm,内热针治疗骨骼肌慢性损伤后2 d时肌张力明显降低,治疗7 d后肌张力降低较治疗2 d时更显著。  相似文献   
2.
最后一餐     
温莎 《家庭保健》2014,(8):44-44
中国自古流传着“不当饿死鬼”的说法,西方也有为死囚提供最后一餐的传统。 1985年1月,必胜客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投放了一条广告:死刑犯选择必胜客的外卖比萨作为行刑前的最后一餐。广告播出前两周,该州第二十二名死刑犯约瑟夫·卡尔·肖的确点了比萨当最后的食物,但不是来自必胜客。广告播出后,投诉纷至沓来,广告被紧急叫停。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宜春市8~10岁学龄儿童尿碘水平,为今后碘缺乏病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调查宜春市9个区县,每县按东南西北中各取一所小学,每个小学抽取40例学生,采集尿样进行尿碘含量测定.结果 共采集1760例8~10岁学生尿样,尿碘中位数为172.80μg/L,尿碘水平<50μg/L的占8.92%,<100μg/L的占21.76%,达到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男性尿碘中位数为179.80μg/L,女性尿碘中位数为164.10μg/L,男、女性别间尿碘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456,P>0.05).8岁、9岁、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分别为157.10μg/L、158.30μg/L、185.10μg/L,年龄间尿碘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86.34,P<0.05).结论 宜春市8~10岁学生碘营养状况大多数处于适宜水平,碘不足与碘过量共存,需继续做好碘盐和尿碘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血清淀粉样蛋白4(SAA4)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采集2017年3—5月广西柳州市龙潭医院收治的88例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血清标本,同一时期采集56例广西柳州市本地区的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标本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涂阴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SHBG、SAA4蛋白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者单一与联合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效能,并与近三年相关涂(菌)阴肺结核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涂阴肺结核组的血清SHBG、SAA4浓度分别为52.32(24.58~81.19)nmol/L和56.71(41.87~77.57)ng/mL,健康对照组的血清SHBG、SAA4浓度分别为25.97(16.60~36.45)nmol/L和35.79(29.81~41.07)ng/mL,涂阴肺结核患者血清SHBG、SAA4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HBG、SAA4单项及联合诊断涂阴肺结核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829、0.906(均P0.001),两者联合诊断涂阴肺结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1%、91.1%,约登指数为0.752。与近三年已报道涂(菌)阴肺结核T-SPOT.TB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相比,SHBG与SAA4两者联合诊断涂阴肺结核具有优势。结论 SHBG、SAA4对涂阴肺结核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涂阴肺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评价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血清淀粉样蛋白4(SAA4)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对涂阴肺结核的诊断预测价值。方法 采集2017年3-5月广西柳州市龙潭医院收治的88例涂阴肺结核患者的血清标本,同一时期采集56例广西柳州市本地区的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清标本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涂阴肺结核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SHBG、SAA4蛋白水平,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两者单一与联合诊断涂阴肺结核的效能,并与近三年相关涂(菌)阴肺结核的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TB)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比较。结果 涂阴肺结核组的血清SHBG、SAA4浓度分别为52.32(24.58~81.19)nmol/L和56.71(41.87~77.57)ng/mL,健康对照组的血清SHBG、SAA4浓度分别为25.97(16.60~36.45)nmol/L和35.79(29.81~41.07)ng/mL,涂阴肺结核患者血清SHBG、SAA4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SHBG、SAA4单项及联合诊断涂阴肺结核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1、0.829、0.906(均P<0.001),两者联合诊断涂阴肺结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1%、91.1%,约登指数为0.752。与近三年已报道涂(菌)阴肺结核T-SPOT.TB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相比,SHBG与SAA4两者联合诊断涂阴肺结核具有优势。结论 SHBG、SAA4对涂阴肺结核具有良好的辅助诊断价值,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涂阴肺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0.5mm针径的内热针两种不同针距的密集性针刺对家兔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造模完成后,20只家兔随机分为1.0cm针距组,0.6cm针距组,损伤对照组。1.0cm针距组和0.6cm针距组共10只,家兔左腿密集针刺针距为0.6cm,右腿密集针刺针距为1.0cm。损伤对照组10只。针刺组分别于内热针针刺前和针刺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测力—位移值(FDD值),测3次求其平均值,记录并统计分析。损伤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FDD值测量方法及时间点同上。结果:组间各时间点FDD值比较:1针刺前:损伤对照组[(1.303±0.064)mm]、0.6cm针距组[(1.3368±0.045)mm]、1.0cm针距组[(1.346±0.065)mm]间FDD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针刺后2天:损伤对照组[(1.348±0.029)mm]、0.6cm针距组[(2.349±0.135)mm]、1.0cm针距组[(1.834±0.097)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3针刺后第7天损伤对照组[(1.346±0.039)mm]、0.6cm针距组[(3.123±0.132)mm]、1.0cm针距组[(2.172±0.068)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4针刺后14天:损伤对照组[(1.344±0.059)mm]、0.6cm针距组[(4.120±0.219)mm]、1.0cm针距组[(2.278±0.148)mm]间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内各时间点FDD值比较:损伤对照组组内各时间点FDD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0.6cm针距组、1.0cm针距组各组内针刺前与针刺后第2天、第7天、第14天FDD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当治疗针径为0.5mm,密集针刺距离为0.6cm时内热针治疗骨骼肌慢性损伤肌张力随时间的改变而降低,针刺后14天肌张力较针刺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癌合并感染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变化与肺部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2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1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是否出现肺部感染, 分为感染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放射免疫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TNF-α、hs-CRP、IL-8水平变化。通过相关性分析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 并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对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TNF-α、IL-8和hs-CRP水平[(14.97±2.73)、(25.83±5.68)、(27.57±4.91) pg/ml]明显低于感染组患者[(35.81±6.93)、(52.26±8.78)、(50.55±10.03) pg/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360、13.900、10.030, P<0.05)。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病理类型、分期、合并症、吸烟室和饮酒史等指标与肺部感染无相关性, 而TNF-α、hs-CRP、IL...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