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建立一种检测大鼠血浆中蔓藤碱乙和胡蔓藤碱丁的UPLC-MS/MS法,并研究大鼠口服和舌下静脉给药方式下胡蔓藤碱乙和胡蔓藤碱丁的药动学差异。方法 大鼠分别灌胃和舌下静脉注射蔓藤碱乙和胡蔓藤碱丁,在一定时间内取血,离心获得血清;士的宁为内标,通过UPLC-MS/MS来测定血清中蔓藤碱乙和胡蔓藤碱丁的浓度,绘制药-时曲线,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 经灌胃给药5 mg·kg–1,胡蔓藤碱乙的t1/2为(5.7±1.2) h,AUC(0-t)为(59.6±20.1) ng·h·mL–1,CL/F为(89.1±30.5) L·h–1·kg–1Cmax为(18.3±5.3) ng·mL–1;经舌下静脉给药1 mg·kg–1后,胡蔓藤碱乙的t1/2为(1.5±0.3) h,AUC(0-t)为(140.2±37.4) ng·h·mL–1,CL为(7.6±2.3) L·h–1·kg–1Cmax为(114.9±36.0) ng·mL–1。经灌胃给药5 mg·kg–1,胡蔓藤碱丁的t1/2为(4.7±4.1) h,AUC(0-t)为(44.3±5.1) ng·h·mL–1,CL/F为(100.3±11.7) L·h–1·kg–1Cmax为(13.0±4.0) ng·mL–1;经舌下静脉给药0.1 mg·kg–1后,胡蔓藤碱丁的t1/2为(1.1±0.4) h,AUC(0-t)为(72.9±19.1) ng·h·mL–1,CL为(1.4±0.4) L·h-1·kg–1Cmax为(43.7±6.8) ng·mL–1。胡蔓藤碱乙的生物利用度为8.5%;胡蔓藤碱丁的生物利用度为1.2%。结论 胡蔓藤碱乙、胡蔓藤碱丁吸收迅速,半衰期较短。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5种探针药物(安非他酮、美托洛尔、咪达唑仑、非那西丁和甲苯磺丁脲),5种探针药物分别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B6、CYP2D6、CYP3A4、CYP1A2和CYP2C9底物,评价右美沙芬对大鼠CYP450酶活性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右美沙芬低剂量组36 mg/kg、高剂量组100 mg/kg、可待因组20 mg/kg和对照组4组。右美沙芬低剂量组、高剂量组灌胃给予右美沙芬30 d,可待因组灌胃给予可待因30 d,对照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30 d。5种探针药物通过灌胃给予大鼠,用UPLCMS/MS测定血浆药物浓度。结果右美沙芬组和对照组对比结果中,安非他酮、美托洛尔、咪达唑仑、非那西丁和甲苯磺丁脲药代动力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美沙芬组中美托洛尔、甲苯磺丁脲AUC比对照组高(P0.05),但安非他酮、咪达唑仑AUC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研究中,大鼠灌胃右美沙芬可能诱导大鼠CYP450亚型CYP2B6、CYP3A4、CYP1A2酶活性,可能抑制大鼠CYP2D6、CYP2C9酶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PA)脓毒症肝组织中单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ngleimmunoglobinIL-1receptorrelatedprotein,SIGIRR)表达对TLR4的表达及IL-6、IL-12合成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lO只不做处理,试验组50只再细分为5组,分别在腹腔内注射PA,构建PA脓毒症模型;对照组、试验组分别于注射PA1h、2h、4h、8h、12h后无菌取肝脏,下腔静脉无菌抽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仪检测肝组织中TLR4、SIGIRR的mRNA相对含量;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6、IL-12浓度。结果试验组TLR4表达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试验组各组间TLR4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h组、2h组、4h组IL-6、IL-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8h组、12h组IL-6、IL-1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GIRR的上调表达可抑制大鼠血清IL-6、IL—12的产生,但对TLR4表达无影响,提示SIGIRR对TLR4信号通路的负调节作用不是通过直接抑制TLR4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地西泮为内标,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U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5种探针药物(安非他酮、美托洛尔、咪达唑仑、非那西丁和甲苯磺丁脲),这5种探针药物分别是细胞色素P450同工酶CYP2D6、CYP3A4、CYP1A2、CYP2B6、和CYP2C9底物。方法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法去除蛋白,色谱分离采用UPLCBEHC18(2.1 mm×50 mm,1.7μm)柱,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1%甲酸)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化,MRM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结果日间精密度和日内精密度12%,准确度为90.3%~111.4%,提取回收率为78.6%~98.8%,基质效应为93.8%~109.5%,血浆标准曲线在1 ng/ml~2 000 ng/ml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5。结论该方法快速、灵敏,并成功应用到拉帕替尼对大鼠CYP450酶活性影响研究,表明拉帕替尼对大鼠CYP2B6、CYP2D6、CYP3A4、CYP1A2酶都有不同程度的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医院内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采集2004至2008年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病房临床分离PA共3532株,选择亚胺培南(IMP)和美罗培南(MEM)对PA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对IMP和MEM的总耐药率分别是48.44%和46.75%。2005年对IMP的耐药率是60.59%,而2008年的下降到36.79%(P〈0.01)。2005年MEM的耐药率是75.23%,而2008年下降到25.95%(P〈0.01)。结论PA对碳青霉烯类的耐药情况严重,对于PA的感染,应在药敏指导下用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已得到明显的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2008-2009年温州不同医院铜绿假单胞菌(PA)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变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方法 采集2008年-2009年病房临床分离PA共2851株,选择对亚胺培南(IMP)和美罗培南(MEM)进行药敏实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结果 对IMP和MEM的2年总耐药率分别是39.71%...  相似文献   
7.
8.
利用在线学习管理平台技术构建实验人员培训考核平台,加强实验人员管理,提高实验人员的专业技术和操作能力。分析行业培训考核需求,选用Moodle开源技术定制构建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平台。构建了集培训、交流研讨、考核等功能于一体的在线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平台。Moodle技术平台定制开发方案能有效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构建平台能有效提升医学院校实验动物中心服务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和随机森林筛选出敌草快中毒者血浆中的特异度差异代谢物,为敌草快中毒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机器学习技术构建敌草快中毒诊断模型,为敌草快中毒诊断提供了一种智能决策方法.方法 67只敌草快中毒小鼠(50 mg/kg),57只对照组小鼠,分别抽取敌草快中毒组和对照组血浆,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