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6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 )患者亚临床期高密度脂蛋白 (HDL)的变化 ,为冠心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冠心病者 (研究组 )和非冠心病者 (对照组 )各 30 0例 ,分析冠心病患者在确诊当年及前 4年的HDL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冠心病组确诊前 1年HDL(1 .39± 0 .34)mmol/L ,明显低于非冠心病组 (1 .50± 0 .52 )mmol/L(P <0 .0 1 ) ;冠心病组诊断当年及前 4年的HDL变化曲线显示 :在诊断前 1年HDL处于最低谷 ,而在诊断当年HDL明显升高。结论HDL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HDL在冠心病明确诊断前 1年最低 ,诊断的当年最高 ,且呈上升趋势 ,这充分说明干预血脂措施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微血管机制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的ET、TXB2 、PGF1α的改变及西洛他唑 (Cilostazol)和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DPN)的疗效和对以上三指标的影响 ,以证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微血管机制学说。方法 :将 30例正常中老年人为对照组 ,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甲钴胺组和西洛他唑、甲钴胺联合用药组 ,共三组。测定三组治疗前及治疗组经 12周药物治疗后的ET、TXB2 、PGF1α值并进行比较 ,通过临床症状和神经传导速度的观察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甲钴胺组和联合用药组 (二组DPN组 )的ET、TXB2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PGF1α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联合治疗组治疗前后ET、TXB2 、PGF1α值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甲钴胺组差异不明显 (P >0 0 5 ) ;联合治疗组DPN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明显好于甲钴胺治疗组 (P <0 0 5 )。结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微血管功能存在障碍 ,通过药物干预能改善DPN的微血管功能和临床症状 ,故微血管障碍可能为DPN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美托洛尔和非洛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病人降压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改变。方法  10 0例年龄 6 0岁以上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病人随机分为美托洛尔组和非洛地平组 ,用药前、后作动态血压和心率变异性检查。结果 美托洛尔组和非洛地平组的降压效果相似 ,两组的 2 4小时平均收缩压分别从 16 3± 13mm Hg、16 2± 15 m m Hg降至 148± 17mm Hg、15 0± 14mm Hg(P<0 .0 1) ,2 4小时平均舒张压分别从 81± 5 m m Hg、80± 4mm Hg降至 79± 4mm Hg、77± 4m m Hg(P<0 .0 5 )。然而两组的心率变异性改变却截然相反 ,2 4小时平均 R- R间期标准差美托洛尔组从 33± 3ms增至 34± 3ms(P<0 .0 5 ) ,非洛地平组则从 32± 4m s减少至 31± 4ms(P<0 .0 5 ) ;2 4小时相邻 R- R间期差大于 5 0 ms所占总心动次数的百分比 ,美托洛尔组从 11± 8(% )增至 14± 5 (% ) (P<0 .0 1) ,而非洛地平组则从 12± 8(% )降至 9± 6 (% ) ,但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结论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和钙通道阻滞剂非洛地平有相似的降压效果 ,对心率变异性的作用却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老年人冠心病确诊前血脂变化特点。方法 确诊冠心病当年及前 4年的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冠心病组与无冠心病组血脂比较 :TC5.1 5± 0 .91 mmol/ L与 5.0 2± 0 .98mmol/L,TG1 .55± 0 .86mmol/ L与 1 .53± 0 .96mmol/ L,HDL 1 .33± 0 .34mmol/ L与 1 .46± 0 .45mmol/ L,LDL3.1 2± 0 .94mmol/ L与 2 .73± 0 .79mmol/L ,LDL/ HDL2 .53± 1 .0 9与 1 .91± 0 .66。研究组确诊当年、前 1年、前 2年、前 3年和前 4年的血脂变化 :HDL1 .33± 0 .34、1 .30± 0 .37、1 .34± 0 .31、1 .32± 0 .35和 1 .43± 0 .44;LDL3.1 2± 0 .94、3.2 3± 0 .98、3.0 4± 0 .86、2 .33± 0 .99和 2 .89± 0 .96。结论 冠心病危险因子在确诊冠心病前的第1年最高 ,提示在进入老年期血脂仍旧在改变 ,冠心病危险因子不断升高 ,保护因子不断降低 ;老年人仍有必要采取干预血脂措施。  相似文献   
5.
老年冠心病患者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MS)危险因素的分布情况,为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3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年龄(68.1±6.3)岁]冠心病诊断当年、前一年、前二年及前三年的代谢综合征危险因素与300例老年非冠心病患者[对照组年龄(68.2±8.3)岁]相比较。结果:两组在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及总胆固醇上无明显差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冠心病组各年均显著高于非冠心病组;甘油三酯(TG)诊断当年及前一年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后者。冠心病组MS的发生率(诊断当年为22.3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1.22%)及(1.7%)低HDL-C的发生率均非常低。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常伴多种严重代谢异常,重点加强对高血压及血脂的控制,可望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瘦素、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老年急性心肌梗死(n=30,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n=30,UA组)患者血清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另设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瘦素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AMI组、UA组患者血清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AMI组血清瘦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浓度明显高于UA组(P<0.05)。AMI患者瘦素水平与TNF-α呈正相关。结论:瘦素可能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损伤过程,血清瘦素是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重要的危险因素及预测因子,而且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药物干预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剂西洛他唑(Cilostazol)和神经营养剂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联合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8例DPN患者分为甲钴胺组和西洛他唑、甲钴胺联合用药组两组,分别治疗12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4%,对照组为3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96,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7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85,P<0.01)。两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t=1.75,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1.71,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好于对照组(t=1.80,P<0.05)。给予西洛他唑加甲钴胺治疗组DPN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好于甲钴胺治疗组(P<0.05)。结论:西洛他唑加甲钴胺联合用药对DPN的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组。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动态变化与心率变异性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比较老年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变化与自主神经关系.对象研究组高血压病人100例,男性93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73±7(60~90)岁.对照组为同期住院的无高血压病人100例,男性9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72±8(60~90)岁.方法动态血压测定24 h血压,动态心电图测定心率变异性反映自主神经功能.结果研究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以24小时平均血压(MAP)为自变量,24 h平均R-R 间期标准差(SD)为应变量,研究组的HRV与血压改变为正相关,SD=0.09MAP+24.75,PNN50=0.10MAP+8.34;对照组的HRV与血压改变为负相关,SD=-0.32MAP+68.87,PNN50=-0.047MAP+21.65.结论老年人中血压正常者其自主神经与血压的关系仍符合正常生理状态.高血压病人的这种自主神经反射机制发生故障,所以表现出一种相反的趋势血压越高,HRV也越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免疫炎性反应标志物在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的表达及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住院治疗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60例正常体检者的病史和临床生化资料,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有无大血管病变分成两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ELISA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的免疫炎性反应标记物IL-1B、TNF-仅及Hs-CRP。分析免疫炎性反应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组患者血FBG、PPG、HbAlc、Hs-CRP及TNF-a水平[(9.86±1.79)mmol/L、(14.454-5.48)mmol/L、(11.43±3.25)%、(6.79±3.71)mg/L和(1.99±0.65)ng/m1]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7.25±0.64)mmol/L、(10.45±2.89)mmol/L、(8.56±1.58)%、(4.724-2.39)mg/L和(1.24±0.44)ng/ml,P〈0.05]。多因素相关分析示,Hs-CRP、TNF.仅和HbAlc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免疫炎性反应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而Hs-CRP、TNF-仅及HbAlc是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抗血小板剂西洛他唑(Cilostazol)和神经营养剂甲钴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联合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8例DPN患者分为甲钴胺组和西洛他唑、甲钴胺联合用药组两组,分别治疗12周,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4%,对照组为30%,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96,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对照组为7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6.85,P<0.01)。两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t=1.75,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t=1.71,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好于对照组(t=1.80,P<0.05)。给予西洛他唑加甲钴胺治疗组DPN症状、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好于甲钴胺治疗组(P<0.05)。结论:西洛他唑加甲钴胺联合用药对DPN的疗效优于单用甲钴胺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